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硬江蓠 |
释义 | 硬江蓠的藻体直立,常常数个藻体丛生在一起,圆柱状,肥厚,基部有一盘状固着器,一般高10~20cm;藻体浅褐色,新鲜时微带绿色。 生长在退潮后的水深约0.5m左右的水沟和水洼中的石块或贝壳上。 中文学名:硬江蓠 二名法:Gracilaria firma 门:红藻门 Rhodophyta 目:杉藻目 Gigartinales 科:江蓠科 Gracilariaceae 属:江蓠属 Gracilaria 种:硬江蓠 模式标本产地:中国广东省徐闻县新地 形态特征外形特征藻体直立,常常数个藻体丛生在一起,圆柱状,肥厚,基部有一盘状固着器,一般高10~20cm,枝多为互生,亦有偏生;分枝的枝径一般1~2mm,个别处的可达3mm,基部渐细,常形成一个极细的柄,枝端逐渐尖细,或常由于受损折断成不规则截形,断面边缘可再生分枝;有时在藻体分枝顶端有不缢缩的叉分现象。藻体浅褐色,新鲜时微带绿色;制成的腊叶标本体质坚硬,不完全附着于纸上。 细部特征藻体内部由髓部和皮层构成,皮层和髓部之间的界限不明显,由皮层小细胞逐渐增大过渡到髓部大细胞;最外面的皮层细胞2~3层含有色素,细胞6.6~13.2μm × 3.3~6.6μm;内皮层细胞3~5层,多少含有色素,逐渐增大,胞径可从26~33~50~66~83μm;内部的髓部细胞无色,胞径230~360μm,可达450μm,胞壁厚10~20μm;体表的胶质层厚约7μm。 生殖特征四分孢子囊呈十字形分裂,位于皮层中,密布于藻体主枝及小枝上;表面观圆形,径33~37μm;每个四分孢子的中央各含有一明显的星状色素体;切面观多为卵形,50~66μm × 26~43μm,周围部分皮层细胞变态。囊果突出于体表面,圆锥形、半球形,径580~630μm,无喙状突起,基部不缩;切面观,由许多壁较厚的含有原生质的小细胞组成产孢丝,细胞大小为23~46μm × 16.5~23μm,其顶端形成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孢子囊;果孢子囊的大小为23~43μm × 16~20μm。囊果被由8~10层细胞组成,厚83~95μm;外部为1~2层表层细胞,呈方至长方形;内部为横长方形细胞,胞壁清晰,排列整齐;最内面有2~3层椭圆至圆形细胞组成内壁,有时破碎不齐;产孢丝与囊果被间无吸收丝。囊果顶端有一开孔。精子囊窠腔状“V”型,密布于主枝及小枝的皮层细胞中;表面观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径23~50μm;切面观为不规则椭圆形腔状,66~116μm × 33~66μm,周围皮层细胞变态;发白,反光强的精子囊位于腔的周围,囊窠顶端有一开口。 习性生长在退潮后的水深约0.5m左右的水沟和水洼中的石块或贝壳上。四分孢子囊和囊果见于2、4~5月,精子囊见于2~4月。 产地中国广东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马来西亚,泰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