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姓 |
释义 | 据传燕王扫北后,中原饱受战乱之苦,人口凋零,急需大量移民。有弟兄两个张玉刚、张玉和,不忍分离,遂改名为张刚、玉和,结伴来到河北省永年县姚寨村。玉和就是本村玉姓始祖。汉族中的玉姓目前所知的玉氏资料不一致,起源待考。回族中的玉姓原为闪姓,后被赐姓玉。满族中的玉姓,传说来自“哈斯”,满蒙文的含义就是“玉”。傣族中的玉姓,是傣族现在的四大姓之一。朝鲜王姓原是大姓,传说后来高丽被李朝灭亡,李成桂迫害王姓国人,于是王姓族人大多改姓,加一点变“玉”。 中文名:玉 外文名:Yu 地域分布:分布较广,中国各地、朝鲜、韩国 人数:较少 特别地位:傣族四大姓之一 玉氏名人:玉宗焕,玉山,玉锡珏,玉荣 姓氏起源①相传颛顼之后有玉氏。 ②春秋时楚国有掌玉玺之官,称玉尹,因以为氏。 ③汉武帝时公玉带(齐南人)之后,改公玉氏为玉氏。 ④西域人姓。元时翰林学士玉元鼎,居江陵。 ⑤朝鲜、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 姓氏分布1. 壮族中的玉姓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均为壮族.起源传说不一,待考。玉姓在广西分布很普遍,在南宁市分布主要有:良庆区玉洞村(大沙田)青秀区刘圩镇、那蒙村、三来村、那崛村…邕宁区中和镇周禄村:柳坡、坛青坡、六肚坡、周流坡。此外还有那楼镇的那头村、那缘村、那盆村那逸坡(有2000多人)、周城村等。另外,钦州、崇左、横县等地区也很多,玉姓可以说在广西分布非常广泛。 2. 汉族中的玉姓 目前所知的玉氏资料不一致,起源待考。 3. 回族中的玉姓 回族中的玉姓原为闪姓,后被赐姓玉。“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姓闪,赐姓玉。”---《回教民族说》 在元代,玉氏有镇国上将军、前卫系军都指挥使玉哇失、散曲家玉元鼎(原名阿鲁丁)等人。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4. 满族中的玉姓 满族中的玉姓,传说来自“哈斯”,“哈斯”满蒙文含义就是“玉”的意思。 5. 傣族中的玉姓 傣族中的玉姓,是傣族现在的四大姓之一。 6. 朝鲜、韩国玉姓 朝鲜、韩国玉姓。朝鲜王姓原是大姓,曾是高丽王朝的国姓。传说后来高丽被李朝灭亡,李成桂迫害王姓国人,于是王姓族人大多改姓:加一点变“玉”、加人字变成“全”、“金”。 玉氏名人玉宗焕 少将1931年出生,曾用名玉允焕,朝鲜族。出生于朝鲜庆尚南道,1933年移居吉林通化。1946年5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文化干事、副政治指导员,团保卫股干事、股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83年5月起任吉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8月离休。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玉 山 1950年6月生,内蒙古人,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内蒙古心理学会理事。198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结业。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心理学。主要著作:《心理学》教材(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出版)、主要论文;《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汉族、蒙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初中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比较研究》,发表于《心理科学》1992年第5期,并获内蒙古心理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在中学数学教材改革方面的应用》,发表于《海拉尔师专学报》1989年第 1期,并获内蒙古科委颁发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内蒙古民族教育如何为本区经济建设服务问题教育思想初探》,发表于《海拉尔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并获内蒙古教育厅颁发的“内蒙古民族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所编著的《心理学》教材获内蒙古教育厅颁发的“内蒙古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反馈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发表于《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期(1994年)。 玉锡珏 满族。1938年7月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4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先后在鞍山市总工会、鞍山市文联、鞍山书画院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鞍山市文联委员、鞍山市美协主席、鞍山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画家。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及组织领导工作,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有些作品获奖并出版发行或被收藏。青年时代就有油画《鞍铜的早晨》、《铁山夕照》、《集市归来》、《水乡》、《边陲山屋》等。其中《奔走的白马》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被辽宁省美术馆收藏。此外近年来部分作品赴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展览并被友人收藏。出版有《玉锡珏油画写生集》。传略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等辞书。 玉 荣 女,1948年9月生,内蒙古杭锦旗人,蒙古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内蒙古杭锦旗人民法院政工科科长。