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明明 |
释义 | 珠宝玉石收藏家于明明 ,又名北方,满族, 祖籍承德,生于内蒙古赤峰,珠宝玉石收藏家,艺术品资深经济人,现为国际多家艺术机构顾问。参与国内多起大型墓葬考古发掘,其中对内蒙古元代皇族墓葬的考古,首次运用空间考古技术,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发现,对元代考古确立了新纪元,对考古学元代皇族系统研究作出了贡献。 工作履历 1998年 就读于内蒙古昭乌达学院,攻读中国古代历史,文物鉴定和修复。 2001年 赴香港中文大学进修文物修复和科技检测,同时与牛津大学共同攻克文物鉴定的年代公式,就以后科学材料学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找到了解决方案。 2003年 完成中国历史博物馆青铜器的仿制发行。 2004年 奔走于国外多地拍卖行,为我国文物回流鉴定评估,为众多古画的回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5年受国外多家博物馆邀请,对博物馆内青铜器类藏品进行了总体文物科技保护鉴定,让我国文物保护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世界的地位得到了各国的认可。 2006年主持了昭乌达盟5件元青花的整体修复,经国家文保中心评定,荣获一级文保工作者称号。 2007年参与了民间文物普查工作,对长城以北的文物进行了系统统计,科学的确定了9万件民间文物的登记造册,为我国民间文物的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8年与母校成立文物修复系统实验室,对文物现在的修复技术与国际接轨,打下了坚实地基,让我国在文物修复领域有了自己与国际同等的实验中心 主要研究工作 甲骨文、金文、陶文、玺印、篆刻、碑刻拓本、墓志、法帖、晋唐文书、晋唐写经、战国秦汉唐宋元墨迹、明墨迹、清墨迹、明清扇面墨迹、近代书札、瓷器 、玉器珠宝等。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人物简介于明明,男,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2005年5月于中科院理化所获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后工作后,2007年到郑州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光功能分子材料和多功能高分子的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90210033,20471066,20771065)。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3075)。 研究兴趣生物荧光分子探针 研究具有高灵敏性、快速响应、高空间分辨率的荧光分子探针,探讨探针的识别机制,用无损伤细胞的方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金属的浓度,研究某种能够通透细胞膜的金属探针试剂,并在细胞内与金属离子发生作用等,用于细胞内的分子荧光成像。 功能高分子材料、荧光高分子 研究特殊结构高分子(超支化高分子、树枝状高分子、温敏高分子、pH敏感高分子)的荧光响应、能量传递、生物模拟以及高分子结构与荧光相互作用的规律。这方面研究用于人造太阳能光收集、荧光离子捕获、荧光染料以及生物标记与药物输运领域。 目前主持的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具有双识别协同作用的锌、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项目批准号:50903075) 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人造捕光天线的分子设计与应用” 获得专利于明明,李占先,魏英耐,魏柳荷,石秋芝“一种锌、铜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公开号:CN101446547 李占先,于明明,张利锋,虞明,魏柳荷,刘金霞“一种检测细胞内锌离子的分子荧光开关及其应用”专利公开号:CN10191437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