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
释义 | 《游紫霄宫七言八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半字连珠”诗,这首最早的顶真体(藏头)诗,描述了游览紫霄宫时,人们看到的仙洞、仙山、明月和香桂琼浆等。 作品名称: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创作年代:唐 文学体裁:七言诗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游紫霄宫七言八句 水洗尘埃道未甞,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注释】 甞:古同“尝”。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品相关这似乎是一首现存最早的藏头诗。白居易这种藏头拆字体现在列为半字连珠(顶真)体。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这是利用汉字中合体字多的特点,从前句末一字分离出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次句的首字,所以称为藏头诗或藏头拆字诗。这种藏头诗后续者不多,现在已不常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