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鱼糕 |
释义 | 鱼糕,因发源地为荆州,故俗称荆州花糕。它是采用鱼糜、鸡蛋及肉为主要原料加工蒸制而成的食品,入口鲜香嫩滑,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乃民间宴席待客之上品。 中文名:鱼糕 特点: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口味:鲜香嫩滑,清香可口 俗称:荆州花糕 典故鱼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之一,其历史渊源流长。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想要吃鱼但又讨厌鱼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纪南城(楚国国都,纪南城遗址在今荆州城北)南门外有一“百合鲜鱼庄”,楚庄王某日郊游游此鱼庄偶食之而钟爱,遂被引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出现在宫廷菜中,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 营养鱼糕采用江汉平原无污染淡水湖泊中的鲜鲩鱼糜为主要原料,在挖掘楚文化古典菜谱基础上,运用现代常温保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是荆楚饮食文化的结晶。 鱼糕清香鲜嫩,富含优质蛋白、烟酸、牛黄酸、益智营养DHA、EPA、维生素A、D、B1、B2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无机盐。是符合现代人养生之道的营养佳肴。鱼糕在完全采用延续几千年的传统配方的同时,运用现代实验技术充分掌握鱼糜制品内部的物理结构及形成原理,将其口感和美味发挥到极致。鱼糕坚持以传播荆楚鱼米文化为己任,在传播鱼糕文化的同时,坚持维持传统配方,走有机食品道路,坚决抵制现代工业食品添加剂对鱼糕的异化,为现代人提供朴质的美味与营养。 工艺1.原料选择:由于鱼糕对弹性及色泽的要求较高,所以要选择原料新鲜,含脂肪较少,肉质鲜美,弹性强的白色鱼肉。一般多用冷冻生鱼糜或冻鱼。 2.擂溃:鱼糕的加工过程在擂溃之前与鱼糜制品的一般制造工艺基本相同,只是漂洗的工艺更为重要(对于弹性强、色泽白、呈味好的鱼种也可不漂洗)。擂溃的方法:分为空磨、盐磨和本磨(搅磨)。空磨,起到破坏鱼肉细胞纤维的作用,然后加盐,促使盐溶性蛋白质溶出,形成一定粘性,再加其它辅料进行搅磨约20~30分钟即可。 3.铺板成型:鱼糕的成型,小规模生产时往往以手工成型,但这需要相当熟练的技术。现在逐渐采用机械化成型。 4.加热:鱼糕的加热有焙烤和蒸煮两种。焙烤是将鱼糕放在传送带上,以20~30秒的时间通过隧道式红外线焙烤机,使表面着色有光泽,然后再烘烤熟制。一般以蒸煮较为普遍,目前日本已采用连续式蒸煮器,实现机械化蒸煮。我国生产的鱼糕均是蒸煮鱼糕,温度在95~100℃,加热时间45分钟左右,中心温度达75℃以上,最好的方式是将成型后的鱼糕先在45~50℃保温20~30分钟,再很快升温至90~100℃蒸煮20~30分钟。这样蒸煮的鱼糕,其弹性将会大大提高。5.冷却:鱼糕蒸煮后须立即在冷水(10~15℃)中急速冷和,使鱼糕吸收加热时失去的水分,防止干燥而发生皱皮和褐变等。并能使鱼糕表面柔软和光滑。急速冷却后鱼糕的中心温度仍然较高。通常还要放在凉架上自然冷却。冷却室的空气要进行净化处理并控制适当的温度,最后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鱼糕表面的杀菌。 6.包装与贮藏:完全冷却后的鱼糕,可用自动包装机包装。包装好的鱼糕装入木箱,放在冷库(0℃±1℃)中贮藏待运。一般制造好的鱼糕在常温下(15~20℃)可放3~5日,在冷库中可放20~30天左右。国内还很少采用鱼糕包装机,大都是生产后及时销售;有时加工后用油纸或塑料袋包装后放冷库贮存,以待装运销售。百合鲜鱼糕也面向国内外推出了常温保鲜包装的鱼糕(常温保鲜6个月),从而大大降低了鱼糕的储运成本,扩张了鱼糕的市场接触面。 质量标准 鱼糕成品要求外形整齐美观,肉质细嫩,富有弹性,并具有鱼糕制品的特有风味,咸淡适中。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与百合鲜鱼糕坊实际操作经验有出入。更多了解请访问鱼糕博客。 鱤鱼鱼糕手工制作简介“荆州鱼糕”属于中国名菜,在由著名学者冉先德、瞿弦音主编的《中国名菜》一书中有用鱤鱼手工制作鱼糕的记载: 主料辅料鳡鱼一尾 3000克,胡椒粉 5克,猪肥膘肉 500克,黄酒 2.5克,猪瘦肉 1000克,葱白末 40克,猪肚 500克,姜末 100克,猪腰子 500克,排骨汤 500克,鸡蛋 10个,味精 7.5克,水发玉兰片 250克,湿淀粉 250克,水发木耳 40克,精盐 120克,水发黄花菜 50克,酱油 50克,醋20克,芝麻油 2500克,糖 10克,熟猪油 50克。 