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尤 |
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yóu,注音:ㄧㄡˊ, 部首:尢,部外笔画:1,笔画数:4, 五笔输入法:dnv,仓颉:IKU,郑码:GR, 四角号码:430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C24 笔顺编号:1354 汉字释义基本解释1、特异的,突出的:尤为。尤异。无耻之尤。 2、更加,格外:尤其。 3、过失:效尤(学着别人做坏事)。 4、怨恨,归咎:怨天尤人。 5、姓。尤姓。 详细解释【形】 1、形声,小篆字形,从乙,又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受到阻碍,则显示出它的优异。 2、最优异。 尤,异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当之犹之古文,犬子也。 尤,怪也。——《小尔雅》 尤,异也。——《广雅》 夫有尤物。——《左传·昭公八年》。注:“异也。” 而视之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甚也。” 然有知强弱之所尤。——《管子·侈靡》。注:“殊绝也。” 夫子,物之尤也。——《庄子》 又如:尤功(功绩最卓著。亦指功绩最卓著的人)。 3、惊异。 公饮之酒,厚酬之,赐及从者。司马亦如之。张丐尤之。——《左传》 【动】 1、责备;怪罪。 尤其室。——《左传·襄公十五年》。注:“责过也。” 畜君何尤。——《孟子》。注:“何尤,无过也。”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又如:尤苦(苛责;污蔑);尤恶(谴责和憎恶);尤怨(埋怨;怨恨)。 2、缠绵;爱昵。如:尤殢(尤云殢雨;也指放娇撒赖,纠缠不清);尤红殢翠(比喻男女间的缠绵亲昵);尤云殢雨(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名】 1、过失,罪过。 废为残贼,莫知其尤。——《诗·小雅·四月》 又如:尤诟(过失和羞辱);尤违(过失;过错);尤累(过失)。 2、姓。尤姓。 【副】 尤其,更加。 义兴人谓三横,而处尤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而人心惊扰之后,尤宜坐镇仓皇。―― 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尤甚;尤妙。 常用词语尤其、怨天尤人、尤而效之、尤其。以儆效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