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渔歌子·柳垂丝 |
释义 | 《渔歌子·柳垂丝》这首小令,上下两片各六句,每三句构成一组画面,四组画面又形成前后相属的情节,连缀起来便成为一套“暮春楚江游”的连环画,真实地描绘出词作者的一次春游。 作品名称:渔歌子·柳垂丝 创作年代:五代 文学体裁:小令 作者:李珣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渔歌子·柳垂丝 【创作年代】五代 【作者姓名】李珣 【文学体裁】词、小令 作品原文渔歌子·柳垂丝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作品赏析这首《渔歌子》乃记游之作,有景致,有情趣,令人神往。 上片前三句:“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描绘出开阔秀丽的背景:暮春天气,楚江两岸,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这为作者春游渲染出欢快明朗的气氛。 后三句:“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写作者初游:他乘坐一叶扁舟,轻轻荡着船桨,悠闲自得地从一条小河上出发,刚刚漂入开阔的楚江之时,便听到悠扬的歌声;那歌声起处,但见早出的打鱼人,已经满载着鱼儿,穿梭似地往来于江上,各自回家,他们看着丰硕的收获,喜出望外,欣然而歌,吸引了游客。这里有渔船,游船;渔人,游人;滔滔江水伴着高亢的渔歌,沓杂纷繁,热闹异常。 一船船鲜嫩的鱼虾鳖蟹,令人垂涎。游兴正浓的作者,不肯作罢。过片“罢垂纶”之句,正是说他为渔郎之获吸引而垂钓长川,且喜有了可足美餐的收获,方才作罢。旋即以此嘉肴佐美酒,呼朋啸侣相斟酌,亦即词中所云“还酌醑”。这是一次饶有兴味的野餐,人们早自忘却了时光的流逝,直到酒足兴尽才准备回家。“孤村遥指云遮处”一句,即是准备返航时的一幅画面:已是暮云西遮,同伴们相邀返回,可哪里是住处呢?他们遥望着远方,相互指指点点,那天边依稀可辨的孤村,即是下榻的去处。 早在垂钓之时,船儿信自游去,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江中沙洲之上。下片后三句:“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则是写从沙洲返回的情景。“临深渡”句,《全唐五代词》作“临浅渡”,反不好。用“深”字才形象性极强,暗示出已是夜幕降临时分,船儿在水上摸黑行进,难辨深浅,人们小心翼翼屏息而行的情状,可以想见。忽然间,“惊起一行沙鹭”,打破了万簌俱寂的江空。这一句以动写静,与上文明媚春光下的莺啼燕鸣、渔郎引吭以及鸣俦啸侣形成鲜明对比。以此作结,耐人回味。 作者简介李珣,五代词人,字德润,其先波斯人,唐敬宗时献纳有功,赐姓李。李珣多年旅居梓州(四川省三台县),亦曾经商江南各地,词作多写南国风光。其存词五十四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