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鱼皮达子
释义

赫哲等族的旧称。旧时其民以大马哈鱼的鱼皮为衣,故名鱼皮鞑子。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黑水部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较稳定的族体。于清末进入阶级社会。原居住在库页岛的赫哲族人在清朝被俄国人赶到大陆。他们服鱼皮,也服狍子皮,因此有时被命名为鱼皮鞑子。

基本概况

拼音:yúpídázǐ

赫哲等族的旧称。旧时其民以大马哈鱼的鱼皮为衣,故名鱼皮鞑子。

民族历史

封建统治者由于对赫哲族的歧视,称之为“鞑子”、“鱼皮鞑子”、“狍皮鞑子”、“鹿皮鞑子”、 “七性野人”;一般汉人则称其为“下江人”。沙皇时俄国人称赫哲族为“高尔牒”、“戈尔德”、“乌尔德”、“阿枪”、“阿其泱”、“那笃奇斯”、“纳特基人”;前苏联时则称之为“那乃”、“那敖” ;日本人称赫哲族为“高里特”。1949年以后,根据赫哲族人的意愿,通称之为赫哲族。

赫哲族是于清朝初期形成的多源多流、历史悠久的民族融合体。根据古文献记载,其先世可追溯至先 秦时的“肃慎”,在赫哲族形成过程中,吸收了通古斯满族成分并参一这些民族的形成,同时有些氏族也 吸收了一些蒙古人、东部沿海和黑龙江流域某些土著居民及古亚洲族的库页族成分,与汉人也有共同的历 史渊源。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历史上曾有“兀者野人”、“黑斤”、“黑真”、“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兀狄哈、“赫哲”、“戈尔德”等不同名称,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明朝时为野人女真的一支。“赫哲”一词最早见于《清实录》。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黑水部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土著等民族成分,在清初形成较稳定的族体。于清末进入阶级社会。原居住在库页岛的赫哲族人在清朝被俄国人赶到大陆。他们服鱼皮,也服狍子皮,因此有时被命名为鱼皮鞑子。俄国人以前叫他们高尔德人。在黑龙江下游的与乌尔奇人有关。

俄人说赫哲人分七氏族,所以叫七姓野人。其实他们分为二十二个氏族:苛楞、撒马吉尔、涂墨拉勒、乌第堪、毕日达奇,加克素鹿、尤喀敏喀、珠格、绰格乐、阿勒楚喀、多秦、鄂宁喀、嘎即喇、阿克坦喀、毕尔缅勒、乌札拉、舒木鲁、卢日勒、傅特哈、葛以克日,赫哲。其中有七个最古老氏族(特尔吉尔、贝尔特吉尔、巴亚吉尔、撒马吉、卡尔他吉尔、巴力卡吉尔、库奇吉尔)。

赫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在俄罗斯称为那乃人(俄语:нанайцы),分布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至鄂霍次克海。赫哲族在中国境内的人数较少,现有4640人(2000年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1060人)、饶河县(529人)、抚远县(468人)和佳木斯市市辖区(936人),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三个民族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共有1489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增长到4,664人。那乃人有二种:薙发(满州称为短毛子)与不薙发(长毛子)。前者受满人影响较大,后者受尼夫赫人影响,弄熊为乐。

因此说赫哲族是多源多流的民族,有22个氏族构成,于17世纪初在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至黑龙 江下游形成族体。

传统特色

穿着习惯

鱼皮鞑子多指“赫哲族”,赫哲族是东北比较稀少的民族,世代以捕鱼皮达子为业,绰号叫“鱼皮达子皮达子”现在以打鱼皮达子为主业,同时种田。 今东北有一族,俗呼之日鱼皮达子皮达子,以其衣鱼皮达子皮故,其人彪悍勇猛,以渔猎为生。鱼皮达子皮部 ,大概指呼尔喀之赫哲而言,因其人着鱼皮达子皮之衣,故又称鱼皮达子皮达子。

饮食习惯

乌稽即窝集也,又名鱼皮达子皮达子,近混同江海口,不产五谷,惟出紫貂、元狐、海螺、灰鼠、水獭、鹰、雕,及鱼皮达子。每岁五月,此三部人则乘查哈船江行,泊宁古塔南关外进貂。将军(指宁古塔将军,此记清初事,故云)设宴,并出部颁袍、帽、靴、袜、挺带、巾扇赐之。貂以黑斤部所产为最,费雅哈次之,呼尔哈又次之,黑龙江索伦所产,毛粗又次之。黑斤、费雅哈二部,皆不剃发,梳髻,环耳,男妇皆不裤,以鱼皮达子皮为衣,柔软可染。富者以雕翎盖屋,貂及元狐为帐,狐鼠为被褥。呼尔哈人则服饰略同满洲矣。三部人皆无官长约束,质直有信义,商贾赊物,约偿黑貂,千里不爽期。勇敢能一人杀虎。”又云:“宁古塔极寒,三春昼夜,风霾蔽天。七月即有白鹅下池,不能飞起,数日霜降,八月大雪,九月河冻,十月地裂,暮春冻始解,草木尚未萌芽,夏则有泥汤之险,泥淖数百里,人依草墩而行,稍倾侧,人马俱陷;故商贾裹足。近始汉人日众,气渐和暖,草土横铺,树木岁时修理,商旅毕集,百货骈阗,迥异畴曩矣。五谷惟无稻米,升价十倍,惟燕客用之。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软,荐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与貂,参均号宁古塔三宝。冬至纵火烧荒,则春来草木更盛。”吴氏康熙时人,所言东海宁古塔一带之状况,当与清初无大差异。

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为赫哲语,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不少的语汇与满语相同。现在通用汉语,很少有40岁以下赫哲族人会说赫哲语。中国境内赫哲族没有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清朝时用满文,现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文。俄罗斯境内赫哲族使用基里尔字母拼写赫哲语。至今伯力仍有13所学校教赫哲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