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咏叹调
释义
1 汉语词汇

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音乐会咏叹调.咏叹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是为发挥歌唱者的才能并使作品具有对比而设计的.

简介

咏叹调是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歌曲,现专指独唱曲。咏叹调(aria)的词义就是“曲调”,它是在十七世纪末,随着歌剧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宣叙调的平淡,希望有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表现形式而产生的。因此从诞生之初,它就在各方面与宣叙调形成对比,其特征是富于歌唱性(脱离了语言音调)、长于抒发感情(而不是叙述情节)、有讲究的伴奏(宣叙调则有时几乎没有伴奏或只有简单的陪衬和弦)和特定的曲式(多为三段式;宣叙调的结构则十分松散)。此外,咏叹调的篇幅较大,形式完整,作曲家们英雄有用武之地,还经常给演员留出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表现高难的演唱技巧。因此,几乎所有著名的歌剧作品,主角的咏叹调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当时,对宣叙调感到乏味的听众非常喜爱咏叹调,以致到18世纪 咏叹调完全统治了歌剧。到了现代,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如在瓦格纳的后期歌剧中,不论宣叙调还是咏叹调,都不像前人的歌剧那样拘泥形式、严格区分;他将两者融会贯通,成为声乐线条,按戏剧情景的需要自由运用。瓦格纳以来的歌剧趋向于大量使用宣叙调,只有极短的经过句用咏叹调格式;同时,乐队部分则起到主题延续和展开的作用。

戏剧

咏叹调简介

西洋歌剧、神剧或康塔塔等戏剧中一种极富抒情性、戏剧性的独唱乐段。一般篇幅较大,音域宽,技巧性强,用于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用管弦乐队或键盘乐器伴奏。咏叹调的运用始于17世纪初,与朗诵式的宣叙调相对,结构较自由。18世纪时,其结构变得程式化,一般为A+B+A'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特别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中。过于严格的程式化,阻碍了剧情发展,格鲁克在其歌剧改革中打破了这种格式。咏叹调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单独作为音乐会曲目。一些歌唱性较强的器乐作品也称咏叹调,如巴赫的《布兰登堡变奏曲》主题等。咏叹调(aria)大量出现在歌剧和清唱剧中。歌剧中的咏叹调一般是主角的独唱,在一部歌剧里至少有一首,有时也会有两首。它的作用就象是戏剧中的“独白”,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同时它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结构完整,需要演员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还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音乐会的独唱节目来演唱。

其它曲调

与之对应的是“宣叙调”(Recitativo),它是一种“朗诵”式的歌曲,相当于戏剧中的“对白”。它必须依附于歌剧情节,无法拿出来单独演唱。

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的“咏叙调”(arioso),它比起宣叙调来要多一些音乐性。

至于你们问“咏叹”是什么意思。它只是个译法。aria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就是“曲调”,相当于英文的air。而宣叙调的recitativo倒是有宣叙,叙述的意思。咏序调的arioso意思是“如咏叹调般的”。

2 1960年英国电影

电影《咏叹调》,由导演罗纳德·尼姆(Ronald Neame)执导,描写了部队里的普通生活,是很有特色的军事题材的影片。该片没有从战场和打仗入手,而是通过两任团长的带兵作风,描写人物之间的爱恨、正邪的斗争关系。

中文名:咏叹调

外文名:Tunes of Giory

制片地区:英国

片长:106 分钟

上映时间:1960年

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鼓笛震军魂、荣誉感、恩怨双雄

更多外文片名:Tunes of Glory编剧:

James Kennaway ....novel

James Kennaway ....screenplay

主演:

亚利克·基尼斯 Alec Guinness ....Maj. Jock Sinclair, D.S.O., M.M.

约翰·米尔斯 John Mills ....Lt. Col. Basil Barrow (Battalion Commander)

Dennis Price ....Maj. Charles 'Charlie' Scott, M.C. (Battalion Executive Officer)

制作人 Produced by:

Albert Fennell ....executive producer

Colin Lesslie ....producer

影片类型: 剧情

幅面: 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 单声道

级别:Sweden:15 / Finland:K-12

版权所有:The H.M. Films Ltd.

制作公司:Knightsbridge Films [英国]

发行公司: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Ltd. [英国] (1960) (UK) (theatrical)

Lopert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国] (1960) (USA) (theatrical)

标准收藏 [美国] (2004) (USA) (DVD)

剧情

巴塞尔中校受命出任山地步兵团的团长,他以军纪严肃军令严明而著称。上任伊始,巴塞尔就改变前任的做法,严格整顿纪律松弛的部队,治理了军官们的散漫陋习。尚未离任的辛克莱中校很不满,他表面上对巴塞尔非常热情,暗地里煽动部分军官的不满敌对情绪。巴塞尔...

幕后制作

本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颇有社会教育的意义。两个主演的表演自然从容,功夫不凡,为平淡无奇的情节增添了引人入胜的色彩。

3 席慕容创作的诗

不管我是要哭泣着

或是 微笑着与你道别

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

而当灯光照过来时

我就必须要唱出那

最最艰难的一幕

请你屏息静听

然后 再热烈地为我喝采

我终生所爱慕的人啊

曲终人散后

不管我是要哭泣着

或是 微笑着与你道别

我都会庆幸曾与你同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