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溪窑 |
释义 | 明代景德镇窑以外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场。在今云南玉溪,故名。始烧于宋元,而止于明,共发现三处窑址,均烧青釉和青花瓷器。青釉有印花。花及无纹饰三种,印花多阳纹花卉,划花为云纹与水波纹;青花瓷器釉色与青瓷相同,纹饰有鱼藻、折枝花卉及四佛杵等纹;器型有大碗、大盘等,还有玉壶春瓶、罐等。 简介云南最大的两个瓷窑是玉溪窑和建水窑,前者停烧,后者则改烧紫砂陶器并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陶。从窑址出土文物来看,云南古陶瓷研究起步较晚,绝大多数窑址尚未调查和发掘,许多瓷器的窑口至今仍不能明确与细分,只能拟定为“云南烧制”;玉溪窑虽已发掘但材料较少,且没有正式发掘报告,可以借鉴和利用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但玉溪窑的发现,让海内外学者惊喜不已,想不到地处边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云南省竟会有青花瓷器生产。玉溪窑的发现充分说明自古以来云南同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已故学者冯先铭先生将江西景德镇、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聪明的云南人可引以为自豪矣。过去认为玉溪窑为元、明间瓷窑,现根据田野考古发现判明其发源于宋末元初,至清代仍有烧制瓷器,约有600年历史。主要烧制地方性日用瓷器,盘碗居多,亦有玉壶春瓶及罐类,应为酒器。以青釉和青花瓷占大多数,青釉器风格接近耀州窑系,其青花器亦采用青釉为面,因釉内铁元素的浸渗,故青花色泽暗淡、发灰,釉面呈乳浊状。青花器所绘纹饰,既有中原主流青花的特点,又有极其鲜明的地方色彩。所绘游鱼更是特别:身子细长如棒,明显为急流之中所产鱼类。 特点主要烧制地方性日用瓷器,盘碗居多,亦有玉壶春瓶及罐类,应为酒器。以青釉和青花瓷占大多数,青釉器风格接近耀州窑系,其青花器亦采用青釉为面,因釉内铁元素的浸渗, 故青花色泽暗淡、发灰,釉面呈乳浊状。青花器所绘纹饰,既有中原主流青花的特点,又有极其鲜明的地方色彩。所绘游鱼更是特别:身子细长如棒,明显为急流之中所产鱼类。 器型有大碗、大盘等,还有少量的瓶、罐等。青花盘也有印花的,多印阳纹花卉。 玉溪窑青瓷釉色与青花制品相同。青花系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罩上青釉,在12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从视觉效果看有些层次感。当地所产钴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和氧化锰,加上锻烧乏力,导致青花色调呈深蓝色和灰黑色,再上青釉覆盖加色,部分青花成了黑色。这恰好是玉溪窑与众不同的一大特色。 玉溪窑的类型玉溪窑烧制的品种有青釉瓷、酱釉瓷、 青釉印(划)花瓷、青釉褐彩瓷、 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从器形看,主要产品是碗、盘、杯、壶、罐、瓶、炉等。器形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形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创造的较少。玉溪窑生产的青花瓷虽然在工艺技术上全面学习景德镇,但以造型粗犷、纹饰简朴生动、青花呈色深沉、遗存数量较多而独树一帜。 玉溪窑产品胎质为高岭土和瓷土(粉碎后的瓷石)的混合物,胎泥淘洗不净,有夹砂和气孔,断面吸水率较高,多为土灰色和浅灰色。 青釉为高钙草木灰釉,呈青黄或青绿色。施釉较厚且釉面厚薄不均现象明显,常见开片纹,有大小不一肉眼可辨的气泡。施釉不及底,方法为蘸釉和刷釉,足端处常有流釉痕迹。 酱釉器的施釉方法与青釉一样,除颜色不同外,釉面外观与青釉完全一致,呈色不同仅仅是因为釉汁中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和烧成温度提高、时间略长所致。 青釉印(划)花瓷器是在未干的湿胎上用模子压印或用竹刀刻划出花纹,罩上青釉烧成;从制作手法和纹饰上看,玉溪窑的青釉印(划)花瓷器受龙泉窑影响较大,与广西钦州窑、四川邛崃窑近似。 青釉褐彩瓷器是用含氧化铁的原料在瓷胎上作画,罩上青釉烧成,在玉溪窑所发现的残片中,凡属青釉褐彩瓷器的纹饰均较简单,有的纹饰简略到不明所以,可能因为褐彩烧制技术还不成熟所致。 青釉刻划花加绘青花瓷是在湿胎上刻划花纹,胎干后加绘青花纹饰,再罩上青釉人窑烧成。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层次分明,纹饰更加生动自然,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但这类品种发现不多,在其他地方的青花瓷中也未见到,只有玉溪窑和建水窑烧制,可算是云南陶瓷的独创。 青釉青花瓷是玉溪窑中产量较大、较典型的产品。它是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罩青釉烧成。由于当地所产钴料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和氧化锰,锻烧不精细,所以青花色调呈深蓝或黑灰色,加上青釉覆盖加色,部分青花成了黑色。这是玉溪窑工艺落后所致,但也因此成了玉溪窑青花瓷的一大特色。 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其原因一是受工匠和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影响,二是胎泥质量不高,薄了容易变形。从器型看,主要产品是碗、盘、杯、壶、罐、瓶、炉等。大致说来,器型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型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引造的较少。 玉溪窑产品造型古拙敦厚,线条简单,胎体也较厚重。其原因一是受工匠和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影响,二是胎泥质量不高,薄了容易变形。大致说来,器型简单的盘、碗等产量较高,而器型复杂的器物产量较少;模仿内地的瓷器造型较多,自身引造的较少。 碗碗有5种造型。 一式碗为敞口、曲腹、圈足,基本同于景德镇明中期碗的造型,不同之处在于圈足端为平切,而景德镇为双面斜削,足端较尖。 二式碗为直口、深曲腹、圈足,足端也平切。 三式碗为直口、曲腹、饼型圈足。一般来说,这种造型的碗在内地年代都比较早,近似于唐代越窑青瓷碗,但在玉溪窑中却在明末清初的地层出土。年代较晚。 四式碗为斜口,斜直腹,在腹足相攘处刻一弦纹表示以下为足部,底部为卧足。 五式碗是剔菊瓣纹鸡心式碗,造型与明代永乐鸡心碗近似,不同的是圈足足端也平切,在碗外壁剔出条条直线模仿菊纹。 几种造型中,一式、二式多为青花瓷,三式、四式、五式多为青釉瓷。 …… 文饰题材玉溪窑借鉴和学习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所以它的内容与景德镇一样,带有鲜明的民间民族色彩,主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植物、动物、人物、文字、辅助文饰等,适应当时人们追求吉祥寓意的审美风尚。植物题材主要有牡丹、菊花、宝相花、兰花、西番莲、水仙花等。 玉溪窑址在今云南省玉溪市,故名.创烧与宋元,而止与明,烧制青瓷和青花瓷器,其特征是:一,青花瓷有印花和划花及问纹饰三种,印花多为阳纹花卉,划花为简单的云纹及水波纹等。二,青花瓷器胎质较松,釉色灰青,纹饰简单粗壮,以鱼藻,折枝花及四佛杵等花纹居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