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舆论道德 |
释义 | 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 定义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在舆论的定义中,最关键要讨论的是,舆论的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 为了避免在定义上争论不休,学者开始转向舆论应该包含的若干要素:其中“议题”、“公众”和“共同意见”是学者们提出的众多要素的交集。 态度与意见的区别 无论如何定义舆论,“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舆论的本体,舆论传播所着眼的也是意见的流动问题。意见(opinion)通常是通过与态度(attitude)、信念(belief)和价值(value)尤其是和态度相比较来界定自身的,社会心理学家们把意见定义为: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 ,拓展开来,意见叶可以勇行为例如愤怒地挥拳或者游行等方式表现。通常,学者们从两个方面区别态度和意见之间的差别: 意见一般来说被认为是对于某个具体刺激(某个问题)所作的语言上的或者其它的明显反应,而态度是更基本的总体倾向,它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作出有利或者不利的反应。意见主要是取决于当时的形势,而态度对于一个人在多种形势下更持久地发挥作用。其次,意见被认为具有更多的感性,并且在其构成中多少缺乏情感……态度是一种直接的、直观的定向,而意见是在一个社会母体里在各种选择性方案之间经过慎重考虑后产生的理性抉择 。 简要地说,态度是反应的倾向,而意见则是某种反应。 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 * 应用社会心理学 *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商业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 法律心理学 ** 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 ** 审判心理 ** 作证心理 * 咨询心理学 * 跨文化心理学 * 民族心理学 * 宗教心理学 *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 * 理论学说 ** 角色理论:性别角色,两性差异等。 ** 归因理论:归因偏向 ** 场论 ** 认知相符理论 ** 认知失调理论 ** 一致性理论 ** 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 ** 平衡理论 **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 概念及过程:社会适应,社会化(内部化),社会知觉,人际知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理论,合群,孤独),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自我(自我知觉),态度(态度理论,态度形成和改变,态度测量),信念,价值观,定型,宣传,交往,沟通(人际沟通,大众沟通,沟通网络),竞争与合作,利他行为,顺从,侵犯,旁观者介入与冷漠,替代体验,模仿,感染,时尚,暗示,偏见,流言等。 * 群体心理学:群体理论,群体思维,群体凝聚力,团体动力学,社会心理气氛,小团体意识,群众行为,群际关系,参照群体,集体,集体成员自决,价值定向一致,舆论,民意测验,领导,领导风格,个性消失等。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 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特点提起道德,人们总会首先想起老子的《道德经》。但我们如今所说的道德观念,与老子所提到的“道德”并不是一个概念。《道德经》中的“道德”,分为两个部分,即“道”与“德”。所谓“道”,是那种“道可道,非常道”的“道”,是整个宇宙和自然界的最本质的属性和规律。“德”来源于“道”,其产生是由于“道”的缺失,即“失道而后德”。“德”是人的因素,是“道”所反映的自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产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看来,我们如今所说的道德,其实更多的是偏重于老子所论述的“德”的成分。 老子的《道德经》,应该是一个关于道德的“总论”,是关于道德最本质的学问。而此后形成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几乎都与之有牵连,也就相当于一种学术体系的“各论”部分了。从“道”与“德”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宇宙本质和规律的“道”是客观的,不会随着学派观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德”就不同了,它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不同的学派,对相同的“道”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于是由此而来的道德观念自然就不同了。 在诸多的学派当中,儒家思想是幸运的。从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几乎成了一统天下的唯一官方思想。这种幸运与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总体上符合了统治阶层的利益和需求。于是,二者的相辅相成,就促成了几千年来“罢默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这可能正好应了那句“时势造英雄”的说法。 儒家思想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其伦理道德观念与政治相统一。从西汉以来,儒家学者就将其思想与政治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以孝治天下、将家族伦理拓展到整个国家管理的理念,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种观念与中国历史上那种“以一家治理天下万家”的事实是完全相宜的。儒家思想最重视的内容,是以家庭为首的伦理道德观念。孔子说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中的“孝弟”,就是最基本的家庭伦理道德标准。