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咏渑池 |
释义 | 《咏渑池》是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诗咏战国时期渑池会的故事,赞颂了蔺相如的功绩和勇气。 作品名称:咏渑池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汪遵 作品原文咏渑池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①。 何事君王亲击缶②,相如有剑可吹毛③。 作品注释①“池上”句:指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渑池之会。 ②君王:指秦昭襄王嬴稷。击缶:指渑池会上蔺相如胁迫秦昭王给赵王击缶的故事。 ③相如:指赵国大臣蔺相如。有剑可吹毛:吹毛断发,形容宝剑的锋利。 作品格律西秦北赵各称高,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池上张筵列我曹。 中仄平平仄仄平 何事君王亲击缶, 中仄平平平仄仄 相如有剑可吹毛。 中平仄仄仄平平 作品简析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秦赵渑池之会上蔺相如胁迫秦昭王击缶的历史典故,赞颂了蔺相如非凡的勇气。 作者简介汪遵 唐代诗人。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公元866年(咸通七年)擢进士第。事见《唐才子传》。诗有集。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