词条 | 玉蟾岩遗址 |
释义 | 简介玉蟾岩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地理位置该址位于湖南省道县西北20公里寿雁镇,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时代距今约10000年以前。该遗址首次发掘在1993年,1995年第二次发掘,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灿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这也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的难得实物资料。此外,出土的火候很低,质地疏松,外表呈黑褐色的陶片,与江西万年仙人洞等遗址出土陶扯均为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对探计中国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出有重要价值。还令人吃惊的是,在这里发掘出大量的螺壳化石,而且去掉了尾端 ,这说明在古代当地人就懂得吃螺了。 人文历史玉蟾岩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美合作发掘玉蟾岩遗址,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1993年和1995年,在该遗址连续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世界轰动。据考古发掘队中方队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研究员介绍,此次发掘集中了当今世界上研究农业起源的最权威的专家,其中有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巴耶瑟夫等4位外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水稻史专家张文绪教授,以及来自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近30人,发掘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稻作农业起源更早、更多的证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