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阳俊 |
释义 | 人物简介余阳俊,男,湖南省浏阳市人,1965年11月出生,研究员,白菜育种专家。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4~2007年兼任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科技副县长,第六届、第七届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员。 科研情况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大白菜育种工作。主持春、夏大白菜育种工作,主要致力于早熟、耐热、晚抽薹、抗病大白菜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理论研究,特别是以选育春播晚抽薹品种及夏播耐热品种为工作重点。 从事过的主要研究项目2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国家“十五”863项目,农业部“大白菜测试指南”项目、北京市“八五”、“九五”、“十五”重点项目及中日JICA合作项目、中美合作项目等。其中1996~2000年主持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白菜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专题及子专题;1998~2002年主持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大白菜晚抽薹性的选育方法及其机理研究”;1998~2001年主持中美合作项目“耐热杂交大白菜新品种选育”;2005年主持北京市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用DH群体进行大白菜晚抽薹性状分子标记研究”,以及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错季供应奥运春夏白菜、甜椒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等。 主持育成的春大白菜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韩国、日本品种比肩;主持育成的夏大白菜品种居国内先进水平。参与育成的春夏秋、早中晚熟白菜系列配套品种已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推广,推广面积较大的有北京、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海南等省,占北京白菜栽培面积的80%以上,在全国的市场分额为12%左右。中心1998~2007年累计销售白菜种子150万斤,销售种子产值1亿元,推广面积450万亩,增产经济效益4.5亿元;共获得各种奖励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新品种保护1项,育成大白菜审定品种23个。其中“北京小杂56号等大白菜系列配套品种的选育和推广”199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位;“一种桔红心白菜的选育方法”(1999年)、“与大白菜桔红心性状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及其获得方法”(2006年)获国家专利;“大白菜北京新三号”获得农业部新品种保护权;主持育成6个大白菜品种“京春王、京春白、京春99、京秋60、北京改良67号、北京桔红二号”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参编《中国大白菜育种学》、《大白菜栽培技术问答》等专著5部,在《ActaHorticulturae》、《园艺学报》、《华北农学报》、《中国蔬菜》等国内、外正式刊物及国际园艺学会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