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咏舞 |
释义 | 《咏舞》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缩写的五言古诗。用比喻和借代等方式写了音乐的繁复和舞蹈动作的妖娆,诗中形容两位舞者的动作合乎音律且整齐划一,像镜子中看的影子一样。 作品名称:咏舞 创作年代:唐朝 文学体裁:五古 作者:虞世南 作品原文咏舞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注释渌水:古曲名。 回鸾:古代舞曲名。 南朝·梁·沉约《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回鸾》献爵,摐金委奠。” 北周·庾信《春赋》:“《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 应节: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 晋·干宝 《搜神记》卷一:“又指虾蟆及诸行虫燕雀之属,使舞,应节如人。”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作者简介虞世南:生于公元558年(南朝陈武帝二年),卒于公元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终年81岁。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唐初书法家,文学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