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利大楼 |
释义 | 有利大楼位于中山一路4号的有利大楼,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 背景资料有利大楼 有利大楼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4号的有利大楼,原是天祥洋行的物业,始建于1860年,是一幢3层砖木结构的房屋。1916年重建后,即为今日所看到的大楼。 天祥洋行由英国商人亚当森和贝尔合伙创办,主要做进出口贸易兼保险业务。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原来的房屋已不敷使用,加上两旁的新楼竖立,老楼更显陈旧。但当时的天祥洋行一时也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去翻建新楼,于是联合了多家洋行合资翻建了新楼。新楼建成后,按各方所出资金的比例来分配房产。故此,在早期的中文地图上称此大楼为“联合大楼”。该大楼先后有不少银行、保险公司进驻,但不知何故,人们偏偏记住了“有利银行”。 有利洋行的总行在英国伦敦,原名“印度伦敦中国商业洋行”,后与“亚细亚特许洋行”合并,1854年在上海开设分行,成为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银行之一。约在1936年,有利银行以8万英镑的代价获取了该大楼的部分产权。 有利大楼-基本简介有利大楼 有利大楼(Union Building)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一座建筑,位于外滩3号(原为4号)。 该楼于1916年竣工,为英资天祥洋行物业,1914年由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将原来的3层砖木结构房屋改建为6层大楼,是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座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该楼占地面积为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760平方米。由于沿外滩一面不够宽广,于是将正门设置在广东路17号处。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式构图,均衡对称,但立面装饰多处采用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转角处顶部设计了一个塔亭,顶端有球形圆顶。大楼早期中文名称为“友宁大楼”。 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保险公司无法担保战争损失,将资金冻结,英资有利银行乘机购得该楼产权。1949年有利银行撤出上海。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2004年1月,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 有利大楼-建筑面积有利大楼占地面积2241平方米,建筑面积13760平方米,高6层,入口处7层。公和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建造。由于此地块呈梯形,南北窄东西宽。朝东只30余米,朝北约有70米。在通常的建筑设计中,一般把长的一面作为主立面。但是,鉴于外滩是上海地价最高的地段,在外滩占有一席之地是财富和权势、地位的象征。因此,这幢建筑的东面和北面都成了建筑的主立面。 有利大楼-框架结构有利大楼 有利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大楼,钢框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定制。大楼在总体设计上较多采用新古典主义与近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折中主义手法。三段式立面,配以巴洛克式装饰。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立柱,柱子上有凹槽;窗格饰以旋转式图案,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3、5层有阳台、铁栏;顶层上有塔亭,四面用双立柱支撑圆顶及刹竿。整个立面通过竖线条的构勒,给人以明快、简洁、流畅的感觉。内部分东西两块,中间为走廊;两面的房间均为大开间,高度约4米,木地板;楼下原为营业大厅,水磨地面。 有利大楼-建筑风格主体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立面三段式构图,均衡对称,但立面装饰多处采用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转角处顶部设计了一个塔亭,顶端有球形圆顶。这是公和洋行在上海设计的第一个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座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