孟子将家庭的伦理总结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东汉政府钦定的《白虎通》不但规定了家庭的伦理道德关系,而且有效地将国家和家庭的关系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三纲”和“六纪”。 “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六纪”为“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总的来看,君臣关系是父子关系的延伸,而朋友关系则是兄弟关系的扩大,因此,这种先以家庭为中心的三种最基本关系即父子、夫妇、兄弟逐渐展开后,就成了整个社会和国家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所谓的“家国同构”的局面。第二,对礼仪的重视。礼仪是儒家思想重要的特征,它规定了专制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关系,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的“三纲”和“六纪”等关系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等级制度的重视。这一点,正好符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这可能是其生命力的最直接来源。第三,注重天命。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就是以往大家最喜欢批判的那种“宿命论”。这一点,其实也是非常符合统治阶级意愿的。 除了上述三种特征外,儒家思想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忽视个人的存在和意义。在这种思想当中,个人的意愿首先要符合家庭的意愿,而家庭的意愿,又必须接受国家意愿的制约。这就极其容易形成一种集体主义乃至极权主义。这样,做为个人来讲,其存在的意义就被极大的忽视了。儒家学者对个人存在意义的忽略,很容易就形成了对“利”的偏见,也就是“君子不言利”的观点。 儒家思想对个人存在意义的忽略或者轻视,与西方的那种道德观念完全不同。对 “个人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是柏拉图的灵魂三元结构学说。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理智、激情和欲望”。“理智”是灵魂的统治者,它对“欲望”起到了支配和控制作用。“激情”则是“理智”本能的辅助者。与灵魂的三元结构相对应,又有三种德性。“智慧”对应“理智”,“勇敢”对应“激情”,“节制”对应“欲望”。如果灵魂的三个部分都能被处理得当,就可以最终产生第四种德性,那就是“正义”。这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就成了柏拉图津津乐道的“四枢德”。社会是放大的灵魂,但离不开个体灵魂这个根本。因此,在西方的道德观念中,个人的意志从来都是不能够被忽视的。而在当前西方那种商品经济社会里,个人的价值更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与西方那种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截然不同的。这种观念是一种以家、以国为中心的“大而公”的道德观念。不可否认,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方面,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我们不能借此就否认西方那种道德观念存在的意义。任何一种观念之所以存在,总有其原因和根基。 传统道德观念的崩溃如前文所述,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密切相关。而大家都知道,自从上个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开始,其实中国社会一直在试图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从最初的“打倒孔家店”开始,到后来的对民主、科学的倡导,以及再后来是“批林批孔”运动,人们对儒家思想的认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加速了儒家思想的瓦解。在过去的近一百年里,以往那种只注重人文而忽视科技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这种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使越来越多的人彻底远离了儒家的经典,以至于不少人连过去几岁儿童都熟知的儒家经典一无所知,那么,也就更谈不上按照孔老夫子精神行事了。另外,由于近年来对外的开放与交流,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影响。特别是注重个人存在价值的个人主义思想,对中国目前的传统观念形成了最大的冲击。这不光反映在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也反映在其他许多观念的变化。 然而,尽管我们不再把儒家思想当成经典,尽管我们试图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甚至抛弃,而作为一种统治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不可能一夜之间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抛弃,实际上只是个缓慢的过程,不少人对其是眷恋不已的。而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等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迅速一体化的同时,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也逐渐被缩小。以重视个人价值与存在为核心的个人主义倾向逐渐盛行,从而加快了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观念的解体。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传统道德体系的崩溃。在新的道德体系出现之前,整个社会表现出的是一种彷徨迷茫的状态。而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和观点截然不同,有守旧的传统道德观念的卫道士,有激进的改革者,也有无所事事的旁观者。 那么,新的道德观念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呢?