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角霸王龙
释义

八角霸王龙是霸王龙家族中的一新成员,它是一种嘴部细长、体型苗条的霸王龙远亲,与较大的掠食性动物生活在一起,头部长着8只不足5英寸长的角,因此被称为“八角霸王龙”。

简介

八角霸王龙就是属于阿利奥拉穆斯龙科物种之一,是考古学家在2001年博物馆对蒙古戈壁沙漠进行勘测时发现它的骨骼化石,实际在当时他们将该这些骨骼化石当作塔尔博龙的骨骼化石,从解剖结构上它与体型稍大的塔尔博龙十分相似。据考古学家分析,八角霸王龙重量为369公斤(810磅)。

分类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总目:恐龙总目

目:蜥臀目

亚目:兽脚亚目

科:暴龙科

亚科:暴龙亚科

属:分支龙属

种:八角霸王龙(Alioramus altai)

头骨

八角霸王龙的头骨与其他近亲物种有着显著差异,虽然它们是食肉性动物,但它们的牙齿却非常纤细,头骨较小,头骨肌肉连接组织较松软,头上长着较长的嘴部,以及8个大约5英寸长的角状突起结构。这些特征是之前暴龙物种中从未见过的。

通过分析八角霸王龙的脑壳化石,显示它非常接近于霸王龙。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馆的加贝-贝弗(Gabe Bever)对头骨化石进行了CT扫描,显示这种恐龙头部中空、长着巨大的嗅球以及小内耳。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乔治-埃瑞克逊(Gregory Erickson)是该项研究的另一位合著作者,他指出,通过微型结构扫描测定这只八角霸王龙死亡时是9岁,它尚处于发育阶段,但已具备成年体85%的体型。

研究发表

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期刊上。——2009年10月第一周

关于阿利奥拉穆斯龙

阿利奥拉穆斯龙(学名Alioramus),又名歧龙、分支龙,是兽脚亚目暴龙科下的一个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蒙古。分支龙是由苏联古生物学家(Sergei Kurzanov)在1976年所命名。目前只有唯一种,遥远分支龙(A. remotus),化石包含一个部份颅骨、三个蹠骨,发现于蒙古,该地在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是片泛滥平原。如同大部分兽脚类恐龙,分支龙是二足恐龙,而锐利的牙齿显示它们是肉食性动物。它比近亲的暴龙及特暴龙较小型,但目前仅有发现一个颅骨,而且可能来自于幼年体,因此难以估计成年个体的大小。它的特征是在其口鼻部上侧的一排五个骨冠,以及牙齿较其他暴龙科更多。分支龙的颅骨较其他暴龙科为低矮,这可能是个幼年特征。

阿利奥拉穆斯龙与其他暴龙科动物的关系未确定,但部分科学家认为分支龙与生存于同时代、同地区的特暴龙是近亲,或者分支龙是特暴龙的幼年个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