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英国宗教改革
释义

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是国王,这使得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

自从14~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开始了潜心发展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历程,特别是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这一王朝最著名的国王是亨利八世(1509-1547)和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他们两位的统治时代正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时代,而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便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

从历史上来看,英格兰从来没有像德意志那样,深深卷入欧洲和教皇政治的旋涡,因而不像德意志人那样对腐败的罗马教会抱有强烈的道德义愤和民族仇恨。重现实、重实际的精神性格使英格兰人不比德意志人那般热衷于内心的信仰或体验。所以,当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时,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受新教影响,主要是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西班牙阿拉贡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凯瑟琳,她成为亨利八世的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女儿玛丽·都铎一个长大成人。亨利八世很为王位继承人伤神,于是,向罗马教皇提出与凯瑟琳离婚。教皇慑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拒绝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结果,愤怒的亨利八世便开始了对抗教廷的活动。当时的欧洲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反教皇的情绪已经颇为普遍。亨利八世决定利用人们对教会的不满,加强自己的统治。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起因及结果:

亨利八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宗教改革者,起初他对英格兰的宗教改革运动态度坚决,那就是把这些异教徒送上火刑柱。他还亲自撰文抨击马丁.路德的异端邪说,教皇利奥十世授予他“信仰捍卫者”的称号;马丁.路德则将他斥之为“戴着王冠的蠢参谋长”。

1527年,亨利八世声称爱上了王后的侍女安妮.博琳,要求与王后凯瑟琳离婚,公开的理由是没有男性继承人。亨利向教皇提出申请,要求离婚。但教会迫于罗马教廷的压力6年都没有批准。1533年,亨利自己宣布与王后离婚并与安妮结婚。

教皇的反应是将他开除教籍,双方由战友迅速变为敌人,亨利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安立甘)的最高首脑,英国的宗教改革就这样收场了。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并修改了教义教规: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与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准则,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