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于子元
释义

于子元: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范县辛庄乡)木靳庄人。原名于伯文,曾用名姜振声、姜泽民,生于1911年,河南省原濮县二区木靳庄(今河南范县辛庄镇木庄村)人。鲁西南党组织的奠基人之一。

介绍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初,任中共范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36年10月,于子元受直南特委的派遣,赴鲁西南开辟工作。于子元来到菏泽、曹县、东明交界处,首先发展程力夫(安陵集人)、龚献亭(龚庄人)等一批青年入党,建立了党的组织,并在安陵集建立了地下联络站。“七·七”事变后,将贫民互助会改为“抗日救国互助会”,以后发展为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总会下设中心村抗日救国会、村抗日救国会,抗日救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1938年党的基层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是年10月,于子元被任命为考城县县长。后撤销考城县政府,于子元被任命为冀鲁豫支队第四大队队长。1939年7月,改任鲁西南地委委员、民运部长兼菏泽县动委会主任。1944年11月,冀鲁豫区成立第三办事处,于子元任办事处主任。1948年4月,到华北局学习。1949年7月,到华北革命大学任教导处组织科、干部科科长,1950年到中央党校任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9年任山东省行政干校副校长。1972年因病逝世。

1932-1936年

1932年春天,于子元考入范县师范学校。1933年3月,在范县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初,任中共范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35年秋,任中共范县县委书记。为了便于开展党的工作,到范县五区大诸潭当小学教师,并发展了一批党员。

1936年10月,于子元受直南特委的派遣,赴鲁西南开辟工作。于子元来到菏泽、曹县、东明交界处,首先组织贫民互助会,团结佃农,互帮互助,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培养发展党员。首先发展程力夫(安陵集人)、龚献亭(龚庄人)等一批青年入党,建立了党的组织,并在安陵集建立了地下联络站。

抗日战争期间

“七·七”事变后,将贫民互助会改为“抗日救国互助会”,以后发展为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总会下设中心村抗日救国会、村抗日救国会,抗日救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1938年党的基层组织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为争取曹县王道平绿林地方群众武装加入抗战队伍,他以“姜泽民”的化名在该部任参谋。后又在绿林武装魏公琦部任“参谋长”。在他的努力下,两部被八路军主力改变为115师陇海游击支队。是年10月,于子元被任命为考城县县长。后撤销考城县政府,于子元被任命为冀鲁豫支队第四大队队长。

1939年7月,改任鲁西南地委委员、民运部长兼菏泽县动委会主任,亲自组建了菏泽县动委会基干大队。1942年冬,任考城县县长兼县大队长。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有效地孤立了日军,分化了土顽,打击了顽固派,对根据地的开辟壮大发挥了重大作用。

1944年11月,冀鲁豫区成立第三办事处,于子元任办事处主任。1945年,任冀鲁豫五分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1945年12月,任鲁西南办事处主任。1946年4月,奉命去开封整顿地下党组织,为开封地下党组织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解放后

1948年1月参加中共河北整党工作。后赴华北局学习深造。1948年4月,到华北局学习。1949年7月,到华北革命大学任教导处组织科、干部科科长,1950年到中共中央党校任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9年任山东省行政干校副校长。1972年因病逝世,终年61岁。

大王庄协议

1944年11月

冀鲁豫军区第三办事处成立,于子元出任办事处主任。办事处成立时,仅三四个干部,其主要任务是在不同性质的地方武装中进行统战工作。

分区指示于子元会同定陶县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定陶县基干大队程书勋大队长,继续进行对王子杰争取。

抗战以来,为了斗争的需要,程大队长与王子杰有过多次交往,也曾经共同对日作战,关系比较熟悉。由于程大队长在鲁西南影响很大,威望很高,王子杰对他也很是尊重,也相当的信任。

为此,程大队长几次亲自去找王子杰,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思想动员。当时何文星是王部团长,与我部何舟政委是同村,家都在城北何楼,与我部早有来往,也是我部争取的对象。

后来,程大队长带车骑班到张庄寨(定陶城正北五里),王子杰闻讯后,当即带10名贴身护兵,用马车拉着面粉、食油和猪肉等,前来慰问。

当时,王子杰的弟弟王照孚(曾用名王俊德,外号王七)在我方工作,是一名团级干部,任我新四军苏北游击队指导员。1944年,我部曾通过他的的关系,做王子杰的工作。这年秋,和王照孚在同一部队工作的冉固集人董方进回乡探亲。我定陶县委和曹县县委委又派董方进,前去看望王子杰的母亲,借机通过王母来作王子杰的工作。

但是,王子杰及其一伙狐朋狗党,为保持其权势财产,拒绝与共产党合作,死心投靠日寇,变本加厉与日寇汉奸一起,进攻我军,杀我军民。

1944年冬天

王子杰的势力达到极盛时期,有四个团,号称有4000人(实际2500人),轻机枪18挺,掷弹筒40个。而我分区主力一共才2000多人,若武力解决困难较大,所以王子杰头脑发胀,行动疯狂。开始公然与我作对,随意捕杀有共产党嫌疑的人。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他劝导无效,分区党委决定由于子元主任牵头,我定陶抗日县长马冠群出面,作最后一次争取。

当时,我方同王子杰约定,按照他的提议决定在城西大王庄相会。大王庄位于定陶城西北十六里路,属于我根据地的范围。这次会谈,我方参加人员有于子元、马冠群、程书勋(程兴文)、王朝建等人,他们带基干大队车骑班20名骑兵,负责安全警卫。

双方在大王庄谈了半天,但王子杰态度顽固,双方始终谈不拢,无法达成协议。最后无奈,我方提出划分势力范围:定陶城西为解放区,城南城东为游击区,王部不能进入;城东北王部不得妨碍我军活动。慑于我军区主力部队的威力,王子杰当面接受,谈判就此结束。

谈判影响

此次谈判,我们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制造声势,扩大影响。王未到之前,我们就在沿途个村庄,写满了“欢迎王子杰旅长来访”、“欢迎王子杰司令抗日”等大幅标语,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临走时,我们又送给王子杰猪肉、粉条、蔬菜等礼物。对此次谈判我们之所以大肆宣扬,其目的是为了让日军、汉奸知道,王子杰与我部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在逐渐向我靠近,这样将会分化、打击王与日伪的关系,对我根据地的安定会起到一定作用。

这就是被我们成为“大王庄协议”一事的经过。

王子杰虽然当面与我达成协议,但其实内心极度不满,回去后就拍着桌子大骂,扬言:“三天之内,我把你马冠群赶到东湖摸鸭蛋去!”之后,他继续与我部制造摩擦,屠杀我抗日干部和战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