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玉堂春
释义
1 传统剧目

《玉堂春》不仅是京剧旦角的开蒙戏,还是中国戏曲中流传最广的剧目之一。 此剧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冯梦龙编订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情史》卷2中亦有此事。至于舞台剧,明代已编成《完贞记》、《玉镯记》传奇(《远山堂曲晶》),到清代,《玉堂春》传奇(《笠阁批评旧戏目》)即演出于昆曲舞台,剧本已失传。

中文名:玉堂春

出品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制片地区:中国北京

上映时间:1982年

主角:苏三

传统剧目

创作情况

姚燮《今乐考证·著录四》“附燕京本无名氏花部剧目”中有《大审玉堂春》的名目。道光年间南浔人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引用的资料中,提到湖北通城县艺人李翠官参加汉口“荣庆部”戏班时演唱《玉堂春》等剧的情况,可见《玉堂春》当时在花部的演出已相当普遍。

主要剧情

明朝,名妓苏三(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结识,誓偕白首。王景隆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妓院。苏三私赠银两……鸨儿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订计害之,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苏三,认为义女……王景隆得官,巡按山西,调审此案,知犯妇即为苏三……后得潘司潘必正、臬司刘秉义之助,与苏三团圆。

演出情况

据记载,各地方戏剧种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剧版在嘉庆七年(1802)时三庆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笔记《众香国》载记作者曾看到名角鲁龙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残泪记》中也有“近日三庆部陈双喜年未及冠,演《关王庙》”(《关王庙》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记述。

剧本内容

《玉堂春》全剧包括《嫖院》、《庙会》、《起解》、《会审》、《探监》、《团圆》等折,几乎囊括了京剧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会审》二折精彩备至,声腔艺术成就极高。尤其在王瑶卿的指导下,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不同禀赋所创之新腔,各具特色。

5.越剧剧目

传统剧。来源于京剧。

剧情简介

写官家子弟王金龙与名妓苏三誓偕白首,因金尽被逐,潦倒关王庙。苏三得悉,赴庙赠金,使王得回南京。后鸨儿将苏三卖给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解至太原三堂会审,主审官恰为巡按王金龙,遂使冤案平反,王、苏团圆。

演出历史

1919年4月7日,男班王永春、白玉梅戏班上演于上海第一戏院。合作越剧团于1952年12月编演。红枫、孙旭、傅骏、金风、李卓云等集体编导,刘如曾编曲。戚雅仙饰苏三、毕春芳饰王金龙。开始演出时受当时思潮影响,认为王金龙是做了官的统治阶级,苏三是苦难妓女,阶级不能调和,戏演到“三堂会审”结束,不让两人团圆。后来才到“监会团圆”结束。《玉堂春》演出后,因故事情节群众熟悉,在“起解”、“会审”中有大段唱腔能发挥戚雅仙的艺术特色,故受到观众欢迎。1959年再度复演,成为剧团保留剧目之一。1980年静安越剧团重建以后,复演《玉堂春》,仍由戚雅仙、毕春芳主演,剧本由傅骏整理,导演李卓云、孔敏,编曲贺孝忠。从剧本到唱腔都作了加工提高,几经修改,成为该团演出场次最多、观众最为欢迎的保留剧目。该剧艺术特色主要在于唱腔,剧中有[四工调]、[弦下调]、[男调]、[连板]、[倒板]、[清板]、[嚣板]、[二凡]等腔调板式。“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的唱段,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唱片。80年代又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全本《玉堂春》录音带。

其他剧种

各地方剧种中,以评剧白派的版本最为著名,其唱词大体与京剧相同,白派唱腔低回婉转的特色很明显,是白派唱腔奠基作之一。另外,同州梆子、蒲州梆子、秦腔、汉剧、湘剧、徽剧、桂剧、祁剧、滇剧、粤剧、潮剧、豫剧等均有此剧目的全部或《起解》、《会审》、《探监》等折。汉剧还有一出丑脚戏《忘八犯夜》,也属于《玉堂春》全剧之一。

2 花卉

玉堂春,即紫玉兰, 相关资料没有“玉堂春”这个花名, 人们说的玉堂春原来这花叫“紫玉兰”。紫红色的花是紫玉兰,白色的花是白玉兰。为 木兰科 Magnoliaceae 木兰属 Magnolia 学名:Magnolia liliflora Desr. 别名:木兰、辛夷、木笔 英文名:Lily Magnolia 落叶中小乔木,高达3~5米,常丛生。芽有灰褐色细毛;小枝紫褐色。叶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0—18厘米,宽4—1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背面沿脉有柔毛。花先叶开放或很少与叶同时开放,大型,钟状;花萼片3,披针形,淡紫褐色,长2—3厘米;花瓣6,长圆状倒卵形,长8一10厘米,外面紫色或紫红色,内面白色;花丝和心皮紫红色;花住1,顶端尖,微弯。聚合果长圆形,长7—10厘米,淡褐色。花期4—5月。 原产湖北,现各地广为栽植。喜光,较耐寒。通常植于庭园观赏,也可作嫁接玉兰的砧木。花蕾称“辛夷”,供药用。 树皮、叶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的功效。花含挥发油及少量生物碱。

