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鹰阳关群 |
释义 | 基本信息地层名称:鹰阳关群 地层名称(英文): Yingyangguan Gr 阶代码:Qb-Z1 地区代码:58 命名李自惠197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广西贺县鹰阳关下龙附近(鹰阳关西南6km)。 沿革李自惠1979年命名时,认为该组与桂北合桐组或部分拱洞组相当(即为新元古界早期丹洲群中,下部层位)。1985年出版的广西地质志中将其称为鹰阳关组并修正为与早震旦世的富禄组相当。 特征该组共分四段,总厚达2090m。第一段为火山岩段,由变质火山岩、细碧角斑岩、角斑岩夹灰岩、白云岩、片岩和硅质岩组成;第二段由钙质千枚岩、泥质灰岩夹少量千枚岩、火山碎屑岩组成;第三段底部为含磷石英岩、向上为单一的绢云千枚岩所组成,千枚岩中水平层理、细纹层理艾篆发育;第四段底部为厚约20m的磁铁-赤铁矿层外,基本上仍为千枚岩、板岩组成,局部夹少量白云岩。整个鹰阳关组的岩石颜色以深灰色、黑色等为主。岩石组成方面以泥质为主,砂岩很少出现。该组普遍浅变质并微含磷,具多层铁矿。 备考鉴于该套地层厚度偏大,且缺少有力的化石证据及年代学依据。反应出总体研究水平偏低,故建议仍以建立“群”一级地层单位更好,称为鹰阳关群为宜。广东地质志中则将该段地层命名鹰扬关群,时代亦为 Z1, 相当于桂北的“长安组”。该群厚度>2750m(未见底),下分为五个岩性段第一段为冰海相沉积碎屑岩段;第二段为火山岩段;第三段为含磷钙质岩段;第四段为绢云母片岩段;第五段碎屑岩夹条带磁铁矿段。 编撰者:王自强 作者1:李自惠 年份1:1979 系名:新元古界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