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于长庚
释义

于长庚,菲律宾华人社会著名报人、前《商报》总编辑、辽宁籍满洲族旗人。于长庚年轻时参加马尼拉华文媒体工作,是菲律宾华人社会最早的新闻工作者之一。在于长庚及其兄弟于长城的精心经营下,《商报》成为当地历史最长的一份华文报纸,广受读者的欢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以及紧跟美国当局的菲律宾政府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实行新闻封锁。然而,菲律宾《商报》在于氏兄弟的带领下,设法冲破这道封锁,对新中国的建设情况作了大量的报道,受到菲华读者的广泛欢迎。

中文名:于长庚

国籍:菲律宾

民族:满族

出生地:马尼拉

出生日期:1922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2007年4月19日

毕业院校:菲律宾国立大学工程学院

主要成就:菲律宾《商报》社长兼总编辑

于长庚简历

祖籍:中国东北辽宁省满族旗人

父亲:于以同,菲律宾《华侨商报》创办人兼社长

母亲:葛蕤谷,书香世家

妻子:林琼凤 菲律宾著名油画家

教育:先后就读马尼拉马布亚(Mapua)工程学院电机工程系、菲律宾国立大学工程学院

曾任职务:菲律宾《商报》社长兼总编辑

于长庚的父亲于以同是《商报》(原名《华侨商报》)的创办人,于一九四一年在马尼拉被日本侵略军杀害。一九九二年,中国福建省人民政府为于以同在厦门举行骨灰安葬仪式。

不论是菲律宾主流媒体还是菲华报界,提起于家两兄弟,几乎是无人不知,于家兄弟不畏强权,秉承「不党不偏的公正新闻自由原则」的办报理念和实践,早就深入人心。当然,这一切都不得不提到一九七零年,那是于家兄弟惨遭强权迫害的一年。在台湾的配合下,当时蓄谋军统的菲律宾马科斯政权策划了震惊世界新闻界的类似于绑架的「遣配」冤案。

于长庚出生在马尼拉,但他自己介绍,他的祖先是中国北方的满族人。他之所以从事新闻工作,完全是因为他那在二战期间为办报而被日本人杀害的父亲于以同。于以同出生在福州,早年来到菲律宾,并于1919年在马尼拉创办了《商报》。于长庚说:「父亲做了一辈子新闻事业,感觉到在海外办报是吃力不讨好,付出很多回报很少。」在商业社会,文化人更像一个摆设,一个点缀。于以同对此深有体会,他没有让两个儿子学新闻专业,于长城学的是商科,于长庚学的是工程。

坎坷的教育历程

于长庚是1992年9月16日在菲律宾首府马尼拉出生。父亲是菲律宾《华侨商报》创办人兼社长于以同,母亲是书香世家的葛蕤谷。

于长庚还不到两岁时,父亲便把他和母亲遣送回福州,原因谅是当时中国与吕宋的生活费差距较大,在家乡可过较舒适生活。不久他们一家便搬到厦门鼓浪屿。

1936年于长庚母亲病逝,父亲把于长庚带到了马尼拉。抵菲后进入父亲曾应聘执教的小吕宋中西学校专攻英文,及在创校时父亲当过教师的菲律宾华侨中学读汉文。

于长庚在鼓浪屿辍学等待去菲期间,养成看书习惯。阅读的第一本古典小说是《镜花缘》。当时他虽对内容似懂非懂,却从此喜欢阅读古典书籍。好读书习惯奠定他的汉文基础,却也使他对学校正规教育的进程感到不耐烦。

时当芦沟桥七七事变发生,中国展开抗日救亡运动,不少中国优秀文教界人士自故乡来菲,是菲华教育最蓬勃时期。学校在混乱中发展,华校风气不能**他的求知欲,他遂决定停止汉文学习,专修英语。

于长庚在菲国立大学附中只念到三年级,太平洋战事爆发,菲律宾沦陷日寇铁蹄下,他一度到洛斯万牛社(Los Banos)菲国立大学农学院专攻农科,主修养鸡课程,打算经营养鸡业。但应经验不足,后来经营不出一年,血本全亏。

之后,他进入马尼拉马布亚(Mapua)工程学院选修电机工程系。一年后转入菲律宾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大体来说,他的学识多半是自己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他的英文是自学的,中文也是如此。

兄弟同心 继承父业

然而,很不幸,战争发生了。当日本占领菲律宾的时候,日本人枪决了当时《商报》的社长于以同,因为《商报》坚持公正翔实地报道在中国战场上人民奋勇抗日的新闻。「父亲为报社牺牲了,我们如果不继续把《商报》办下去,就是对不起父亲。」于是,于家兄弟没有再继续自己的学业,转而投入新闻工作,一做就是一生。谈起办报,于长庚笑著说:「当年,我哥哥常说,『对付你最恨的敌人的最好武器,就是让他去办报。』办报确实是一件很头疼、很艰难的事情。不过话虽然这么说,在办报中间,我还是感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当被问及,为何他能够为办报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并甘愿清贫度日,淡泊名利,他说:「其实我是在办报过程中,才认识到,赚钱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就个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做点事。有的人总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能改变社会什么,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人不可以妄自菲薄,只要我们认真做事,尽自己的本分,就一定可以起到作用。」于长庚就是抱著这种理念办了一辈子报,为他尊重而挚爱的新闻事业奉献了一生。谈到当年和哥哥于长城一起被遣送到台湾秘密关押三年的那段经历,于长庚非常平静,似乎那段惨痛的经历并没有给他的人生留下任何阴影。他如今以豁达的态度看待那段经历,反而说,自己的生活因为有了那样的日子而更加丰富多彩。