玉兰属木兰科 在我国栽培历史已很久远。远在春秋时期就已种植木兰,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佳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木兰科是一种最古老的高等植物,中国产12属120种,而云南就占了9属80余种,木兰科植物虽然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之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但是论种类之多、资源之丰富,仍以云南为最。玉兰花中的龙女花,又叫大理木兰,花色洁白而馨香,据《滇海虞衡志》载:"龙女花,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苛赵加罗修道于此,龙女化美人以相试,赵起以剑之,美人入地生此花",花以龙女相喻,可见其美。

玉兰,落叶中小乔木,树冠卵形或近球形,叶倒卵状长圆形,幼枝与芽均有毛,紫玉兰小枝暗紫色无毛,皮空明显。花大形,钟状,直径12-15厘米,白玉兰白色,紫玉兰表面紫红色,里面淡红色,均于清明前后展叶前开放。美丽芳香。为庭园名贵观赏树种。玉兰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幼树稍耐荫,喜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在弱酸性土壤上也能生长。根肉质,怕积水。具有一定抗寒性,能在零下20度条件下安全越冬,亦能在半阴环境中生长。

玉兰种子:花期3-4月,果9月成熟。掌握种子的成熟期,早采不发芽,晚采易脱落。于9月下旬当骨朵转红绽裂时即采,采后将红色假种皮的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搓洗,除净外种皮,取出种子,在室内凉干,切忌日晒,然后层积贮藏。

玉兰育苗:春播,将层积的种子播于温室(大棚)沙床上,密度以不重叠为宜,覆盖河沙2厘米,逐日淋水,保持河沙湿润。2月下旬即开始发芽,3月中旬全部出土后移栽于纸质容器中,约一个月后栽植于苗圃,注意1、2年生苗木盛夏适当遮荫,冬季寒冷地区适当保护越冬。移植苗木时,不要伤了肉质根移栽时间以芽萌动前10天,或花卸后叶展开前为好。大苗移植要带土球。玉兰枝干伤口愈伤能力差,一般不修剪。

3 历史人物

玉堂春是苏三的艺名,在她五岁那年,被乐户苏淮与妻子一秤金把她从山西买来。经过十年的调教,把她培养成能歌善舞、文彩非凡的女子,艳帜一树,苏三就成了京城名妓。因她不论走到哪儿,都使房屋蓬蔽出辉,因此一位客人送给她一个艺名——玉堂春。

玉堂春因是花魁之列,从不轻易接待客人,一般能见到她的都是腰缠万贯的名门望族。而且玉堂春待客以清雅弹唱为主,不轻易待寝。

当时明武宗刚刚即位,太监刘瑾专权。贤臣王琼得罪了刘瑾,被迫迁出京城,只留下儿子景隆收讨历年的贷银,再回老家永城。十八岁的王景隆非常能干,很快收回全部本息,打点一切过两天就要回家了。出发前的两天,他在街上信步闲逛。不由自主来到苏三所在的葫芦巷,他在人指点下迈进了一秤金家。一秤金虽然看出他确是个大家公子,但苏三也不能轻易的见他,于是推说苏三正忙。王景隆掏出一锭金子,她立刻眉开眼笑地把苏三领了出来。

王景隆细细地端详这位京城名妓,真不敢想信天下还有如此貌美之人,一秤金殷勤地置下酒菜,酒过三巡,王景隆就留宿房中。一夜风流,夜夜如此,王景隆干脆搬到妓院居住,早把回乡的事抛到脑后。还不到一年时间,王景隆的三万纹银花得一文不剩。一秤金就把他赶了出来。王景隆身无分文,沦为乞丐,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在关王庙栖身,非常凄惨。

苏三自他走后,拒不接客,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他,见他凄楚的模样不禁泪流满面。回去以后,苏三将首饰细软托人交给王景隆,让他先回老家后,再作打算。一秤金发现苏三的首饰不翼而飞,一气之下将她打了一顿卖给洪洞富商沈洪为妾。沈洪的正配皮氏与人通奸,怕被苏三发现,就想用下了砒霜的面汤毒死她,不料面汤被沈洪误喝,沈洪流血而死。皮氏诬陷苏三谋杀其夫,告上公堂,苏三屈打成招,被关入死牢。

而王景隆回乡以后,埋头苦读,第二年参加会试,一举登科,官任山西八府巡按。他派人到葫芦巷寻找苏三,却已人去楼空。王景隆来山西巡察时,在秋后问斩的名册中竟然看到“苏三”二字,真是大惊失色,立即提审苏三杀夫一案。苏三一见有昔日的心上人作主,立刻把冤屈尽吐一遍。王景隆自然作主洗清冤案,惩罚了皮氏。