烹制方法1.将鳡鱼治净,从背部剖开,剔去骨和胸刺,从尾部下刀去皮,刮取白色鱼肉1000克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去其血水沥干,用双刀排剁成茸;猪肥膘切丁待用。剩余的红色鱼肉与瘦肉一起剁成茸另用;猪肚治净放入沸水锅中旺火煮熟取出,坡刀片成3.3厘米长、1.6厘米宽的片;猪腰剖开去腰臊,用刀剞成麦穗形;鸡蛋去壳,将蛋黄与蛋清分别装入两个碗内;玉兰片切成薄片待用。 2.将猪肥膘肉丁置碗内,加入湿淀粉50克、姜末25克、精盐15克,味精2.5克、蛋清3个拌合均匀成挂糊肉丁。将鱼茸倒入盆内,加入清水1000克,湿淀粉150克,蛋清7个,姜末25克搅拌均匀后,加入精盐100克、味精2.5克继续搅拌5分钟起劲,将肥肉丁倒入鱼糊内一起搅拌成鱼肉糊。将蒸笼铺上湿纱布,倒入鱼肉糊抹平(厚4厘米),盖上盖置旺火沸水蒸30分钟,揭开笼盖,用洁净纱布将鱼糕面上的气水搌干,用鸡蛋黄2个调匀后抹在糕面上涂匀。盖上笼盖继续蒸5分钟出笼,冷却后翻倒在案板上解刀切成6.6厘米长。1厘米厚的鱼糕块(240块)。 3.将红色鱼茸和瘦肉茸盛入碗内,加清水1250克。湿淀粉50克、蛋黄 8个、姜末50克、味精1克、精盐25克一起搅拌均匀成鱼肉茸。炒锅置旺火上,倒入芝麻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鱼肉茸用手挤成小圆子下锅炸熟成焦黄色起锅,分别盛入10个碗内。4.将鱼糕分别摆放在10个碗内(每碗24块)入笼旺火蒸15分钟出锅,炒锅置旺火上,下入芝麻油100克烧热,将肚片、腰花放入锅内炒1分钟,下入料酒、玉兰片、排骨汤、味精、酱油、精盐、葱段、木耳、黄花菜、醋、糖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入熟猪油25克起锅,分别浇在10碗鱼糕圆子上即成。 工艺关键1.鳡鱼去鳞、鳃以后,从鱼背剖开,剔去中骨和边刺,从尾部下刀去皮,方能取白色鱼肉。 2.剁鱼茸时,砧板上要垫肉皮,上笼蒸时,笼内要垫上厚纱布,红色与白色的茸要严格分开。 3.猪腰剞腰花时,要先剔去腰臊。4.制鱼糕和肉圆用的鱼肉和茸要拌匀上劲。 鱼乐鱼糕“鱼乐”鱼糕采用广东山区无污染淡水湖泊中的鲜鲮鱼糜为主要原料,在挖掘楚文化古典菜谱基础上,运用现代常温保鲜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将其口感和美味发挥到极致。 “鱼乐”鱼糕清香鲜嫩,富含优质蛋白、烟酸、牛黄酸、益智营养DHA、EPA、维生素A、D、B1、B2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无机盐。是符合现代人养生之道的营养佳肴。更是亲友馈赠之佳品。 据营养学分析,鱼品的蛋白质含量为12-26%,接近禽畜而高于蛋奶,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1种氨基酸,由于鱼的肌纤维短,肌球蛋白和肌桨蛋白之间联系疏松,含水量大,其中60-90%是游离水,还含有少量的结晶水,所以,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易为人体吸收,消化率可达87-98%。再者,鱼的结缔组织及软骨组织中又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人体的吸收率可达95%,鱼类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A、B、C、D、E等。另外,鱼肉性味甘平,还有补脾益胃的功效。常吃能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脏病发病率,改善大脑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美容养颜,嫩肤等功效。 “鱼乐”鱼糕兼容12大菜系,满足各方口味,口味再刁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感觉!在中国,无论四川的辣,广东的淡,江浙的甜,北方的咸,都可以烹制一道属于各自不同口感的美味鱼糕,麻辣甜淡,任意调制,炒炖煎煮,随意发挥。 民俗打鱼糕的习俗主要在湖北荆州一带流传,本地一般叫花糕。所以严格说来,没有湖北鱼糕说法,只有荆州鱼糕,荆州花糕的说法。说来不可思议,鱼糕在荆州一带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从来没有跨出过荆州区域,就说紧挨着荆州的一西一东的宜昌和武汉来说,除非是来自荆州的,很少有人知道鱼糕了。可能与荆州的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有关,荆州地区大部分是江汉平原地区,鱼米文化相对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美称。