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永子
释义

基本简介

保山古称永昌,“永子”即永昌所产的围棋子,又名“永棋”,是以玛瑙、玉石、琥珀等原料,采用特别配方、传统手工制作,其质地温润如玉又异常坚硬,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

永子的来历

明代有位叫李德章的保山人,在京城保管珠宝玉器,在一次宫廷失火时,发现熔化的珠玉浇水凝固后具有晶莹透亮的色彩。返乡之后,他就用永昌盛产的玛瑙、玉石、紫英石等原料烧制成了“永子”。 据记载,“永子”始于明代,其中可考证的历史在五百年以上。嘉庆重修《一统志》中说:“永昌之棋甲天下”。《徐霞客游记》卷十八亦有云:“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而清光绪《永昌府志》卷六十二中还约略记载了永子的生产用料和工艺: “永棋,永昌之棋甲于天下。其制法以玛瑙石、紫英石合研为粉,加以铅硝,投以药料合而煅之。用长铁蘸其汁,滴以成棋”。又据清刘昆《南中杂说》和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 “滇南皆作棋子,而以永昌为第一。”“永子”不仅为达官显贵、文士骚客所珍爱,还一度是进献皇室的上乘贡品,堪称“国宝”。

永子的特色

永子围棋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永子围棋异于任何围棋的天趣和灵性,是使用了天然玛瑙、玉石、紫英石等原料烧制,导温性低,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二是永子围棋放在棋盘上黑白分明,但是将黑子对光照视,便呈蓝色或绿色,仿佛是一颗颗碧绿的翡翠;将白子对光照视,则更见晶莹,但又不像玻璃那样通明透亮,而是呈现象牙或嫩黄之色。三是永子围棋质地结实沉重,便于手执和置棋稳定,而且色泽润柔,没有眩目刺眼的光亮,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受,最适宜于弈者作长时间观看、思考局势的变化。

永子的恢复

由于明代末期社会动荡和保山地区的战乱,永子的生产日趋没落。到了清末,永子围棋生产技术失传,解放前夕,保山境内收藏永子围棋所剩无几。196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同志(他当时还兼任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到云南视察,曾询问永子围棋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当他得知多少年来,保山已无人烧制永子围棋时,心情沉重地指出:“传统的工艺要恢复,我不相信保山就无人再烧出永子来。”2003年10月,一帮热爱保山永昌历史文化和围棋文化的人,在保山成立了“永昌文化传媒中心”,开始对保山永昌文化的研究、推广和“永子”围棋的研发。2004年4月,“中心”向藏家购买了半副多“古永子”,聘请了专家对古永子进行鉴定和成分测定。2008年9月,“中心”向隆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隆阳区古驿道永子围棋经营部”,开始对“永子”围棋进行试制。2009年3月,经过多次对永子围棋配方及制作工艺反复的实践摸索,“永子”围棋烧制成功。2009年10月,将“隆阳区古驿道永子围棋经营部”注册为“保山市金齿永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0月,“永子”围棋商标正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2010年10月,“永子”围棋通过产品质量鉴定。

传说故事

相传九百多年前,吕洞宾来到永昌郡(今保山),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敬双亲的穷苦农民。吕洞宾有心周济他,教他学会利用永昌盛产的玛瑙和琥碧煅烧围棋子卖,从此,他母子二人摆脱了困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