后来,王景隆在京城置下房屋,娶苏三为妾。

苏三其人

苏三,姓周名玉洁,河北省广平府曲周县人.父亲周彦亨 ,是广平府里很有名气的一家中药铺掌柜的儿子.自幼生性温雅,聪慧过人,颇有几分天资。明孝宗朱祐樘时,兴了科制。周彦亨第一次去应乡试,被录位举人。它的文章深的一姓谭主考官的青睐,收他为门生,精心培养。经过在上峰合同聊中的通融,保举周彦亨进竟会试,得了个贡生,又参加了殿试,得了第十七名进试,周彦亨得了功名,回乡祭祖,参谢恩师。姓谭得便差人说合,把爱女谭淑贞许给周彦亨为妻,才貌出众,

才学也好,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这两人的结合侍郎才女貌,自有一番风韵。

不久,皇上圣旨降下,周彦亨被封为大同府伊。接旨后,全家高兴,拜别亲友,打点行囊,随携带夫人谭淑贞走马上任。那时的大同府还很荒凉,人烟稀少。周彦亨祖辈都系商家出身,为人礼仪周到,处事警慎。在这个地方当官,他清正廉明,不染浊尘,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第二年腊月,谭氏夫人得一千金,少年夫妇甚是喜欢。恰巧降了一场瑞雪,外边玉树银花,四野皆白,小两口便给女儿去了个名字,叫周玉洁。

玉洁儿生的十分俊俏,周彦亨夫妇爱如掌上明珠,教他学说话儿,教他学挪步儿。特别是谭夫人,她除了关心丈夫,把全部心思都花在女儿身上了。五岁教她认字儿,六岁教她弹琴儿。这玉洁儿可也真乖,她得了母亲的俊俏,父亲的才华。学什么都学得快,记什么都记得好。周家夫妇更是高兴,女儿出脱得白白净净,水灵灵,活像一朵花儿,谁见了都要夸奖几句。

玉洁长到七岁上,周彦亨夫妇得了贵子,取名金童。正在全家欢喜,宾客庆贺时,天遭不幸,谭氏夫人产后中风。这就慌了合府上下,四处求医,百般一聊,病情却日益加重,五日头上便去世了。周彦亨很是悲伤,玉洁儿哭得死去活来。本来是一个美满如意的家庭,自从少了个谭夫人,一下子就显得冷落了,值得托人说合,续大同城里一个染房掌柜的小寡妇原氏为弦。

原氏进了周家的门,觉得自己攀上了高枝,心里很是识尽。她抚养金童,招呼玉洁,管理家务,谨慎勤快。在周彦亨面前更是百依百顺。一时冷清了的家又有点热气了。

过了没多久,朝政里有了变故。这年秋天,明孝宗朱祐樘架崩,明武宗朱厚燳继位。这个武宗皇帝宠幸太监宦臣,武宗皇帝听信谗言,将一批忠诚革职不用。周彦亨闻知,闷闷不乐,忧虑成疾,一病不起,个月天气,就气断身亡了。

父亲一死,可就苦了个玉洁。后继的妈妈原氏,这时一反常态,变得刁钻刻薄。同他娘家的弟弟原溪才一起,生了个坏主意,为了某得周家的全部财产,要把玉洁许给原溪才家的那个傻小子。他们的话被玉洁听去了,她那里肯依,他冲了进去,一把抢过了庚帖,把它撕了个粉碎。这下更惹恼了后母原氏和舅舅原溪才,姐弟两又在商量着一条毒计。就在他们商定要把玉洁抢过去的那天晚上,玉洁独自一人逃出门,到埋葬爸爸妈妈的地方,大哭了一场。自此,大同府伊的女儿,娇滴滴的玉洁,便在荒凉的塞外,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玉洁自小就聪明伶俐。她得到了母亲的真传,弹得一手好琵琶,技艺纯熟,指法灵活,弹起来十分动听。逃跑时,她思念爸爸妈妈,撩不下弟弟金童。她什么都没带,只带了妈妈留给他的一张琵琶,流浪中她怀抱琵琶,弹着曲儿,串这村庄,

乞讨为生。这段唱词是她乞讨时唱的:

“手弹琵琶把曲儿唱,

过路的父老听端详,

祖家本是平阳府,

曲周县里生了我爹娘。

爹中进士为了官,

大同府里把名扬。

姓周双名叫彦亨,

官名人称中书朗,

父母双亲人品好,

生我姐弟人一双,

哪知道,

天不做美大祸降,

产后我的母亲遭了殃,

可怜亲娘丧了命,

后娘生就得黑心肝。

她本是那原家女,

能与妲姬比淫荡。

败坏我门风且不论,

毒手要把我来伤,

同娘家兄弟定恶计,

卖我到原们做童养.

一次不从我撕庚帖,

二次不从我逃出房.

