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召关帝庙 |
释义 | 油召关帝庙1911年辛亥革命后,国家对教育进行改革。将私塾改为学堂,小学就设在这里,利用东西廊坊作为学校课室。 1939年秋,油召桥东侧八九家经营煤炭、瓷器的店铺突然遭受土匪抢劫,其中有两家店主管理人员也被土匪绑架劫去,一个是王杨村的富户王老德(因其年岁太大,后竟病死于土匪窝内),另一个就是本村商民马东安(老号老修),当时他在鼎元兴炭店任职,自被劫去后,在匪巢内默默祷告上苍,若有朝一日逃离匪窟,回家后定当重修本村关帝庙,决不负言。其后,果然在一天晚上趁机逃出匪巢,回到了家中,一家人得到了团聚。马东安因感激神灵的庇佑,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开始修庙。 于是,邀集看庙的主持人史老斐以及村中蘸会多人开会,商讨修建关帝庙一事,制定出开支预算,并做出人员的分工安排。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至当年初冬全部工程已基本完成。庙前是个十字路口,其左右均有一条斜大路通向远方。据古人历代传说,此处是一块凤凰宝地,十字路口象征凤头,左右两条斜路象征两个翅膀,庙址正座落在凤凰的脊背上面。因此,关帝庙的香火一定兴旺。 可是此后不久竟残遭不幸,一九四二年秋末,平乡县城的日寇竟率领大批伪军占据油召,为了在油召桥修建据点碉堡,强迫附近村庄农民拆毁庙宇及民房的砖瓦木石搬运到工地,油召关帝庙首当其冲,致使一座巍然壮观的庙堂顷刻变为荒凉废墟。 宗教政策恢复后,我村的道教信徒学习了有关文件,办教信心空前高涨,自愿加入道协人数日益增多,其中道教弟子两名,居士有三百六十名,信徒群众已达一千二百名,并推选出以李增江为首的关帝庙管理委员会。关帝庙因为有了正规的组织和领导、有了明确的教理教义和指导思想、有了明确的法纪、法规的约束日趋正规化日渐兴旺。 关帝庙现占地面积4亩,共建殿堂住房二十九间,神像五十五尊,功德碑七个,1997年被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管委会积极引导道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经常组织道众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道教教理和教义,树立新道德思想,教育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道路。大力弘扬道教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为民解忧解难,如张北发洪水时,油召关帝庙信众就捐款捐物服送交县民政局,两次捐款达三千多元,捐献衣物1200件,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重建家园。2007年12月,关帝庙管委会拿出1200元买学习用品捐赠给本村小学。年底又拿出300元作对成绩好的学生奖励,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好评。三年来夜晚路灯电费都是由关帝届出钱交付。 油召关帝庙管委会按照省道教协会精神,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重视道教培训,增强骨干力量, 历年来省道协举办的培训班,油召关帝庙都派人去培训学习。2000年,县民政局与县道协联合举办的道教培训班在我庙召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