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夷鲛 |
释义 | 简介学名 Notorynchus cepedianus 命名者 (Péron, 1807) 中文名 油夷鲛 科中文名 六鳃鲛科 科号科名 029 Hexanchidae 模式种产地 Adventure Bay, Tasmania 大陆名 扁头哈那鲨 栖息环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俗名 七鳃沙 栖息深度 0 - 0 公尺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最大体长 300 cm 经济性 是 台湾分布 北部 世界分布 全球性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中国动物志-圆口纲及软骨鱼纲(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水族馆中有攻击人的记录。 英文俗名 Seven-gilled shark, Sevengill shark, Seven-gill cowshark, Pacific seven-gill shark, Spotted cow shark, Tasmanian tiger shark, Spotted seven-gilled shark, Broad snouted sevengill, Bluntnose sevengill shark, Cowshark, Broad-snout, Broadnose sevengill shark, 型态特征体延长,前部稍粗大。头宽扁,尾狭长。吻中长,前缘宽圆。眼大,椭圆形,无瞬膜。鼻孔中大,近于吻端。口裂宽,弧形;下唇褶发达。两颌齿异形;上颌无正中齿,每侧6-8个,内侧具大齿头1个,外侧具1-3小齿头;下颌正中具一齿,中央齿头无,两侧齿头3,每侧6齿,具5-6小齿头。鳃孔7个。背鳍一个,小而后位,起点与腹鳍后端上方,后缘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尖突;胸鳍宽大,镰刀状,后缘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尾鳍狭长,尾椎轴稍翘,上叶见于尾端,下叶前部具显著三角形突出,中、后部间具缺刻。体背侧灰褐色,散布许多不规则黑点;腹部、腹鳍及臀鳍浅褐色。 栖所生态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的近、外海底栖大型鲨类,一般栖息深度在80公尺附近,但最深可达570公尺,常出现在浅水域或内湾。主要以其它小型鲛类、小型硬骨鱼类、甲壳类及乌贼等为食。卵胎生,一胎可产下约82尾幼鲨,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45-53公分。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除了北大西洋及地中海外之世界各温带及热带海域。本省北部海域曾发现。 渔业利用主要以底拖网、流刺网及镖旗鱼法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鱼肉红烧或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鱼肝油;剩余物制成鱼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