父母坟头哭一场,

流干了眼泪痛断了肠,

正午我跟着太阳走,

夜晚我行路踏月光.

饥了我肯块干树皮,

渴了我爬到泉水旁.

过路的父老听一听,

看我栖慌不栖慌?

善良的父老行行好.

能与我传讯到家乡,

告知我那亲人得知笑,

快来救我女婵娟,

我若再长四五岁,

定然跃马奔疆场,

敢效木兰花氏女,

报仇雪恨除恶狼,

虎口里救出我亲兄弟,

也不枉人世走一场。”

这段唱词唱出了玉洁身世遭遇。一日,他在一家客店里弹唱,碰了个拉骆驼的商客,说是往广平府运货的,答应带他到广平府去找亲人。玉洁很是高兴,连忙叩谢,拜拉骆驼的为“干爹”。可怜的玉洁,觉得自己碰到了个“好心肠”的干爹,原来是个人贩子,赶骆驼运货,是打掩护的。干爹把玉洁带到北京,皇上老儿住的地方,引进了一个大杂院,交给了一个老头儿,说是办完货就来领他。就这样,玉洁被卖给了一个戏班子。这个戏班子又不同于其他戏班子,他是宦官刘瑾办的,戏班是他的名义,实际是从各地买来美貌女子,放在这里调教,转为朝廷宫里选送吹拉弹唱得宫女的。当初玉洁怎么知道,她的琵琶弹的动人,她的舞姿跳的媚人,调教她的师傅和老人都对他另眼看待。日子一长,玉洁同两个早来的姐姐贻青,贻红非常要好。贻青,贻红慢慢将这里的肮脏事儿,一件件,一桩桩讲给他听。她才知道,干爹得了一笔钱,就把她卖了。后来她亲眼看到,来了个什么大官老爷,叫她去弹琵琶,贻青,贻红姐姐唱曲儿,跳舞儿,唱到半夜里,她回来了,两个姐姐留下了,说是老爷陪夜。原来,这是个表面富丽堂皇,内里十分肮脏的地方。一次,贻青,贻红的遭遇竟然降到她的头上,要她给一个大官陪夜。她再也呆不下去了,狠了狠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玉洁又逃出来。

在这个时候,一个女儿家能跑到哪里去呢?她又被一个家人收留。这个人家就是大学士,左相国刘健。这刘健是朝里有名的忠良。他见皇上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朝政日渐腐败,他抱本上奏,那知小皇上不准他的奏本,反而将他革职不用。刘健革职后,为了提防奸细加害,搬出了原来的府衙。在一个偏僻地方隐居下来。撰写明朝的年鉴。这个凌晨,刘健老爷在野外练拳,在一小溪边,碰见了一个被冻僵的女子,便救回了家。这个女子便是周玉洁,大同府伊周彦亨的女儿。于是就将她收留下来,好生照管,待将身体养好了,打听到他老家的情况,再送她会广平府去。

刘健见玉洁这等聪慧,又弹得一手好琴,很是喜欢,他要玉洁练琴,并把自己写好的词,谱成曲儿,要玉姐练弹。玉洁的琴艺长进了,刘老爷的郁闷心情也得到了抒发。

谁知刘健也是家门不幸。朝政腐败,仕途艰难,也够他受气了,偏偏又遇到了一个不肖的儿子叫刘之廉。他见父亲勤瑾供职,落下了这般下场,觉得读书做官也没什么意思。趁父亲被贬生气,管教不严之机,不思读书上进,同外边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搭上了火。先是在一起赌钱,后来竟逛院不归,一日回到家里见了玉洁,只是父亲救来的“怡春堂”的姐儿,便在玉洁身上打主意,他夜深人静是在玉洁房外叫门。父亲得知后,严加训斥,谁知他已浪荡成性,管教不下,反而恶言顶撞。气的刘健老汉,病倒在床。

玉洁为了报答刘老爷的救命之恩,守在床头伺俸他。等老爷的病刚好转一点,他就给老爷弹琴,弹他最爱听的曲儿。这时,刘健的同僚,南京的王琼,差遣三儿子王舜卿前来探病。他就是后来的王三公子。他同玉洁在这里见过面,特别是听过玉洁弹琴,这琴声在他的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王三公子到“怡春院”是寻琴声去的。此时后话。

刘健老爷的病没好,“霜降”过后,日渐加重,不几天久去世了。儿子刘之廉见父亲死了,忙回到家里,不仅不料理家事,灵前尽孝,硬是逼着老夫人陪着老爷的灵柩回老家去。玉洁见他这样不孝,很是气愤,随着老夫人陪着灵柩回老家去。不久,老夫人也下世了。

