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八堡乡
释义
1 山西省临县八堡乡

八堡乡位于临县西北部,紧临黄河,与陕西省佳县隔河相望。该乡是沿黄红枣主产区,号称“临县西藏”。另有,贵州大方县八堡乡。

乡镇简介

八堡乡位于临县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处,紧临黄河,与陕西省佳县、神木隔河相望。辖20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人口12400人,总面积129.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995万亩,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养殖、劳务输出为全乡经济增收辅助产业,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42所。八堡乡政府坐落在八堡村寺圪达上,乡政府工作人员36人。八堡乡,1958年建第八堡公社,1984年改乡。农业主产高梁、谷子、玉米、黑豆、马铃薯,盛产红枣。

经过发展

八堡乡号称“临县西藏”,虽然地理地貌、人文气候都较差,但在镇政府的引导下,经济社会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告别了全乡无企业、出门基本靠走、传话基本靠吼的原始农业生活,迎来了现代化的气息,涌现出了好的产业苗头。一是发展旅游业。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旅游路八堡段依山傍水、奇峰怪石、陡壁悬崖、逢回路转、别有洞天,开发生态园林区,搞蓝天碧水工程,退耕还林发展时尚旅游业;二是发展养殖、种植业。畜禽饲养、枣药粮果间作,八堡炖羊肉远近闻名,山间栽种枸杞、莎棘等;三是引黄灌枣、圈地捞沙效益较好。四是十分重视劳务输出,农业产业单薄,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已成趋势,把农村剩余劳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了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和劳务输出信息快速反馈体系,增强做大该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工作,全年共输出流动劳工2500多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特色农业

该乡是沿黄红枣主产区,也是全县主产区,红枣成林面积2.3万余亩。红枣已成为该乡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发展和壮大红枣主导产业上要继续突出四大效益,即规模覆盖效益、科技改良效益、加工增值效益、市场销售效益,继续走红枣生产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路子。一是加大红枣营造覆盖力度,力求规模效益。全乡力争完成了营造红枣林亩,使得该乡52995亩耕地面积红枣覆盖率达95%,同时在梨山村试点增植冬小枣效果良好;雷家沟村的红枣矮化密植营造每亩120株的科技示范园区初见成效;马家湾村红枣科技改良区前景大好,虎枣、梨枣、骏枣等优势明显;同时进一步抓好红枣实用技术培训,在红枣丰产、整形修剪、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上举办各类培训工期,受训主要干部达100多人。滚动培训1500人。力争一户有一名红枣科技人员。真正在全乡红枣生产上形成“讲科学,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社会气氛。三是加快红枣烘干房建设,实现红枣生产的加工增倍,全年红枣烘干加工突破500万公斤。四是自由发展红枣购销专家经纪人队伍,实现红枣生产的市场销售放量,使红枣真正走向世界市场。通过实方抓好红枣的回大放益。为全年实现红枣生产的增产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贵州大方县八堡乡

乡镇简介

八堡乡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乡,属国家级二类贫困乡,位于大方县城北端约65公里处,与兴隆、达溪、核 、响水及毕节市的小坝、小吉等乡镇毗邻。

区划人口

面积106.2平方公里,面积6659.3亩,其中稻田9000亩。全乡辖9个村,139个村民组,总户数8939户,人口32300余人,有汉、彝、苗、白、蒙古、仡佬、穿青、菜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

农业经济

是典型的纯农业乡,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洋芋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辣椒等,畜牧养殖主要以猪、牛、马及鸡、鸭、鹅等家畜为主。主要民优产品有“五里香”、“水花酒”、“绣”和“蜡染”等,主要民族节目的“火把节”和“端午节”,主要矿产资源有硫、铁、铜、煤、瓷土,其中煤、瓷土储蓄量最为丰富,可适应大面积的开采和加工。属中山低谷和陵洼地概貌,最高海拔1845米,最低海拔1425米,相对高差420米,积温3600度,年均降雨量960毫米,无霜期360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17.2 %,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自然风险能力差。

全乡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人均纯收入1835元,贫困人口返贫现象严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举步维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