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山子 |
释义 | 玉子山玉子山的定义玉山子即圆雕山林景观,制作时先绘平面图,再行雕琢,因而又常以图命名。玉山子上分别雕出山林、人物、动物、飞鸟、流水等,层次分明,各具形态,这种山林景观的雕刻,从取景、布局,到层次排列都表现和渗透着绘画的章法。 历史特征最早的巨型玉山子是渎山大玉海,又称“玉瓮”,其实是一件巨型贮酒器,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现藏于北京北海公园团城。 金元时代的作品,以山林、雄鹿、柞树、人物为题材,而明代多以山石树木为主要内容。明以前的山石雕琢以钻法为主,往往可见孔状或砣状钻痕。 清代玉山雕琢受清初“四王”画风影响很大,山石布局讲究均衡、稳重,层林叠起,意境清淡,因而在雕造时力求古朴庄重,用刀平稳,转折圆润,不同于民间玉器裁花镂叶的装饰作风。 艺术性造型艺术清代的山子盛行于乾隆时期,多是以山水人物及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大型场景。如“秋山行旅”、“南山积翠”、”会昌九老”等。小型的玉山子也较常见,亦是以山水人物、亭台楼阁为题材,雕刻出一幅幅淡雅宁静的山水风景。有的运用巧作手法,利用玉石本身的颜色差别,分别雕出白云、流水、苍松翠竹、古道夕阳等景物,形成高低错落、深浅对比的特殊效果,韵味极强。山石表面以长条棱边,似披麻皴,山石边沿、人物衣褶以及树木轮廓都雕琢得棱角锋锐,类似今天的盆景。 代表作品清人喜将玉山子陈设室中,因而雕造的数量众多,其精者多出自乾隆年间。著名的“大禹治水玉山”,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此器用整块玉雕成,重十万余斤,乾隆钦命雕造,前后历十余年才完工。其工程之浩大,气势之宏伟,为世界玉雕史所罕见,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它是中国古代玉器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陈设于北京故宫乐寿堂后间。清宫旧藏的大型玉山很多,民间多见的是小型的。乾隆以后由于大件玉料来源匮乏,山子雕造由此衰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