由如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道德观念的发展,将是一种背离传统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渐远离传统道德观念,而趋向西方道德观念的过程。那么,西方道德观念之中的个人存在及其价值,将会得到强调,从而形成一种与以往“为公忘私”的观念相悖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目前在社会上已经明显显露出来,尤其在青年人中,其迹象非常明显。 网络舆论道德观念的特点在我们研究道德观念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人群的差异。对于不同时代的人,这种差异非常明显。这和其社会阅历和受教育的内容密切相关。比如离婚这样的事情,上年纪的人可能非常保守。相比之下,年轻人似乎要坦然的多。又比如对于感情出轨这样的敏感话题,在老一辈人的道德观念里,这简直就是个禁忌,是绝不好拿出来谈论的。而现在的人却不同了,著名的“3377事件”中“小三”的表现,如果让上了年纪的人来看的话,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如今,至少“小三”有勇气站出来承认自己这样的事实,就显然与以往任何时候的道德观念不同。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道德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除了年龄之外,影响道德观念的因素尚有许多,比如职业、教育程度、个人的修养等等因素,都对道德观念的变化有明确的影响。 我们要谈论网络舆论道德观念的特点,首先要分析这个群体自身的一些特点。在互联网刚开始的年代里,上网还是少数人的特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上网冲浪。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几乎成了社会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几乎每个阶层的人都在其中占有自己的一喜之地。由于“物以类聚”的自然法则,不同的网站可能会会聚不同的人。成人网站,肯定是些对床第之事倍感兴趣的人。聊天网站或者交友网站,则会聚了一大群喜欢出墙或者猎艳的人士。至于更专业的网站,聚集的人多半是有特殊兴趣的人。相比之下,我总认为,在如天涯杂谈这样的论坛上出没的人,倒是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脊梁。不管大家是愤青、还是五毛,至少都是关心国家或者民族的前途的人。这些人往往比那些沉迷于裸聊的人士更值得我们尊敬。 然而,这部分活动在各种论坛里的人,本身也是个非常复杂的群体,应该是三教九流样样都有。考察这个群体的道德观念,似乎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认真观察,似乎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特点来。 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在网络上所反映出来的道德特征往往与现实社会中不同。但从某种角度来讲,也许这正是其最本质的特性。如前所述,当强调“大公”、“忘利”的传统道德观念面对外来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的时候,前者必定会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在网络上,这种冲击似乎更加明显。这可能与网络自身的特性有关。我们知道,目前的网络,对于每个在其中活动的社会人来说,由于没实际身份的显露,因此,人们可能更容易表露自己最真实的思想。那么,对于那种本来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性来说,网络便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泄和表现的机会。于是,那种极度自私的现象,也就随处可见了。 网络上这种道德观念,主要表现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对愤怒的宣泄、对名利的追逐以及一种明哲保身的世故。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网络里的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文雅一些的,但这明显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讲,则经常采取一种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有明显暴力倾向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这么一个群体,一旦过分注重自我的价值,那么,就必然对自己的得失过多地计较。这样一来,对现实社会里的种种丑恶现象自然就恨之入骨,结果就很容易产生一种仇富、仇官、仇恨一切强势群体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之下,以一种偏激的甚至暴力的方式对以往传统观念中美好善良的东西进行抨击,就成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 这种宣泄个人情绪的方式,除了上面所说的有目的的宣泄之外,有时却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帖子的时候,可能随手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有时是未经深思熟虑的,留下来了,可能自己很快就会遗忘。但那帖子的主人就不一定也那么随意地对待这个意见,而其他浏览者也不会不当回事情。如果一个帖子里,大家意见趋于一致,我相信那些即使想说些不同意见的朋友,也不敢随便发言,因为这样可能会招来无数的砖头。那么,这种不负责任的随意性的评论,其实也是一种只顾个人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表现。 总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西方的道德观念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而活动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的人们,却已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这是当今网络舆论道德观念最明显的特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