把母亲和家里人打发到乡下以后,这个刘之廉就将他家的庭院卖给苏淮开了妓院,他就是后来的“怡春院”。他假装为母亲奔丧回到家里,说朝廷里除了奸臣,皇上为父亲昭雪,他要带着家里的女子到京城庆贺,可怜的玉洁儿,竟然被这个刘之廉骗到京城。卖给了苏淮,作了女儿。因为事先有翠香,翠洪两姐妹,玉洁便被取名为“三儿”苏三这名,就是这样来的。

命运偏偏要这样捉弄一个纤弱的女子!苏淮,“一枰金”夫妇,把苏三看成是一颗“摇钱树”,巴不得他快快长大。苏三长到十六岁,鸨儿“一枰金”就逼他“挽头”成亲,成亲的这个人就是南京的公子王舜卿。

王琼被革职后,带着家眷到了南京,这年春科,他着三公子赴京赶考,要他考完后,催讨旧日的一些账目,办完事速回南京。

一日,王三公子来到“怡春院”外,听见了一阵悠扬动听的琵琶声,一会如怒涛汹涌,一会如泣如诉。这琴声是那样的动心,那样的耳熟,似曾在那里听过。一时想不起来。王三公子寻这琴声,信不走进院来,弹琴的正是苏三。

王三公子一见苏三,便认出了他就是在刘健老伯家见过的玉洁。苏三也认出他就是南京王家的三公子。两人在这里相遇,谁也没想到。特别是王三公子,他对玉洁如何能到这“怡春院”里,甚是不解。他要问个究竟,但因碍着鸨儿只是一般的见过了礼。鸨儿见这王三公子不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必定有不少银两。便热情伺俸,好言相劝,留他在院里住下,要苏三陪着他。

鸨儿走后,王三公子打问苏三,苏三声泪俱下,向王三公子述说了遭遇。王三公子痛骂刘之廉不孝不义,他劝说苏三好生保重,商量各计谋,救他出院。苏三很是感激。这个时候的鸨儿,反而真起了“月下老人”的作用。他要留公子住到院下,他要苏三同王公子“成亲”,都正合了他二人的心意,成亲后,王三公子语素三相亲相爱,日夜相伴,定了百年之好。这样过了数月,王三公子的银两全部花完了,鸨儿见他没了银两,便将他赶出院来。公子流落街头,苏三闻知,假借到庙里降香,赠给了衣物和银两。王三公子二次携带包裹入院,鸨儿见了又是一番殷勤。当天晚上,将自己积攒得体己,全部赠与公子作盘缠。劝他回到家里发愤读书,图求上进。一旦功成名就,好搭救他出院。王三公子那里等得,他劝苏三放心,等他回到南京禀知父母,就携带重金,赎他出院。五更之前,苏三将公子送出院来。鸨儿早晨不见了王三公子,问苏三,他佯装不知。鸨儿慌忙打开公子得包裹,里面却是几件破衣裳和砖头瓦块。气的他拍屁股顿足,心里没好气,对苏三就是一顿饱打。

王三公子回到南京,知道跟随他的家人早已禀知了父母,便将科场逢权奸,未能考中,催讨账目也不顺当得事,向父亲叙述了一遍。父亲问他:“既然如此,就该早日返回,如何待到今日。”王公子就将“怡春院”同苏三相遇,他原是刘健老爷的亲戚,被刘之廉卖到院下。他为了打救苏三出院,二人定了百年之好,请求父母成全他们。这王琼老儿,本是循规蹈矩,崇古复理的人。听了儿子说的,以为他是编造的谎言。心想我王琼官场不顺,家门不幸,出了这等逆子,岂能容得。当下就不由分,命家人将儿子拿下,饱饱地打了一顿,言说一定要将儿子处死,以正家风。王三公子苦苦哀求,要父亲看在刘健老伯面上,打救苏三出院,就是将儿处死也心甘情愿。王琼那里听的进去,他越是哀求,父亲越是以为他被那妓女缠走了魂儿,越发打得凶了。老夫人意见可慌了神,她劝说老爷,被她训斥了一顿.她见凭自己很难说转老爷.忙差人请来亲朋好友,王琼老爷这才答应死罪绕过,活罪难免。遂将逆子关进后院书房,要他苦读诗书,来年再考,若来年开春赶考,金榜题名,就饶过,如若荒废学业,春课还是不能靠中,还得要他的命。

搭救苏三不能如愿,思念苏三不得相见。这时王三公子想起了临别食宿三的赠言,觉得他的话说的对,若要让父母同意搭救苏三,只能是一种空想。只有自己发愤读书,才能搭救他出院,夫妻才能团圆。为了苏三,他横下一条心,咬紧牙关,日夜苦读。

苏三受了鸨儿的毒打,便卧床不起,闭门不出。鸨儿相劝,他推说有病;鸨儿打骂,他不吭声。成天不思茶饭,懒于梳妆,哭哭啼啼,眼泪汪汪。不几日,一个如花似玉,水灵灵的人儿,变得形容憔悴,不像样儿了。在鸨儿眼里,这苏三只是一棵摇钱树,摇不了一个钱,反倒惹人生气,到不如将他卖了。说来也巧,正好这是院下住着个山西洪洞县的客人,此人正是马贩子申鸿。

