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悠游宫 |
释义 | 悠游宫,川南三大宫之一,位于沱江下游的泸州通滩场与自贡长滩场交界处,是始建于公元1931年~1941年间(待考)的区域内的著名宗教建筑。主体建筑由大山门、六大殿以及一楼二亭、大小厢房、寝所、厨房等附属建筑组成,一说由接引殿、关爷殿、孙子殿、大师殿四个殿,峦楼、观音楼、王母楼三个楼阁组成,全系宫殿式斗拱翘檐结构,依山势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在长约九百米的方形山地上。气势宏大,建筑优美。解放后,曾先后成为泸县三中、泸州九中校舍使用,今已废弃。 历史沿革有鉴于《泸州县志》等地方史籍的逸散和记录不全,完全符合史实的关于悠游宫的历史沿革无法从文献中直接得出,兹以当地老年人的相关回忆和民间说法为根据,辅以实地考察和研究,力求给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 根据相关说法,悠游宫的前身是始建于唐代的里崖寺。后不详。 至清后期天平天国时期,为防御入川的石达开和李永和、蓝大顺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当地地主老财带领族人和地方民众以“躲长毛”为由于里崖寺原址上(?)修筑了一座防御型山寨,至农民起义为清军所平息,旋即为其废弃。后及清光绪年间,长滩乡地方绅士及善男信女捐款于其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四合殿小庙黑岩寺(也作黑云寺)。 公元1929年,威远县“静灵寺”慈善会来富顺长滩乡筹建“悠游宫”。经与长滩乡慈善会组织商定后,将庙址选择在清朝后期修建的一座四合殿小庙“黑岩寺”。 公元1931年动工将“黑岩寺”拆除,在其基础之上扩建,至公元1941年建成,历时整十载。在这之前,据富顺县佛教分会统计,全县有各种庙宇(不含悠游宫)217庵,僧众800余人,庙产(指田土)2000 余老石。这些庙宇除唐、宋时期修建一部份外,多数为明、清时期所建。“悠游宫”也就成为富顺1949 年解放之前最后修建的一座多元化庙宇。 悠游宫建成后殿宇巍峨,卒廓壮丽,每当日照琉璃房顶,折光熠熠,就连几十里外的通滩、海潮、石龙等地也为之炫目。宫内原拥有桂、梅等名贵稀特木本花上百种。此宫之规模,在“川南三大宫”(庐州的长庚宫、江安的丹棱宫)中居首位。成为富顺泸县之第五片区慈善分会,富顺的祠德、长滩、飞龙,泸县的石丰、矿场、通滩等地的慈善机构裸成为它的下属组织。庙宇的主持人以慈善会的名义发起捐田献土活动,捐得田土130多老石和荒山一座为庙产,是当时全县庙宇中拥有庙产最多者。 又有相传,修筑此宫初衷,是庐州一世代绅商的隐私被一名叫“浪洲客”的麻衣术士道破,并卜告将有灭顶之灾。于是,绅商诚惶诚恐,万望术士指点迷津。术士献计三策,其中输万贯不义之财筑建道观一策,坡绅商接受。故始建“悠游宫”,意在捌洗深重罪孽。 公元1953年1 月,泸县、富顺解放后,经沪县、富顺两县政府商定,在两县互换管辖的飞地时,将“悠游宫”的五分之四(庐县原有五分之一)换与泸县办第三中学去了。大山门上的“悠游宫”三个大字变成了“泸县三中”。各种塑像已殷,从佛像上匾额上洗下的佛金就有140多两。后来,泸县三中改建为泸州九中。再以后,泸州九中为人所废弃。 主体建筑悠游宫座北向南,正面向长滩,距长滩场三华里,距通滩场九华里。庙宇的五分之四地属长滩,五分之一地属通滩。三面(左、右、正面)均被富地包围。地形前低后高,后山高出周围群山150米,庙宇的左、右、后三方都是悬岩峭璧。富泸公路在右侧的悬岩峭壁之下穿过,水、路交通两便。 从正面看寺庙,一眼能把约45度的从低到高的全是黄色琉璃瓦的宫殿式六大殿尽收眼底,十分壮观。在全县二百多座庙宇中,别具一格,绝无仅有。整个寺庙周围筑有红墙,红墙内的占地面积为6853.6平方米,其中庙房建筑面积为3300 平方米,比县文庙占地6318 平方米多535 平方米,比县文庙房屋建筑面积305 了平方米多243平方米而成为全县最大的寺庙。 修建“悠游宫”的泥、木、石工,均从重庆请来,塑像技师是从川北聘来的。修建“悠游宫”的经费是从成都、重庆、自贡等地的富商募揖的,共折银元万余元。 “悠游宫”由主体建筑大山门、六大殿以及一楼二亭、大小厢房、寝所、厨房等附属建筑组成。