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甲村 |
释义 | 1 山东省青岛市大泽山镇下辖村◎ 地理位置位于大泽山西麓中淄阳河南支流南岸,距镇驻地7.5公里。东与西崖刘家接壤,西与店子镇二甲村相邻,南与店子镇琥珀杨家隔山相望,北与河北四甲、上甲、东五甲、西五甲相连,总面积4平方公里。 ◎ 村庄由来明嘉靖三十九年,王仲荣兄弟三人由三山东头村迁至建村,被编为八甲,定村名为八甲村,1982年地名普查更名为东八甲村。 ◎ 隶属沿革明清时期属平度州大驾乡南随社;民国年间先后属平度县大驾乡、平度县第四区八甲乡,平度县高望山镇;1940年解放后,先后属平度县第二分区、平度县天柱区、平度县天柱乡。1958年后属青杨人民公社,平度县青杨乡,1995年划属大泽山镇。 ◎ 主要产业自建村始,主要以种植粮油为生,辅以少量果品,解放后逐渐扩大果树和大姜种植面积。2005年果品总产83.5万公斤,花生总产20万公斤。 ◎ 经济概况截至2005年全村有221户,714人,耕地面积52公顷,其中果园面积39公顷。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0万元,人均农村经济收入9523元,村集体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 2 山东省青岛市崔家集镇下辖村◎ 村庄由来明万历八年,张伯申由潍坊汇村迁此建村,因村庄以“甲”字冠加序数取名,故名八甲。 ◎ 政区人口位于镇驻地西部,东邻西辛庄村,西靠兰子村,南邻双庙村,北接七甲村。耕地面积1050亩,全村85户,350人。 ◎ 经济状况该村以养蚕为经济发展的重点。2005年有餐饮、服务业2户从业4人。固定资产12万元,经济总收入975万元,人均纯收入5010元。其他行业4万元。 ◎ 优势产业该村以种植、养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2005年全村共植桑树100亩,养蚕年纯收入270万元。建有冬暖式大棚4个,年纯收入12万元。 ◎ 社会事业2005年硬化、绿化、美化街道1条,投资1.5万元,栽植柿子树280棵,2005年该村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有固定电话70部,有线电视用户55户。 3 云南省保山市鸡飞乡下辖村八甲村隶属昌宁县鸡飞乡,地处乡政府西部,交通不便,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道路为土路,距县城45公里。东邻澡塘村,南邻鸡飞村 ,西邻干塘村 ,北邻卡斯镇 。辖1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58户,有乡村人口1543人,其中农业人口1540人,劳动力86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15人。 全村国土面积20.52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6883亩,人均耕地4.47亩,林地20454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4 云南省文山州八宝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八甲村隶属广南县八宝镇,地处八宝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85公里。东邻交播村委会,南邻板幕村委会 ,西邻乐共村委会,北邻八宝村委会。辖八甲、对河、面房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59户,有乡村人口3901人,其中农业人口3807人,劳动力249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92人。 全村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海拔123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435亩,人均耕地1.0亩,林地980亩。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35.00亩(其中:田1,842.00 亩,地1,593.00亩),人均耕地0.97 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98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4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2亩,主要种植 茶果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80.00亩,其中养殖面积28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4,450.00亩,其他面积0.00 亩。尚未发现矿产等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水、电、路、电视、电话,没有路灯。全村有611户通自来水,有249户饮用井水,有8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6%)。有865户通电,有22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9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5.55%和80.3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50户(分别占总数的36.07%和86.7%)。 该村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拖拉机20辆,摩托车15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47.00亩,有效灌溉率为33.3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47.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0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4户;建有小水窖1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0 个自然村已通路灯。有1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51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5 云南省红河州龙朋镇下辖村八甲村隶属于龙朋镇桃园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龙朋镇东边,距离村委会0.5公里,距离镇6.7公里。国土面积2.3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555.53亩,其中人均耕地1.8亩;有林地2592.8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4户,有乡村人口378人,其中农业人口378人,劳动力2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1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为主。 6 福建省龙岩市古田镇下辖村政区概述 八甲村村委会驻地距镇政府仅1公里,村委会辖11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833亩,其中:水田1818亩,有农户408户,总人口1509人,其中:男性762人,女性747人,老年人口占了很大的比重大约占总人口的30%,有劳动力888人,全年粮食总产812吨,单产332公斤,全年经济收入20.3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4851元,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私营企业较少。平均海拔662米,交通条件便捷,一条水泥村道贯穿上八甲和下八甲,上连古田山庄,下接古田会议旧址,穿越11个村民小组。2005年被确立为省级生态示范村。有村级卫生所4个,完小1所,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大约120人,幼儿园1所,5个班,总的教职工大约18人,具备加快发展的一些基础条件。 经济状况: 该村的主导产业为旱农作物。以种植,养殖为主,其中大面积种植西红柿的有2户,大约有80亩,还有2家大面积种植生姜的,大约有160亩,这四家种植户皆为外地人在八甲村租种的。该村还有3家生猪养殖场,其中母猪有大约100头,年出栏2792头,还有一户养羊的,量不多只有100头左右,在山上圈养,养鸡户有一户大约400只,主要是供应给古田山庄。 依托该村的地理优势,镇中心市场上贩卖,蔬菜,肉类,家禽,海鲜及水果的人中,八甲村的人就占了90%。 7 山东省威海市城西街道下辖村属城西街道办事处。位于街道办事处中部,市区西郊,东邻龙河,南与河西王家村接壤,西与坦埠庄村毗邻,北接徐家村,全村占地面积约为2400亩。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张氏二世祖自今本市港西镇北港西村徙此定居成村,以纪念先世祖原籍四川省叙永厅永宁县八甲村,故命名八甲。 1936年属荣成县第六区。1949年属崖头区。1958年属崖头人民公社。1968年属黎明人民公社。1982年属崖头镇。2006年属城西街道办事处。 建国前,全村不足百户,主要姓氏为杜、张两姓。目前,全村321户,932人,主要有杜、张、陈、徐、王等十余姓,均为汉族。? 全村聚落呈长方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南有一条小河自西向东流入龙河。1979年以前,在小河以南分散居住着一些住户,自1980年开始陆续向小河以北规划搬迁,现在村内的住房规划整齐。村西多丘陵薄地,陡坡全部栽植刺槐、黑松,有大片林草相间的牧草地。村南是泊地,有果园、大棚蔬菜地。全村水资源丰富,2002年1月村南打自来水机井两眼,日出水量达3000多立方米。 改革开放以前,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村内畜牧业发展较快,猪、牛、羊存栏量达400多头。村集体现有胶带厂、包装厂等5处企业,另外还有冷藏、木材、铝合金加工等5处私营企业。村有两处企业取得了自营口进出口权。 村现有耕地900亩,其中果园100亩,大棚蔬菜21亩。建有卫生室、幼儿园、老年人活动室、商店等服务机构。村南通309国道,东接908省道,村西又开通了环城西路,交通便利。 1942年1月,八甲村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王秀丰任书记。历任党支部书记有王秀丰、杜培坤、杜培林、杜培合、杜培伦、杜培文、杜光生、杜培丰、杜元文、杜树文、陈勇、杜树文,现任书记杜树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