天下的鸨儿看男人,一不看年级,二不看俊丑,眼睛只盯着背上的行囊,腰里的钱包。他从申鸿的口里知道,家里的老婆不随心,就劝他纳一偏房,将苏三以三千两银子卖给了申鸿。为了瞒过苏三,鸨儿还将苏三同王三公子得交情告诉了申鸿,替申鸿编造了欺骗苏三的词儿。说王三公子是申鸿得救命恩人,申鸿知道苏三同王三公子有情后,愿出重金救苏三出院,自己戴着去南京寻访王三公子,以报救命之恩。两人还商定,在北京城南十里荒郊,交人交钱。

此后的事情,在前面各节里都有交待了。那就是申鸿把苏三带回家来,苏三被诬告铸成冤案。

再说王三公子在父亲的严加管教之下,关门苦读。次年春科,中了进士,封为巡按。他从鸨儿那里得知苏三被卖到山西洪洞,寻访苏三心切,还没顾得回家祭祖,便走马上任,先到山西巡按。一日阅卷,发现一“苏氏毒杀本夫”案,卷里说的情形象是苏三,他便乔扮成商人私访洪洞,得知犯妇正是他日夜思念的苏三。火速返回后,传谕起解太原,经过“三堂会审”,才案情大白。

苏三冤案昭雪后,王三公子和苏三到底怎样了?有一种说法是,王三公子人下苏三后,被朝廷革职,二人隐姓埋名,远走高飞,定居他乡。几年后,朝里换了皇上,王三公子二次得重,又作了个不大不小的官。

4 腾华韬导演的电影

电影信息

三言二拍之玉堂春

电视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

编剧:王培公

导演:腾华韬

主演:陈锦鸿、梁小冰

故事梗概

吏部尚书王大人革职返乡前,把少公子王景隆留在京城完成未完的学业,顺便督促管家王定把多年前借出去的几万两银子收回来。爹娘起程回南京后,平日里受爹娘管教甚严的景隆第二天就在胭脂胡同的宜春院里看中了颇有几分姿色的苏三小姐。

苏三小姐虽沦落风尘,但心地善良的她决非见利忘义、水性扬花之辈。正因为如此,景隆不顾管家王定的再三劝阻,执意与苏三小姐私定终身,并定做一块刻有“玉堂春”的金牌送给苏三。见景隆身系官家大少爷,且身带万贯银两,宜春院的鸨妈妈干脆把景隆连同他的行李都接到宜春院。鸨妈妈看中的是景隆手上的钱,而为了苏三,景隆也是出手大方,结果没多长时间,王定收回来的三万两银子被花销一空。

没有了银子,鸨妈妈就开始设法赶景隆走人。幸亏苏三情义厚,百般阻拦,但尽管如此景隆还是受尽鸨妈妈的欺凌,为此还牵连上苏三。见赶不走景隆,鸨妈妈又心生一计。在谎称去吕祖庙上香的路上,把景隆甩弃于闹市之中。此时,王定已被景隆赶回了南京,可怜孤苦伶仃的景隆由一个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的少年公子,沦落为一个栖身于关公庙的更夫,其中人生凄凉的味道算是有了一次切身的体会。

在景隆落魄关王庙的日子里,是酒楼卖瓜子的小金哥和宜春院的门童小厮帮景隆得以再次见到日夜思念的苏三。后来,景隆用苏三送来的几两碎银,重新打扮一新,并用满满两箱石头当作银两,骗回了鸨妈妈的笑脸相迎。岂知这是苏三和景隆合演的一出戏。在苏三的帮助下,景隆趁夜席卷了原本就是自己置办的贵重物品,返回南京发奋读书,从举人到进士,直取金榜二甲第八名,留在刑部听命,不日将择官上任。

景隆离开宜春院后,苏三被鸨妈妈卖给了山西一个叫沈洪的富商。沈洪被妻子皮氏和奸夫合谋害死后,苏三成了替罪羊,被打入死牢。一个偶然的机会,苏三的案子被山西报给刑部后落在景隆的手里。在景隆的直接过问下,苏三很快得到昭雪。然而,景隆把苏三带回南京后却遭到爹娘的一致反对。就在苏三看破红尘,为景隆前程大计而决定削发为尼时,景隆毅然弃官不做,与心爱的人儿苏三厮守终身。

精彩视点

影片根据古典名著《三言二拍》之《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而成。作为经典故事之一,“玉堂春”在传统戏曲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影片《玉堂春》在保持原著的基础上,通过主人翁“王景隆”命运的起伏变化,讲述了一个风尘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俞的感人故事。其中,人生得意时的欢欣和落魄潦倒时遭受的欺凌,应该引为人生旅途中的一记警钟。

