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释义

作品名称: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路转山腰足未移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苏轼

作品原文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候,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付,莫遣儿曹取次知。

作品赏析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共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写于1074年(熙宁七年)杭州通判任上,时年诗人三十九岁。“西菩寺”一作“西菩提寺”。寺在于潜(今浙江临安)西的西菩山,始建于唐代天祐年间(904-907),宋代时易名为“明智寺”。毛令,于潜县令毛国华。方尉,于潜县尉方武。这一年苏轼因察看蝗灾,过于潜,八月二十七日与毛、方二人同游西菩寺,作此二诗。

苏轼生性爱好登山临水,对祖国山河具有浓厚的兴致。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加纵情于山水之间,以领略人生的另一种乐趣。这组七律,即既写其游山玩水之乐,又抒其心中感慨。

这首诗写的是三人游寺的情景。一二联描写寺景,其中首联概写。众人驻足观赏,故说“足未移”,而脚下之路却逶迤盘绕,早已绕过了西菩山腰,因此说“路转山腰”。这时,对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锐观察力的诗人,于俯仰之间,已经发现了西菩寺内、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颔联便分写水、石奇境。《于潜图经》说:“寺前有东西两山,或有云晦,遥望如岭焉。”《咸淳临安志》说:“明智寺中,有清凉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诗人如此描写:先承“石瘦”写两山:“白云自占东西岭。”两峰屹然,直插云霄,白云浪涌,时掩峰顶,其情景便如同那白云自己占据了东、西二岭,又承“水清”写二池:“明月谁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轮明月早已钻出了云缝,它一视同仁,不分上下,使两池共婵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双月影。在这两联中,诗人将他诗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点,以奇特的想象和灵动的笔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观景物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情态逼真,奇趣横生,生动地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

颈联的描写,又变换了手法。诗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时,看见了累累秋实:初熟的小米、高梁、半甜(半熟)的柑和桔,就在诗中为它们分别抹上了黑、黄、朱、绿四种较实物更为浓艳而鲜明的色彩,绘成了一幅色泽斑斓的秋色图。入胜境而观奇景、美景,诗人的游览之乐于此时便达到了极点,尾联便直说其乐:人生这种登山临水、探奇访胜之乐,是要由老天爷踢给的(言外之意说:何况是老天爷特意赐给我的),可千万别让小儿辈们随随便便得知个中消息。这个时候,诗人表面上已全然忘记胸中深藏的许多烦恼了,实际上不是这样。“天赋”已经含有感慨,而“莫遣”句,出自《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诗人之意为:自己的探胜幽趣,如果让儿辈们知道,也会遭到非议,使人败兴。虽有这种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组诗中的第一首更为含蓄。

钱基博曾说,苏轼“好为嘻笑,虽羁愁之文,亦出以嘻笑,萧然物外,逸趣横生,栩栩焉神愉而体轻,令人欲弃百事而从之游焉”。用他的话来品评此诗情调,也颇恰当。然而这是苏轼的胸怀使然,他人难以学到。在艺术上,这首诗于随意吐属、一气奔放之中,又属对精妙,格律精严,是挥洒自如与匠心独运融合无迹的佳构。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