同情中共 受到牵连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以及紧跟美国当局的菲律宾政府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实行新闻封锁。然而,菲律宾《商报》在于氏兄弟的带领下,设法冲破这道封锁,对新中国的建设情况作了大量的报道,受到菲华读者的广泛欢迎。当时,菲律宾反共势力很强,台湾政府在菲律宾华社的势力范围也很大,《商报》对新中国的报道,自然使于氏兄弟被冠之以「亲共」、「左派」的头衔,到最后,甚至干脆被直指为「共产党」。于是,在一九七零年五月,于氏兄弟被「遣送」到台湾。

「当时的指控完全是诬陷。」于长庚说:「我们那个时候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于长庚兄弟是在菲律宾出生、长大,受的是美国式西方教育。他自己说:「成长期间适逢一九二九年大战后的经济不景,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当道,中国三十年代蓬勃发展的文艺作品中充斥激进意识,思想难免受影响,但基本上还是摆脱不了荷里活文化,向往自由民主与个性的发挥,崇尚独立思维,反对强权霸道,是典型的温情小资产阶级。」所以,当年于长庚兄弟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情和支援者,但并不是「共产党」。即使到现在,他也自称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不怕挫折 乐观面对

「那时候,我们以为这一次被押到台湾,一定会受酷刑,生命也极可能有危险,但是却不觉害怕,反而对办报的宗旨更坚定了。」「我这个人,遇到困难、挫折、问题的时候,会回头看看。但那主要是寻找之前自己有没有失误。遇到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是向前看。后悔是不必要的,检讨才是必要的,无论怎样困难,总有办法解决,天无绝人之路么。」年过七旬的于长庚一直就是用他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度过了台湾的三年冤狱,度过了海外流亡岁月,他也正是用其一贯向前看的乐观天性,等到了马科斯军统的结束,等到了中菲建交,等到了菲华人可以自由经商、办学、工作和参政的这一天。

近年来,他主要居住在加拿大,和孩子、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身为菲律宾《商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他每年仍然会定期回菲。谈起自己的家庭,于先生并不愿多说什么,但是一谈起他一生从事的新闻事业,于先生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他说,对于这一生的选择,他永不后悔,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依旧会选择这条路。对于于氏家族为菲华社会和菲华报界所作的奉献,世人如此赞云:「一家烈士英雄,古今罕见;两代忠肝义胆,中外钦佩。」

华裔应融入侨居社会

于长庚一直倡导华人华裔应该融合到菲律宾主流社会中去。他说:「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尽量跟当地人来往。我认为,住在一个地方,就应该做这个社会有用的公民,为当地的华人社会,以及大社会作事情。……中国人的大汉沙文主义很严重,菲华人看不起当地人,优越感很强;这一点在加拿大的华人就比较好一点,这可能因为加拿大的科技、教育等都比我们先进有关。不过,近几年国内发展得非常快,这种对祖籍国发展的骄傲感,认同感,什么地方的华人都有,也都一样」。谈到菲律宾与加拿大两国对移民的包容,于长庚说:「加拿大更坦率,更包容。我想,这可能和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有关系,因为大家都是移民,只是时间不同而已。」「不过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歧视,不管怎样,地域的差别,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歧视,这是自然的,但随著人员的流通,这种情况慢慢就会改变。」

家庭生活

于长庚有七个孩子,他们没有人继承父业。谈到此,于先生说:「我觉得孩子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只要他们的选择对他们而言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的孩子都说办报太苦了。」于长庚笑著说。于长庚的孩子从小并没有上华文学校。「这在当时是很受非议的。」于先生说,「但我认为,既然菲律宾是他们今后要生活的地方,他们就要融入菲律宾主流社会,要做一个对菲律宾大社会有用的人,那就必须进入主流社会的学校。」不过,于长庚还是强调他自己的根在中国,对中国目前的发展,他充满了希望,他说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于长庚承认,由于没有受到华文教育,他的孩子中文不好。「但是,不要紧,我相信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根,适当的时候也都会回去寻根。」于长庚说,当年没让孩子学中文,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中菲没有建交,菲国反共势力非常大。

那个时候,他也有些悲观,希望孩子们好好做个菲律宾人,不要再受到自己曾经经历的挫折。不过,他也想到,孩子成长之后,如果对中华文化感兴趣,自然会去学习,因为他们毕竟是华族,民族的根是斩不断的。

事实证明于长庚没有错,他的一个儿子在加拿大受完教育后,因为有一个去北京工作的机会,如今已经可以说流利的普通话了。

华报宜反映菲多元文化

谈到目前《商报》的发展和办报方针,于长庚说:「如今,在菲律宾的华人已经落地生根,获主流社会接纳,成为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构成分子。因此,时代使命要求编辑方针著重化除与防止大汉沙文主义的抬头,华族应认同菲律宾是世世代代安居的乐土。我认为菲律宾的华文报刊固然是全世界华文媒体的一个环节,但更应认清是隶属菲律宾国家的传媒体系。反映菲律宾多民族、多元文化中的华族心声,才真正符合菲律宾、中国与菲华族裔的利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