幕后花絮

《玉堂春》幕后花絮影片根据古典名著《三言二拍》之《玉堂春落难逢夫》改编而成。作为经典故事之一,“玉堂春”在传统戏曲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影片《玉堂春》在保持原著的基础上,通过主人翁“王景隆”命运的起伏变化,讲述了一个风尘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俞的感人故事。其中,人生得意时的欢欣和落魄潦倒时遭受的欺凌,应该引为人生旅途中的一记警钟。明朝,名妓苏三(玉堂春)与吏部尚书之子王金龙结识,誓偕白首。王金龙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妓院。苏三私赠银两……鸨儿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妒,订计害之,不料却让沈燕林误食毒面而死,苏三被诬。定为死罪。起解途中,解差崇公道同情苏三,认为义女……王金龙得官,巡按山西,调审此案,知犯妇即为苏三……后得潘司潘必正、臬司刘秉义之助,与苏三团圆。

据记载,各地方戏剧种在清代均有《玉堂春》演出,京剧版在嘉庆七年(1802)时三庆班就已在京演出(清代笔记《众香国》载记作者曾看到名角鲁龙官的演出),1828年所作《金台残泪记》中也有“近日三庆部陈双喜年未及冠,演《关王庙》”(《关王庙》为全本《玉堂春》中的一折)的记述。

《玉堂春》全剧包括《嫖院》、《庙会》、《起解》、《会审》、《探监》、《团圆》等折,几乎囊括了京剧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尤以《女起解》、《三堂会审》二折精彩备至,声腔艺术成就极高。尤其在王瑶卿的指导下,梅、程、荀、尚四大流派依不同禀赋所创之新腔,各具特色。

5 词牌名

词牌格律

双调六十一字,前段七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

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中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词

玉堂春 晏殊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

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6 电视剧

周玉姐是大同府伊周彦亨之女。周彦亨因上书反对刘瑾征用军马取悦皇帝,被刘瑾害死。周家被查封,周妻谭淑贞被藉入乐府,周玉姐之弟周金宝去向不明。为了寻找母亲,周玉姐冒险自入乐府见到母亲。谭氏叮嘱女儿去河南投奔罢职的阁老刘健,并希望她能找到弟弟。末了,谭氏悬梁自尽。亲历了这场变故和灾难,又目睹了父亲大义凛然的周玉姐,决心为父申冤。为躲避刘瑾的追杀,玉姐四处奔波,历尽磨难,但还是被发现并下大狱。在正义之士韩士奇的帮助下,正德皇帝终于放出苏三。苏三随为她赎身的申鸿兄弟回到洪洞,谁料一场新的更大的灾难正等着她。她被人诬陷定成死罪, 在大家的帮助下玉姐疑案得以洗脱。宁王叛乱,使得刘瑾的罪行败露,皇帝下旨将其凌迟处死。玉姐及其父的冤屈得以昭雪。

7 小说人物

穿越小说《回到明朝当王爷》(作者:月关)中的人物,男主角杨凌的妾室。

本名周玉洁,幼时被父亲卖入青楼“莳花馆”由于当时的太子朱厚照(正德皇帝)当应为杨凌取出郑和航海图而微服出宫,出于好奇,来到“莳花馆”之后,恰巧遇到有人想强抢玉堂春,并打伤朱厚照。朱厚照大为恼火,在一见倾心的唐一仙的言语刺激下,命杨凌抢回玉姐儿的卖身契。杨凌设计夺回卖身契后,得知朱厚照对玉堂春、唐一仙、雪里梅中一人有意,又无法确定到底是谁,故将三人全部接回家中。后杨凌陷于“金井案”入狱,礼部尚书王琼之子王景隆垂涎玉堂春美色,花言巧语,想将玉堂春策反,用来陷害杨凌,并想将玉姐儿据为己有。玉堂春识破其计,假意答应,在大堂上突然说出实情。正德皇帝将其和雪里梅同赐予杨凌为妾。后王景隆被判在皇陵做苦役,逃出后想杀死玉堂春,假冒玉姐儿的父亲将其诓骗出来,被杨凌识破,救下玉姐儿。与杨凌成婚后,又被敕封为七品诰命夫人。

小说中的玉堂春与传统戏剧上的形象截然不同,月关大人不仅把她送给了杨凌。还赋予了玉姐儿更丰富的内涵。在富商想强娶她时,她断然不从;倾慕杨凌,在杨凌入狱生死难料时,不离不弃;哄骗王景隆又显出其智慧一面。总之,在小说中的玉姐儿形象更加丰富。虽然以后玉姐儿的情节基本没有,但对其人的刻画还是不错的。

8 酒名

白酒,在山西洪洞等地很盛行.

