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优婆塞
释义

简介

优婆塞:梵文 upāsaka,在家信佛、行佛道并受了三归依的男子叫作优婆塞,曾译作邬波索迦、乌婆塞、伊蒲塞等。意译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善宿男等。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严格地讲,优婆塞应该以《优婆塞戒经》为行动准则。

我国大都用“居士”一词来代替优婆塞,因为“优婆塞”是外语音译,难入汉语系统,而“居士”是汉语,意思明白易懂。

居士可以受持“八关斋戒”,以暂时过出家人的生活。还可以受持菩萨戒,比如《梵网经菩萨戒》,其成果更加殊胜。

佛教居士不养猪经典依据

回鹘佛教徒忏悔文

iki y(i)grmi türlüg asanwir 十二恶律仪。其中,iki yigrmi türlüg为回鹘语,意为“十二种”,asanwir为梵语asamvara的借词,该词在62行中又写作asanvarukiki,意为“不护、恶戒、不律仪”。[26] 《大方便佛报恩经》称:“十二恶律仪者,一者屠儿,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是为十二恶律仪人。”

汉译文:我伊利和土孜迷失一同犯过“十二恶律仪”之罪,即我们曾作宰羊屠夫,作过为供食用而养鸡的人,作过为供食用而养猪的人,还作过捕鱼人、捕鹿人、狩猎者和布陷阱者,我们作过布网、捕鸟、捉鹰的猎人,我们戕杀过飞禽,屠宰过走兽,作过卖狗肉者,杀害过莽蛇,我们曾以邪法咒龙,我们当过杀[犬]的刽子手,我们曾作猎主,捕杀禽兽。我们是犯了这十二种恶律仪的人。我们以残忍之心把生灵肢解、折磨、杀死了。现在我们对此完全悔悟,承认我们的罪过,我们向众佛僧祈求宽恕,我们愿从罪恶中得到解脱。请饶恕吧!(52~66行)

汉地经典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

十二恶律仪者:一者屠儿,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一者畜羊,二者畜鸡,三者畜猪,四者钓鱼,五者网鱼,六者杀牛,七者狱卒,八者猎狗,九作张(弓京),十作猎师,十一咒龙,十二杀人,十三作贼,十四两舍,十五以苦鞭靼、枷锁、押额、铁钉、烧炙加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