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澳门织造工会 |
释义 | 澳门织造工会1968年1月1日成立。初期会址:司打口火船头街49号三楼。现址是黑沙湾马路42号福祥楼二楼。宗旨是热爱祖国,热爱澳门,加强工人团结,维护工人的合理权益,发扬互助互爱精神,办好工人福利、文敎和康乐事业。1996年有个人会员3611人。 澳门织造工会-成立起因澳门织造工会踏入六十年代,珠塑五金织造等新兴行业不断冒起。随著小规模的厂号大量涌现,倒闭和欠薪事件频频发生。工友怨声载道。在1964年,现代工艺社欠薪。针织和穿珠仔工友互相关心和支持,最后赢得胜利。翌年,在工联陈来雨、陈玉莲等启发和引导下,工友们成立了群益结义社(包括针织、珠绣、织布、假发、制手表带等行业)。 澳门织造工会-历史事件也是在1964年,澳顺、侨光、伟新等针织厂内参加了群益社的工友组织工友庆祝国庆。澳顺厂厂方大为不满,开除了七、八位卖餐券的工友,并扬言要开除参加庆祝活动的工友。群益社派代表会见厂方。厂方不仅拒绝,还召来警员。幸工友早有准备,写好公函。警方才没有介入。工联组织各工会成立交涉团,成员包括陆昌、梁煜、黄棠等。经过多次谈判,达成协议:由多间针织厂联合开一间山寨厂,收容在这次事件中被开除的工友,确保他们有工开,而工价亦和各厂一样。 1968年,随著出口加工业复苏,群益社的针织会员增至二千左右。为了更好开展工作,经群益社工友分不同行业开了多次会,大家一致同意分成织造工会(包括织机、织布、织唛、手袜、毛纺、织布、洗染、纺织等)和珠绣、塑胶、五金工会(包括珠仔、假发、制手表带、塑胶、五金等)。 在七十年代,织造行业兴旺,劳资事件也特别多。工会有时一天要处理近十宗。期间,工会培养了大批积极分子协助拓展会务。 在1974年至1977年期间,伟新、侨光等厂曾成立基层分会,但却因此给予厂方有机会排挤在工会当负责人的工友。 1976年,澳门针织厂属下八间分厂的职员数十人不听从工会意见,实行大罢工,要求每年加薪百分之二十、不准开除职员……。由于得不到工友支持,罢工进行了三、四天终告失败。 八、九十年代,在工序外移、行业萎缩相继打击下,本澳织造业走向式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