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应乾和尚
释义

释应乾,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一八六六年。他自幼生性慈善,不杀蚊蚁昆虫,家有追荐佛事,即随僧众念佛,对出家生活颇为向往。十八、九岁时,智慧渐开,渐悟世事如幻、人生无常之理,出世之心愈切。二十岁时,离家潜赴上海,投入留云禅寺,依观月(密通)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印广,字应乾。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赴南京宝华受具足戒。

出身背景

当时宝华山规定,受戒后五年内,必须专精戒律,五年以後,方许听教参禅。因此,应乾在宝华山居住了五年有馀,学习三坛律仪,精娴纯熟,为皓净老人所器重,命其担任堂师。

又在山上住了年馀,始下山行脚参访,他曾朝礼普陀、九华、五台、峨眉诸大名山,参访过天宁、高 、金山、焦山诸大名刹,周游数万里,遍参善知识,积学深厚,慧力日宏。如是参访数年,约于光绪三十年返回上海留云禅寺。

留云禅寺

创建背景

留云禅寺,初为杭州海潮寺的下院,位於上海南市区留云寺街。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由浙江籍的显振和尚创建。显振和尚是一位佛教奇人,俗家姓叶,浙江慈溪人,童年出家於钱塘法华庵,法名显振、字智能,修持勤苦,戒行精严。後来礼杭州海潮寺普照和尚为师,得传临济法脉。先是海潮寺毁於兵燹,普照和尚发愿募化,修复殿宇。多年募捐,次第渐复旧观,唯大雄宝殿未能施工。显振依师之後,继承师志,於同治三年募化四方,寒璁不辍,积数年之力,大雄宝殿终於重新建成。

建好大雄宝殿,显振和尚到了上海,经营海潮寺下院。下院最初仅茅屋三间,十分简陋,他欲在上海开创十方丛林,方便四方僧侣,乃再度托钵四方。传说他在上海募化时,每天早上经过道台衙门,他在门口站一阵子,敲几声木鱼,念几声佛号。有一天道台回衙,见门口有两个脚印,印上有血迹,询问门卫,门卫禀曰∶「有一化缘和尚,冬夏赤足,每天来此敲木鱼念佛号,现在天寒地冻,他十趾冻裂,故而留下血迹。」

道台闻自,深为感动,第二天候师於衙门口,询其所以,显师对曰∶「此地是赴普陀山的要道,而无丛林供云水僧挂单,我发愿在此建一十方丛林,供三宝结缘。」

後来由道台出面,邀请豪绅富商,请众人共襄善举。于是在道台的支援下,一所颇具规模的寺院,于光绪二年落成,名曰留云禅寺。留云寺兴建时,应乾的师父观月和尚已到了上海。观月法名密通,浙江萧山人,光绪元年到上海依显振老和尚剃度出家,协助其师督管工程。後显振老和尚示寂,观月承其衣钵,继任住持。在观月手中,复惨淡经营,增购邻地,扩建殿宇,并由北京请得《龙藏》一部,经多年之努力,始建设成一所崇楼广厦、十方丛林的大道场。留云寺占地十馀亩,殿堂寮舍数百间。最盛时常住众\\\\三百馀人,云水堂挂单者亦常达百馀人以上,是清末民初时代,上海有名的禅宗道场之一。近代名僧圆瑛、持松等,初到上海时,都在留云寺挂过单。

重回留云寺

应乾于光绪二十七年(一九○一年)回到留云寺,担任执事,先为清众,後为悦众\\\\,继为维那,协助其师观月和尚管理寺务。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奉师命在寺中创设留云高等小学,免费招收贫民子弟入学,按程度分班,施以初高等小学教育。造福贫民子弟,得到地方人士普遍的好评。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观月老和尚示寂,圆瑛法师曾挽以联曰∶

诛茅海上,创丛林,兴学校,真俗同观,尘界沙门沾惠泽;

执拂云间,续正法,阐禅宗,解行相应,诸山後进仰高风。

继任住持

观月老和尚逝世後,应乾以临济宗四十四世法嗣的身份,继任留云寺住持。他继任住持後的第一件大事,是与天童寺住持敬安和尚(八指头陀释寄禅),发起组织中华佛教总会。原来清末民初之际,社会上高倡「提拔寺产,兴办学校」,许多寺庙受到威胁。为保护寺产,安定佛教,敬安和尚出面组织中华佛教总会,得到应乾的支持,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四月,在留云寺召开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除敬安、应乾外,尚有谛闲、静波、铁岩、圆瑛、太虚、陆军部代表王虚亭(後来依太虚出家,法名大岩)等百馀人,大会选出敬安和尚为会长。佛教总会成立後,会中所需经费,大部分由应乾捐助支援。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月霞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哈同花园女主人罗迦陵(哈同夫人)不懂佛法,妄自尊大,且受外教挑唆,要华严大学全体师生每月初一、十五为她巡寮(到她的卧室向她顶礼问安)。这是有辱僧格的事,全体师生势不能接受,而又无处可去。此时,应师伸出援手,要全体师生迁到留云寺暂住。他并联络杭州海潮寺住持虚孔和尚到上海,与月霞法师共同计议,最後三人讨论决定,三方合作,月霞法师负责教学,海潮寺提供房舍,经费则由留云寺独力负担。这样华严大学才由上海迁往杭州上课,解决了月霞法师的困难,也培育出数十位佛门法将。像後来弘化一方的常惺、慈舟、智光、霭亭、戒尘、了尘等,都是从杭州海潮寺毕业的。

增建留云寺

观月老和尚在世时,留云寺已经很具规模。应乾继承老和尚建设留云寺的遗志,在担任住持期间,先後又在寺内增建房屋二百馀间,购买良田千馀亩,使常住道粮无缺。继而又在上海市区内兴建弥陀寺、天乐寺,作为留云寺的下院。应师曾铸造一口两千馀斤重的大钟,悬挂於留云寺天王殿的楼上。这口大钟,就成了留云寺的一大特色。在民国年间,留云寺佛事极盛,经费充裕,应师可以用来支应寺内建设及佛教社会事业。

人物评价

应乾法师生性仁慈,十分重视社会慈善工作。他除了创办留云寺高等小学,收容贫童施以义务教育外,对社会施财、施医、施药、施米,夏施茶水,冬施寒衣。每当社会上有灾害发生,他捐款赈灾,从不後人。他平时十分注重培育僧侣人才,曾在留云寺办过佛学研究社,请谛闲法师主持,为寺内常住讲授佛学。也请其他高僧大德到寺中讲经。

应师为留云寺辛劳十馀年,渐入老境,体力日衰,于民国十四年乙丑岁十月初十(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示寂。世寿五十九。

圆寂

应乾和尚示寂后,由弟子大法(德浩)、从善等先後继任住持,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从善退隐,由大悲继任住持,冬参夏学,维持丛林轨范。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八年抗战开始,在战争期间,藏经楼被毁,《龙藏》及其他藏经皆化为灰烬,天王殿亦被焚,两千多斤的大钟从楼上坠下,裂了两条大缝,声音遂哑。自此留云寺逐渐衰颓。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定耀法师曾任住持,维持了一些年,十年浩劫以后,这所寺院就整个废弃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