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雍城遗址
释义

山东雍城位于滕国故城(今山东省滕州市「枣庄市辖县级市」)西北、庄里西村以西,俗称“鬼城子”。被国家列“庄里西遗址”,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都雍城是春秋至战国中期近300年间秦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陕西凤翔城南,雍水之北。

山东雍城遗址

地理位置

雍城遗址位于滕国故城(今山东省滕州市「枣庄市辖县级市」)西北、庄里西村以西,俗称鬼城子、鬼修城、阴城、龟城、点将台等,旧时遗址呈乌龟形状,为古滕国贵族墓地,被国家列“庄里西遗址”,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本完整的墓陵遗址,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后期,该处所建造的砖瓦窑厂给肆虐挖去很大一部分,以至于现今造成残缺不全。

雍城遗址是昔日“高台耸翠、殿宇翔丹”,为滕西名胜之地。

据康熙56年版《滕县志》载:“太平院在雍城上,金天会年间建。”金大定十年乡贡进士奚撰书的《太平院记》载:“今滕郡西二十里,南临郭水,北瞻袅峄,景甚异焉。”

考古发现

雍城遗址,现为崮堆形,东北稍底,西南略高,呈不规则长方形; 纵横最长150米,顶部平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及滕州博物馆多次发掘考查。

遗址土台系人工堆积而成,形成年代大约在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之际,在土层中曾发现石器和鹿角器。从龙山文化时期到汉代遗存都可以再次发现。

1978年在此处发现一座西周墓。出有铭铜器三件:其中吾鬲铭为“吾滕公宝尊彝”;簋二件。1980年又发现一西周墓。出土铜器六件;其中侯方鼎,铭为“滕侯作宝尊彝”。滕公簋铭为“滕侯作滕公宝尊彝”;此外还有壶和扁足鼎各二件,无铭文。特别是在此发掘的“滕皇”编锺、编馨是不可多得 珍品。上述文物的发现,为探究滕国的历史,弄清滕城与公邱城的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雍城之名见于清代,康熙56年版《滕县志》载:雍城在滕城西北一里许。《通志》云:“建置无考,其中多唐太宗功臣之故墟,俗传所谓打球场也。按之所言,该雍城是曾埋葬过唐太宗功臣的故墟。

《太平院记》诬以为公邱。

《滕国考》证为“滕城即公邱一城”。《水经·泗水注》公邱城“城周二十里,内有子城”。据丽道元之说,外城周围二十里,应包括雍城遗址,和文公台同在一城。又引《地理志》之说,“以为公邱即滕”。清道光二十六版《滕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引此为滕城之范围。

但是根据考古发现,雍城并不在滕城之内,而在其城西北角之外。

陕西雍城遗址

雍城遗址 位于今凤翔县城南。《史记·秦本纪》日:“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卜居

雍,后子孙饮马于河。”献公“二年,城栎阳。”从德公元年(前677)到献公二年(前383)的290余年间,

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经过十九位国君的苦心经营,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全

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为国都,雍城筑起了规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壮丽宏伟的宫殿,成为当时全

国发达的大都市之一。献公东迁后,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地位,但作为故都,列祖列宗的陵寝及

秦人宗庙仍在此地,许多重要祀典还在雍举行。

早在本世纪30年代, 我国考古工作者就对雍城进行过调查, 50年代又进行了试掘工作, 1973—

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

制规模,以及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和城郊宫殿等建筑遗址,还有城南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和小型墓

葬区。

雍城城垣,根据钻探资料证实,位于今凤翔县城南,雍水河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塬之上。

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东西长3300、南北宽3200米,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

雍城城外除东、南以纸坊河、雍水等自然河流为天然屏障外,还在西垣外挖掘人工城壕作为防御

设施的一部分。现探明西垣外城壕长约1000、宽12.6—25、深5.20米。

雍城城内在春秋战国时先后建有姚家岗附近宫殿区,马家庄附近宫殿区和铁沟、高王寺三大宫殿

区。姚家岗在城内中部偏西,发掘出可以藏冰190多立方米的凌阴(冰窖)遗址和一处宫殿遗址。宫殿遗

址仅发现西南部分,残存夯土基东西长8.9、南北宽2.8、厚1—1.2米,西高东低。上有夯土墙,

残高0.8—0.96米。夯土基的西南西侧各有河卵石铺成的散水,厚0.4米左右。散水多用直径0.04

米的白色河卵石铺成。三批64件铜质建筑构件分出于3座窖穴。有曲尺形、楔形中空形、小拐头等10

个类型,是宫殿木壁柱、壁带之类上面所加的饰件和门窗构件。宫殿区、凌阴、窖藏均居同一宫殿区,

可能是春秋时秦康公、共公、景公居住的雍高寝。

地理位置

中国东周时期秦国都城的遗址。自德公元年(前677)至献公二年(前383)建都于此。位于陕西凤翔城南,雍水之北。1952年起进行调查发掘。1988年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发现

我国考古工作者1973一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规模,以及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和城郊宫殿等建筑遗址,还有城南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和小型墓葬区。

雍城城内在春秋战国时先后建有姚家岗附近宫殿区,马家庄附近宫殿区和铁沟、高王寺三大宫殿区。姚家岗在城内中部偏西,发掘出可以藏冰190多立方术的凌阴(冰窖)遗址和一处宫殿遗址。马家庄遗址位于雍城中部偏南,是保存较好的春秋中晚期大型宫殿宗庙区,可能是秦桓公居住的“雍太寝”之所在。铁沟、高王寺宫殿区位于雍城北部,发掘了凤尾村遗址和高王寺铜器窖藏。三大宫殿区内发现有大量陶器,有盆、罐、缸、瓮、鬲、钵、豆、盂、绳纹水管道、井圈、板瓦、筒瓦以及云纹、葵纹瓦当等。

该城平面近方形,东西长约3300米,南北宽约3200米。城墙夯筑,已发现城门5座。在城内中部偏北的马家庄发现大型建筑群遗迹,长326.5米,宽59.5~86米,四周有围墙,是一组五进院落、五门三朝的建筑,可能是秦公朝寝所在。城内北部为商市及一般居住区。城内还发现一座凌阴(冰窖)遗址,当时可藏冰190余立方米。城内中部偏南的姚家岗出土3批64件窖藏的青铜建筑构件,大多呈长方形筒状,表面饰蟠螭纹。城内发现有铸铜、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址,而城外近郊四周的高地上,大都分布着宫殿遗迹。城外西南的三畤原上发现了秦公陵园,陵园之北有中小型墓葬区。

在雍城郊外还发现有秦人宫殿和其他遗址。蕲年宫是秦代著名的宫殿,秦王政曾行加冕礼于此。出土有“蕲年宫当”和汉代文字瓦当。推测其建造年代为战国中晚期,直到西汉仍沿用。在城关北街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手工业作坊遗址,内有青铜窖藏,出土28件青铜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