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羽芒菊
释义

羽芒菊,原产地:美洲热带地区;现在东半球热带地区也有分布。茎纤细,自基部分枝,匍匐地面,节处常生多数不定根。羽芒菊以种子及地下芽繁殖,易蔓延成片,危害农作物,降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中文学名:羽芒菊

拉丁学名:Tridax procumbens 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科:菊科

属:羽芒菊属

英文名:Procumbent Tridax

原产地:美洲热带

入侵地:广东,海南,云南,台湾

形态特征

茎纤细,自基部分枝,匍匐地面,节处常生多数不定根。叶对生,卵形、菱状卵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具不整齐深锯齿或羽状浅裂,两面疣基糙毛。头状花序少数,单生于茎、枝顶端;总苞钟形;总苞片2~3层,外层绿色,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中层长圆形,内层为线形;花异形,全部结实;外围花1层,舌状,白色,雌性;中央花多数,管状,黄色,两性。瘦果呈陀螺形或倒圆锥形,黑色或棕色,有毛;冠毛羽状,20枚。

地理分布

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后传播于印度、中南半岛及印度尼西亚。中国引人广东、台湾及海南等地,现已逸为野生种。

1933年在台湾高雄采到标本,1947年在海南和广东南部沿海发现。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羽芒菊属阳性植物,在空旷的荒地、耕作地上生长良好,也见于路边及成龄椰园。常与四年生臂形草(Brachiariasubgua-driPara)、龙爪茅(DactylocteniumaegyPtium)、粗叶丰花草(Borreriaarticularis)等建立群丛。能在各类土壤上良好生长,但以在干燥或湿润的沙地上生长最盛。极耐干旱,在年降雨量为400mm的情况下(海南东方县1993年)仍能存活,并有一定的生长量。在人工栽培条件下,播种至出苗需7–10天,出苗至开花需50一60天,开花至成熟需15–20天。羽芒菊开花成熟后,仅花茎部分干枯,而下部则继续生长,不断拍生大量分枝,各级分枝均能开花结实,其花果期长达4–5个月。

为害特点

一般性杂草。羽芒菊以种子及地下芽繁殖,易蔓延成片,危害农作物,降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控制方法

对于已进入田间的该种杂草,可通过不同时期的耕翻,杀除已出土的杂草或将草籽深埋,或者将根和地下芽翻出地面使之干死。同时要配合清除田边杂草、净化灌溉水、腐熟有机肥料等措施以减少种子来源。可利用氟磺胺草醚、草甘膦、2,4-D等除草剂防治。

饲用价值

羽芒菊草质柔嫩多汁,尤其是在冬春干旱季节,多数牧草枯黄老化时,羽芒菊仍青绿柔嫩,牛、羊采食较多。煮熟后可喂猪。嫩茎叶兔极喜食。从化学成分看,羽芒菊含量均属中等(表90)。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纤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8: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