9 1964年香港电影《玉堂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玉堂春

英文名:Yu Tangchun

别名:The Story of Sue San

Confessions of a Concubine

语言:汉语普通话

时长:80分钟

地区:香港

上映:1964年9月30日 香港

制作公司:

黑峡谷制作公司

联华影业公司

职员表

导演:

胡金铨(King Hu)

庄国钧(Guojun Zhuang)

King Hu

编剧:

朱石麟(Shilin Zhu)

胡金铨(King Hu)

King Hu

主演:

田丰(Feng Tien)

阮玲玉(Lingyu Ruan)

叶娟娟(Juanjuan Ye)

李瑛(Ying Li)

Chien Yu

李菁

韩兰根(Langen Han)

Cong Zhang

Shiqing Yang

Baoshu Gao

Wei Hong

Fang Ying

Lei Zhao

乐蒂(Di Le)

故事概述

根据京剧《苏三起解》、《三堂会审》改编。名妓苏三遭人陷害,而审理该案的正好是苏三海誓山盟的爱人。

10 潮剧《玉堂春》

剧情简介

上集

明朝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王琼被贬边陲,其子王金龙奉母命上京赴考,顺途催讨欠账,得银三万余两。抵京后,不料科场失意,闲游中邂逅留春院名妓苏三,两相爱慕喜订白首之盟,同住经年,银两挥霍一空。适逢王琼遇赦复职,惊闻其事,怒带家人将金龙捉回重责。

嗣后,金龙侥幸逃脱伦为花子,巧于关王庙得会苏三,两情缱绻,悲痛欲绝。苏三为谋终老,百般勉励,并赠金促其回籍苦读攻书。务必来科再考。

苏三从此拒不接客,被鸨婆卖与洪洞富商沈鸿为妾。沈妻皮氏意欲将其毒死,孰料反将亲夫杀害。案发后,皮氏竟与奸夫赵监生合谋行贿洪洞县令,将苏三判成真凶,定罪待斩。

下集

冬去春来,王金龙得中榜首,出任山西巡按,于洪洞县发现《苏三谋杀亲夫》案卷,惊疑之下,当即提取人犯到山西复审。

公堂上,王金龙会同按察使刘秉义,布政使潘必正进行三司会审,认出人犯确系故人,顿即昏厥;续审又为苏三之冤苦所动,刘秉义甚觉跷蹊,为探其私,着意追问前情;王金龙怕露底蕴,遂借故中止退堂。

是时,皮氏在赵监生协助下,与按察使夫人攀亲贿赂。刘秉义为解谜团,乃设下五里亭犯人冻雪之计。金龙获悉苏三捱苦,深夜偷往探视。苏三悲愤填胸,历诉冤曲,一番雪泪,竟然感动了设局之人。

刘秉义得知苏三含冤真相,即召来与案众人,续行三司会审,平了冤狱,让有情人成了眷属。

新编传统潮剧 玉堂春 上集
编 剧:陈华武 作 曲:苏进成 导 演:李祥光 服装设计:曾育妮
灯光设计:谢纯生 造型设计:邱妙娜 司 鼓:林爱群 领 奏:黄壮龙
剧 务:张树桐 舞台监督:黄少鹏 灯 光:谢纯生 黄立元
服 装:陈瑞丰 道 具:林金荣 化 妆:邱妙娜 音 响:林楚杰
装 置:胡利通 陈茂义 字 幕:赖绍生
演员表
苏 三:张怡凰 王金龙:林初发 沈 鸿:张树桐 皮 氏:吴玉东
鸨 婆:陈楚卿 龟 儿:刘任冰 县 令:陈鸿飞 赵监生:陈幸希
王 琼:李四海 王 定:陈树春 师 爷:李雨果 庙 祝:陈伟强
容 嫂:林漫钗 翠 香:陈楚云 翠 红:陈 洁 嫖客甲:吴衍四
嫖客乙:陈子洋 贼 头:杨雁辉 差役 家人等:本团演员 新编传统潮剧 玉堂春 下集
编 剧:陈华武 作 曲:苏进成 导 演:李祥光 服装设计:曾育妮
灯光设计:谢纯生 造型设计:邱妙娜 司 鼓:詹诚骅 领 奏:郭麟书
剧 务:张树桐 舞台监督:黄少鹏 灯 光:谢纯生 黄立元
服 装:陈瑞丰 道 具:林金荣 化 妆:邱妙娜 音 响:林楚杰
装 置:胡利通 陈茂义 字 幕:赖绍生
演员表
苏 三:张怡凰 王金龙:林初发 皮 氏:吴玉东 刘秉义:林武燕
程公道:陈秦梦 县 令:陈鸿飞 赵监生:陈幸希 潘必正:黄映伟
夫 人:邓少珍 师 爷:李雨果 禁婆甲:翁松梅 禁婆乙:章 璇
中 军:林春明 家 院:陈伟强 差役 家人等: 本团演员

11 2003电影版《玉堂春》

电影名称:《玉堂春》

出品人:阎晓明、刘信义

总监制:岳扬

编剧:王培公

主演:梁小冰、陈锦鸿

陈锦鸿 饰 王景隆

梁小冰 饰 玉堂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