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芭茅
释义
简介药名

芭茅

别名

竿青、竿芒。

汉语拼音

ba mao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考证

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一种。

科属分类

禾本科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功效分类

清热通淋药;祛风和湿药

性味

甘;淡;平

药材基源

为禾本科植物芭茅的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主治与功效

主治

热淋;石淋;白浊;带下;风湿痹痛

功效

清热通淋;祛风和湿

动植物形态

芭茅 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50-90cm,宽15-30mm,除表面基部具微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大型,由多数总状花序组成,长30-50cm,主轴显著延伸,几达花序的顶端,或至少达到花序的2/3以上;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小穗有1两性花,挛生于德轴之上;有不等长的柄,基盘具稍长的丝状毛;颖稍不等长,厚膜质或纸质,第1颖两侧内摺成2脊,先端钝或具有2微齿,背部无毛,第2颖先端渐尖,有3脉,边脉不明显,边缘有小纤毛,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雄蕊3,花药长约1.8mm。花、果期5-11月。

芭茅养虎

我国民间有句古谚”芭茅养虎“,是指芭茅地带适合华南虎生长、繁衍、栖息。华南虎是山地林栖动物,经常在连片的芭茅、灌丛林活动,少在林中出没,所以我国俗有“芭茅养虎”之古谚。华南虎主要捕食野猪、水鹿、苏门羚、鹿等大中型食草动物,偶尔捕食鸟类。

江西省宜黄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19.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80%。八分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宜黄的概括。境内青山重叠,多达267座,其中神岗乡鱼牙嶂最为著名。该山属雩山山脉,位于宜黄县东南部,主峰海拔1418米,周围山峦连绵,森林茂密,共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阔叶林、林、山涧、河流等,蕴藏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省级保护动物57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宜黄县神岗乡鱼牙嶂在海拔800米以上有一条中国罕见的宽约5公里、长约15公里的芭茅地带。江西俗话说“芭茅养虎,虎大伤人”,可见芭茅对于老虎的繁衍栖息非常重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