全系宫殿式斗拱翘檐结构,房上是黄色琉璐瓦,屋脊上祥龙盘踞,宝顶直刺苍夸,四角鳌尖挑起,龙头昂首向上,下面红漆立柱落地,彩龙盘绕,美不胜收。 大山门:由巍峨屹立的数仍高墙,一字扎列,中为山门,门墙正中有石刻“悠游宫”三个大字,门侧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快去扫三心养我真机常活泼”下联是“本来无一物问君何事不悠游”。两边各有一侧门,左边门上刻有一个大“忠”字,右边门上刻有一个大“孝”字,门前有一池塘,约一亩有余,池塘之上正对着庙门建一石拱桥。大门内面的砖墙上刻有“神仙虎廊”四个大字。 第一殿为“大佛殿”,殿堂正中塑有大佛神像,两侧是十八罗汉,天花板上绘有图案,殿堂内金碧辉煌,神像色彩鲜艳,栩栩如生,除神帐外,一律以玻璃隔之。 第二殿为“孔圣殿”,正中塑孔夫子像。两侧塑有七十二贤中的颜渊、曾子、子路等。堂内布局与一殿大体相同。 第三殿是“关圣殿”,正中塑红脸美髯的关云长,两旁倚立关平、周仓。其它设施与前殿同。 第四殿是“济灵殿”,殿中塑有三尊神像。中为张三丰、右为太白、左为济颠。此殿是该庙的主体建筑,殿堂更高大,天花板上有藻井,花纹鲜艳,红漆立柱上有彩龙盘绕,殿的四周以珍贵的楠木板作壁,且饰以花纹,加上落地玻琦,使整个殿堂更加庄严肃穆。 第五殿是“观音殿”。殿堂中间的莲台上盘膝坐着观音菩萨,手捧宝瓶、拈着灵芝、正欲将甘泉洒向人间大地。两边伴以文殊、普贤。 殿后有“灵楼”,楼三层,高20 余米,比前四殿的殿堂都高。“灵楼”亦称“鸯楼”,楼中藏有各种文书,称为神仙出没之所,凡人是不能进楼的。每年有一次“降莺”大典,吸引成千上万远远近近的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灵楼”是木结构,二楼一底,四局墙璧全是珍贵木板扣成。一米以上是窗格,内嵌玻璃,每层穿杭上和挑檐上都雌有古戏一堂,支柱上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服像,楼顶仍用黄色琉璐瓦崔盖,宝顶高1 . 5 米。“灵楼”的门,平时封闭,“降鸾”时开放。 第六殿是“王母殿”,又名“十全阁”。殿堂中塑有王母像,殿堂之内藏有经书,平时是不开放的,只许当家和尚一人出入。王母殿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左、右、后三方全是木装板作壁,一米以上是花格窗子,镶嵌以玻璃,装点得金碧辉煌。屋顶是黄色琉璃瓦,屋脊用有色磁片嵌成高50 公分的二龙戏珠,天花板上绘有彩色图案。 这座庙宇除保持宫殿式传统建筑的格调外,还十分讲究布局与美化。整个寺庙绿树成荫,黄瓦红靖掩映在绿树丛中,隐约露现,殿与股何保持20 余米的距离,辟为花圃,让奇花异草簇拥殿堂,宛若琼宫瑶池、人间神景。整个庙宇,均有2 米宽的人行道,蜿蜒于花圃、殿堂间。人行道全用规格一样大小的鹅卵石拌和石灰铸成,颇有凹凸感,实际又很平整,似人工绘制的图案。边沿用大鹅卵石镶嵌,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感觉。道旁栽有修剪整齐的万年青。“悠游宫”堪称是全县数百座庙宇中修建得最为完美的寺庙。 “悠游宫”每年要办两次庙会;一是“春祈会”,每年的二月借观音会办七天,一是“秋报会”,每年的九月借王母会办五天。最热闹的是秋报会,每到会期必“降套”。降鸯之夜,人山人海,通霄达且,无数善男债次,虔诚顶佛,祈求趋吉避凶。 “悠游宫”六大殿中供奉的神灵有大佛、孔子、关圣、济公、观音、王毋等,它体现了供奉神灵的多元化。与其它庙宇,如水神庙供奉凭爽、火神庙供奉祝融、禹王宫供奉禹王爷、天后宫供奉妈祖、南华宫供奉南华陆祖、川主庙供奉李冰、文庙供奉孔子的单一化不同,是以它取名为“悠游宫”不受因供奉某一神灵而以神名定庙名的局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从它供奉的多元化神灵看,是属佛不属道,因为它把道观正宗供奉的.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太乙真人拒之庙外,一个也不请进。这表明了“悠游宫”的建造与命名,颇独具匠心、超凡脱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