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俞贵阳 |
释义 | 简介明代书法家 史籍记载匪莪子俞贵阳,无字,以孝闻。父庆宗,工举子业,顾性直,好讥弹人文字,遂至成仇,后仇者贵,遂被陷致罪,隶南都,卒。母李氏,艰苦自矢,遭家多难,抚孤成立,事载郡志《节孝传》。贵阳痛父非辜卒戍所,遂以名称而不字,有南齐华孝子风。又念母氏苦节,学成奉母隐居,终身不赴试,一时名流高其义,皆乐与为交。其弟为世父后,贵阳悉推所有田产予之,而身自与妻勤力耕作以自给。洎家稍裕,为卜筑浮鳖山左,颜曰:“奉母之堂”,朝夕承欢,依依孺慕,母卒三年,哭奠如一日,称孝者远近无间。年七十,刘参政炜、刘副使棻、郑参政岑辈,各赠诗以纪潜德,陈祭酒敬宗为之序。贵阳精于书法,乞书者常盈其门。晚自号匪莪子,著有《匪莪子集》行于世。(《溪上遗闻集录》卷三) 号匪莪子,慈溪人,光绪《慈溪县志》称其“精于书法,以诗歌、篆、隶名一时,乞书者常盈其门”。卒年77岁。 译文【注】 ①举子业:为科举而准备的学业。 ②自矢:犹自誓。立志不移。 ③不字:未能生育。《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冠而字”,俞贵阳二十岁不字,取怀念父亲之意。 ④南齐华孝子:东晋人华宝,幼年丧母,16岁时,他父亲出征前对他说:“等到打仗回乡,就为你戴冠成亲”。谁知,华父竟战死疆场,华宝悲痛欲绝,发誓终生不冠不娶。 ⑤世父:大伯父。 ⑥浮鳖山:今慈城县衙后山。 ⑦孺慕:对父母的孝敬,爱戴或悼念。 ⑧匪莪(é):《诗经》:“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后遂借指对父母的悼念。 【译】 俞贵阳的父亲俞庆宗,擅长科举文章,喜欢直言讥评,因此与人结下冤仇。后来仇人成新贵,俞庆宗被诬有罪,死于南京戍所。俞贵阳的母亲李氏,于艰难困苦中发誓,把孤儿抚养成人,她的事迹见于郡志《节孝传》。俞贵阳痛悼父亲冤死,因此效法南齐孝子华宝,终生不字。复念母亲一生劳苦,于是学成奉母,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一时社会名流都敬重他的高义,乐意与其交朋友。他的弟弟是伯父的儿子,俞贵阳把所有财产都给了他,自己与妻子躬耕劳作。后来家境稍稍宽裕,便在浮鳖山以西建房,取名“奉母之堂”,他朝夕承欢,非常孝敬。母亲去世三年后,俞贵阳仍哀痛如初,远近之人没有不说他孝的。俞贵阳七十岁时,当地的一些名流纷纷为他题诗作赋。他晚年自号匪莪子。 作品一览《匪莪子集》2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