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迎香 |
释义 | “迎香”穴位按摩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和处。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出处】 《甲乙经》:“在禾髎上鼻下孔旁。” 【别名】 《甲乙经》:冲阳。 【穴名释义】 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鼻塞不闻香臭,故名迎香。《会元针灸学》:迎香者,迎者应遇,香者芳香之味,香气近鼻无知无觉,刺之即知。又因足阳明宗气所和,开窍于口,脾味香,故名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眼睛正视,眼珠中心点直下,在鼻孔两旁约五分(拇指二分之一宽)的笑纹中取穴。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 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特性】 属手阳明大肠经。「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顾名思义,如果鼻子有毛病,例如因为感冒或鼻过敏等引起鼻腔闭塞,以致不闻香臭,取治本穴具最直接效果。(当然必要时还须配合额头、头顶或颈后等其余穴道) 做这种揉按可以泻肺火,治鼻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缓解阑尾炎的疼痛,以及治疗热症引起的头痛、眼睛痛。迎香穴有上下之分。上迎香为经外奇穴,鼻唇沟上端尽处,能治鼻病及眼病。下迎香穴是大肠经之终结处,为手足阳明之会。在鼻翼旁5分处、鼻唇沟中。所以说“鼻旁五分号迎香”。 主治:鼻塞、鼻 衄、口眼歪斜、面痒、鼻流清涕;也可以缓解盲肠炎、面浮肿、唇肿、喘息不利、鼻息肉等疾患。针灸歌云:“不闻香臭取迎香”。 【刺激方式】 1.用时指尖点压按摩,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一次约一分钟,按摩后喝一杯热开水。 2.用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子两侧,作上下,呈正三角型方向按摩。由于拇指属手太阴肺经,与迎香穴所属的大肠经具有「阴阳表里」关系,而且刺激范围大,颇值推荐,一次约一分钟,按摩后喝一杯热开水。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面神经麻痹或痉挛、胆道蛔虫等。配印堂、合谷主治急慢性鼻炎;配四白、地仓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配阳陵泉、丘墟主治胆道蛔虫 春燥鼻出血按按孩子迎香穴鼻出血是鼻腔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随着春季的来临,自然界气温逐渐升高,导致湿度降低、空气干燥,鼻出血变得更为常见。从中医角度讲,春季阳气开始升发,人体阳气也随之旺盛,即俗话所说“容易上火”,故多见血随气上冲鼻咽导致出血。 对于非内科疾病和外伤引起的一般性鼻出血,自我推拿有比较好的预防作用。按以下方法有规律地按摩,可以很好地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一,按揉迎香、巨髎。 这两穴都位于鼻翼旁。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巨髎穴在瞳孔直下,鼻唇沟外侧,与鼻翼下缘相平。按摩时将双手食指指腹放于左右穴位,对称地进行按揉。先迎香,后巨髎,每穴5分钟,早晚各1次。还可以把按摩范围扩大,将两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面放在鼻翼的两侧,沿鼻梁向上摩揉,可以到两眉之间,向下可以到鼻翼旁。注意按压要适度,最好由轻渐重。这样每天来回摩擦50次,有预防感冒、宣通鼻窍、防止鼻出血的作用。 二,揉上星、神庭。 此两穴都位于人体中轴的督脉上。神庭在前发际线直上半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上星在前发际线直上1寸。可以用一手的拇指按压在穴位上,有酸涨感后向一个方向按揉,每穴5分钟,早晚各1次。 此外,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鼻出血多因肺热、胃热引起,故家长可以用拇指推小儿双手的无名指和拇指掌侧,从指尖推向指根,这样可以清肺、胃两经之热,防止鼻出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