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咏画屏风诗 |
释义 | 又叫“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即包含二十五首五言古诗,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庾(yǔ)信。古代屏风,或称障壁,其上多有画面。本诗就是作者在梁时所作,都是描写屏风上的绘画,当时的屏风虽已不存,但从诗中尚可意会出当时屏风绘画的大致内容。 作品名称:咏画屏风诗 作品别名: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创作年代:魏晋南北朝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庾信 作品原文一 侠客重连镳,金鞍被桂条。 细尘鄣路起,惊花乱眼飘。 酒醺人半醉,汗湿马全骄。 归鞍畏日晚,争路上河桥。 二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 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 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 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 三 停车小苑外,下渚长桥前。 涩菱迎拥楫,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芰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只言水底燃。 四 昨夜鸟声春,惊鸣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 流星浮酒泛,粟瑱绕杯唇。 何劳一片雨,唤作阳台神。 五 逍遥游桂苑,寂绝到桃源。 狭石分花径,长桥映水门。 管声惊百鸟,人衣香一园。 定知欢未足,横琴坐石根。 六 三春冠盖聚,八节管弦游。 石险松横植,岩悬涧竖流。 小桥飞断岸,高花出逈楼。 定须催十酒,将来宴五侯。 七 高阁千寻起,长廊四注连。 歌声上扇月,舞影入琴弦。 涧水纔窗外,山花即眼前。 但愿长欢乐,从今尽百年。 八 日晚金槌络,朱轩流水车。 宪拂缘堤柳,甍飘夹路花。 定迎刘碧玉,将过阴丽华。 非是高阳路,莫畏接离斜。 九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 十 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 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 十一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 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 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 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十二 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 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 细管吹藂竹。新杯卷半荷。 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 十三 玉柙珠帘卷。金钩翠幔悬。 荷香熏水殿。阁影入池莲。 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 上桥还倚望。遥看采菱船。 十四 高阁千寻跨。重檐百丈齐。 云度三分近。花飞一倍低。 吹箫迎白鹤。照镜舞山鸡。 何劳愁日暮。未有夜乌啼。 十五 河流值浅岸。敛辔暂经过。 弓衣湿溅水。马足乱横波。 半城斜出树。长林直枕河。 今朝游侠客。不畏风尘多。 十六 度桥犹徙倚。坐石未倾壸。 浅草开长埒。行营绕细厨。 沙洲两鹤逈。石路一松孤。 自可寻丹灶。何劳忆酒垆。 十七 上林春径密。浮桥柳路长。 龙媒逐细草。鹤氅映垂杨。 水似桃花色。山如甲煎香。 白石春泉上。谁能待月光。 十八 白石春泉满。黄金新埒开。 戚里车先度。兰池马即来。 落花承舞席。春衫拭酒杯。 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回。 十九 将军息边务。校尉罢从戎。 池台临戚里。弦管入新丰。 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 比来多射猎。唯有上林中。 二十 三危上凤翼。九坂度龙鳞。 路高山里树。云低马上人。 悬岩泉溜响。深谷鸟声春。 住马来相问。应知有姓秦。 二一 聊开郁金屋。暂对芙蓉池。 水光连岸动。花风合树吹。 春杯犹杂泛。细菓尚连枝。 不畏歌声尽。先看筝柱欹。 二二 洞灵开静室。云气满山斋。 古松裁数树。盘根无半埋。 爱静鱼争乐。依人鸟入怀。 仲春征隐士。蒲轮上计偕。 二三 今朝好风日。园苑足芳菲。 竹动蝉争散。莲摇鱼暂飞。 面红新着酒。风晚细吹衣。 跂石多时望。莲船始复归。 二四 金鞍聚碛岸。玉舳泛中流。 画鹢先防水。媒龙即负舟。 沙城疑海气。石岸似江楼。 崩槎时半没。坏舸或空浮。 定是汾河上。戈船聊试游。 二五 竟日坐春台。芙蓉承酒杯。 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行云数番过。白鹤一双来。 水影摇藂竹。林香动落梅。 直上山头路。羊肠能几回。 作者简介庾信(公元五三一年~公元五八一年),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公元五五四年(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二十七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后有倪璠注本十六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