从事司法工作则多年来,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主动积极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曾多次成功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在她从审判工作转到法院的政工科工作后,她又团结和帮助法院的其他干部,从理论学习、政治学习到生活小节,她都热心地帮助后进干部,在她的努力下,法院系统的全体干部都能秉公执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机关形象和社会效益,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与赞扬。她本人连续几年被盟、旗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工作。 玉其宝 男,汉族,1930年3月生,莱阳市赤山乡南寨庄头村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任北京市建筑工人医院纪委主任,离休后任街道居委会主任。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三野战军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任战士。1950年11月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回国后,调到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高炮一团工作。1957年到青岛台东医院进修内科一年多。1960年于第七军医大学学习五年,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1967年4月参加抗美援越,1968年1月回国。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卫生队长等职。1976年8月转业到北京市建筑工人医院,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及政治工作,历任医务处负责人、行政办公室主任、支部书记、政治处副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纪委书记(副处级)等职。1982年被评为主治医师,1991年被评为高级政工师。同年7月离休。1994年街道换届改选被选为居委会主任至今。在军队期间,主要从事战地抢救及部队的防病治病工作,曾随军参加过孟良岗、南麻、临朐、高密、莱阳、潍县、泰安、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和战斗;抗美援朝时参加过第二、三、四、五次战役;援越抗美时主要是对空作战。曾荣立三等功10多次,二等功3次,获抗美援朝选手团二等工作模范称号,被选为出席二十七军第三届英模代表大会的代表。转业到地方后,被评为建工局先进干部,北京市城建委优秀纪检干部。离休后到居委会工作,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治保积极分子,并多次获物质奖。 玉贵逢 男 1954年11月生, 壮族,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人, 现任小学一级教师。 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 国家级园丁奖 省级劳动模范等。 玉明强 男,曾任广西宾阳县黎糖镇委书记,广西宾阳县副县长。 玉奇勇 男, 1972年5月生,广西来宾人。壮族,工程师。毕业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现任职于广西中华玉门武道馆,兼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武协顾问、玉门拳第三代唯一传人,中华玉门武道馆馆长。主要业绩: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柳州市特种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任过技术管理,工段长等职务。12岁开始习武,16岁正式随父亲系统练习祖传玉门拳功。在中学时代曾荣获县级三好学生奖,县级物理竞赛一等奖、英语竞赛三等奖,到青年时代已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青年佼佼者。其创作的《雏鸡》一文曾获《写作》杂志举办的’97精短文学大赛优秀奖。1997、1999年《武魂》和《搏击》等武术界权威杂志刊出其撰写的玉门拳有关文章,在武林界引起极大的反应。1999年6月,其率领门下弟子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创办起了中华玉门武道馆,为弘扬华武学,强健广大民众的体魄而尽心尽力。 玉永琏 男,1941年出生,广西灵山人。大专毕业。副研究馆员。现任职于广西灵山县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会员,广西考古埔物馆学会会员,灵山县文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贡献:自八十年代从事文博工作以来,专注于文物、考古的宣传与研究,先后在20多种刊物上发表有关文物、考古方面的文章40多篇。近年,以华南地区新石器朝代文化、中国古代铜鼓两大课题为重点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先后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考古调查报告5篇,学术论文5篇,其中《广西灵山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和《桂南大石铲及其遗址探秘》两文,是其研究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成果,尤其后文运用了文化人类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桂南大石铲的演变过程及其文化内涵。并2次应邀出席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至今已有4家报纸先后六次极通了他的学术活动。他的业绩已载入多种辞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