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应纳税所得额
释义

概念:

一般来说,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家税收规定有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税收规定计算纳税。这样就会出现财务会计计算的利润与税法规定计算的利润出现偏差,应纳税所得额要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扣损后的余额。

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应税所得,是自然人或法人在一定期间内,由于劳动、经营或投资而获得的继续性收入,扣除为取得收入所需费用后的余额。广义上包括一切收益,狭义上只包括有连续来源的收入,如经营利润、工资、股息等,扣除相应费用后的纯收入,不应包括临时、偶然的一次性所得。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例:A企业2011年财务会计认定的收入总额为1250万,其中:国家财政补贴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期间费用和成本支出及其他支出合计800万元,A企业去年亏损20万元,已经过税务机关认可。适用税率为25%。通过以上公式可计算出:A企业2011年应纳税所得额=1250-10-20-800-20=400万元。

个人:

应纳税所得 = 应发合计-个人保险福利(五险一金)-起征点(3500)

特征

1. 应税所得是有合法来源的所得

2. 以连续性所得为主

3. 以净所得为主

4. 应税所得为货币所得,是能够提高纳税能力的所得,仅限于经济上的所得,不包括精神上所得。

5.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