为什么这里有鱼糕呢?不过是鱼米富足,这里的祖辈们觉得,普通的鱼的做法和吃法实在吃不出多少新意了,加上这里的鱼实在丰足,这就为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吃没有刺的鱼肉。这还不够,还要味道鲜。什么叫“鲜”?“鱼”、“羊”鲜也!荆州偏南方,和中原北方地区不一样,肉类不以羊肉为主,而是以猪肉为主。所以,就自然让鱼肉和猪肉混在一起蒸成糕,想必一定“鲜”了。(包装鱼糕在配料上对传统鱼糕有所改进,为了对一些少数民族避讳,我们甚至也可以将猪肉成分改变掉)鱼糕之所以在荆州源源流传,其实正好集中体现了当地的饮食风格和饮食文化——追求精细化。荆州人特别喜欢在细致中品位菜肴的美味,只要留心一下,就连很多菜的刀工都很精细,比如辣椒切得细丝般的,炒藕片也一定会是象纸一样薄......等等。回过头来再说鱼糕,最好吃的鱼糕也要求好的刀工。鱼肉得一刀一刀地刮下来,不留刺,然后在和上肥膘、姜葱末,用双刀剁上数小时,成为均匀细腻的肉茸。然后再掺入适量淀粉、蛋青、精盐和味精,搅拌上劲后,入蒸笼上旺火蒸。蒸熟后,就可以吃了吗?当然可以了,但是,荆州人觉得还有发挥改进的地方,为了增加鱼糕的喜庆色彩,还把蛋黄抹在鱼糕表面,入笼再蒸上十来分钟,再出笼,然后点缀上食用红色素,这就是荆州人所谓的“花糕”了。在传统的宴席上,出笼的花糕还要用刀切成条状,然后将条状鱼糕再切成长方片状,装盘蒸热备用。通常分成四堆,每堆四片,在宴席上,人均两片,约定俗成。就这样装盘吃,荆州人仍觉得未免单调,于是,还要用猪肚,腰花,瘦肉,红青椒丝,蒜苗片,黄花菜等爆炒,加淀粉打芡,作成花糕的茆料,填入花糕的中央。这才作为宴席上的“头子菜”入席,当地有民谚谓之“无糕不成席”。 荆州人既然如此注重鱼糕,当然对鱼糕的口感口味也挑剔.什么样的鱼糕做得最地道呢?荆州人认为是咸淡适中,口感细嫩,色泽雪白,富有韧劲.所谓韧劲,荆州人也有其简单而挑剔的鉴别方法:用筷子从糕片中间夹取,对折不断,糕的口感肯定好.而能做出一手好的鱼糕的局掌师傅(本地专门为农家红白喜事掌厨的师傅)也当然在方圆百里内家喻户晓,婚事旺季时争相聘请,倍受推崇。花糕着实好吃,鱼含肉味,肉有鱼香。这种回味沉淀在远在异乡的荆州人的童年记忆中,逾久弥香。对于荆州的游子而言,童年在花糕和乡思之间有种解不开的节。 百合鲜鱼糕品牌的市场动态百合鲜鱼糕以其独有常温绿色保鲜技术和严格符合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的生产工艺,代表了荆州新兴鱼糕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在本土走的是高端市场,尽管价格无法和手工鱼糕竞争,但是,仍然受到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消费者的高度认可。我们的荆州鱼糕从去年到现在,确实越来越被全国所关注。从实际生产和销售情况来看,市场在急剧扩张,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5月份,先后被本地的各大超市以最惠条件邀请入场,并获得良好的销量。2007年产销量已经超过历年的总和,超过18000箱.随着不断有新的优秀的经销商加入,相信2008年势头会更猛.这也侧面反映中国对荆州鱼糕的美味认可度与需求度越来越高。就全国范围来看,很都地方仍然还没有品尝过我们百合鲜鱼糕,我们认为,一个地域特色品牌应该依靠本土诸多企业共同打造,都坚定以品质核心,必将让荆州鱼糕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健康营养美味.在成就荆州鱼糕美誉的同时,成就自身的品牌,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这里同时要感谢出门在外的荆州父老乡亲,很多时候,荆州鱼糕的美誉,都是靠他们内心的鱼糕情结自发性传播的.身在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告诉异乡朋友,荆州不仅有春秋战国孕育的辉煌的楚文化,世界最大的地下博物馆,屈原的离骚,宋玉的风流,三国时代的风云战事,也有流传千古的美味--荆州鱼糕.正是这种本质上的乡土情怀下的鱼糕情结,为百合鲜鱼糕走向全国各大酒店餐馆和超市奠定了市场基础和口碑基础.同时,也为百合鲜鱼糕连锁体系在全国的展开奠定了品牌基础。 2008年,百合鲜鱼糕的发展框架是:1、进一步强化本地区内超市渠道开发,完善本省经销渠道,进一步拓展省外代理渠道。 2、在与荆州横跨数省的北方地区的加盟商中选择优秀的加盟商加强扶持,通过移交周边的代理商或经销商,促进其提高本地化生产和市场开发,促进百合鲜品牌迅速成长。 3、在未开发地区,遵循严格保证区域独家经营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代理门槛(原来为200-100箱不等),促使百合鲜品牌网点生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