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禹贡学派 |
释义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鼻祖是顾颉刚先生,禹贡学派的形成也要从他谈起。 众所周知,顾颉刚首先是以研究上古史并创立古史辨学派而驰名于学林的。由于在研究上古史和上古史文献特别是《尚书·禹贡》时,遇到很多古代地理问题,需要解决,同时也痛感当时历史学界对于历史地理知识的匮乏与需要,从而引发了顾颉刚研究古代地理的志趣。当时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沿承古代的传统,是以疆域政区沿革为主,学科的名称也是沿用古代的“沿革地理”一词。 创刊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们走入学术殿堂,也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人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使这一学科得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顾颉刚先生在1934年2月,用个人的薪俸并从社会募集部分资金,创办了一份名为《禹贡》的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章,就是从他授课的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大学的学生课业中遴选出来的。 出版《禹贡》半月刊的出版,吸引了更多的学者,聚集在顾先生的周围,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在1936年5月,创建了一个专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联络组织志同道合的学者,做了大量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禹贡》半月刊则成为学会的学术刊物。《禹贡》半月刊刊登的文章和禹贡学会的活动,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禹贡派”的说法,反映出这些学术活动标志着一个新的学派正在生成。 禹贡学派所谓“禹贡学派”的出现,实际上正是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由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学科的转变。正当顾先生引领着这一学科继续向前探索迈进的时候,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展开全面侵华战争。时局艰危,《禹贡》半月刊和禹贡学会,都基本上被迫停止了活动。假如没有日寇入侵,禹贡学会的工作得以继续发展,并且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有条件充分吸取西方现代学术理论,自然很快就能够全面建设起这一学科。值得庆幸的是,就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这短短的几年期间内,顾先生已经为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立,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按照顾先生为禹贡学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当时学会的主要工作任务有:撰写中国地理沿革史;绘制科学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纂内容精详的历史地名词典;详备地整理历代地理志;辑录各种有关经济、移民等历史活动地理特性的资料,进行专题研究,等等。这些计划虽然因迫于时局很多未能实现,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术活动,一是拓展了传统的沿革地理的研究范围,二是侧重学科基础的建设,二者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通过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的活动,培养起来一批年轻有为的历史地理学者,正是他们当中的谭其骧、史念海、侯仁之等人,在建国后共同努力,建立起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