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释义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也称又称英国内战、清教徒革命。 原因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成长,使他们要求政治上当权,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2.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激化了一些新生的阶级矛盾。 客观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2.新贵族和资本主义势力的壮大。 概况时间: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处理苏格兰人民起义~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光荣革命)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封建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英国式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双方代表人物:克伦威尔、查理一世 革命主力:农民、手工业者与城市贫民。 结果:1689年的《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因为这是一次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资产阶级革命战争阶段 ①背景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市场扩大了,财富也随之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建筑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也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詹姆士一世登台便鼓吹"君权神授'的说法,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他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三次解散议会;他不关心英国的海上贸易,不重视建设海军;这些政策大大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查理一世继位后,大肆搜刮钱财,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此时的英国,一方面王室生活极度腐化,挥霍无度,国家处在无序之中;另一方面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反对封建压迫的农民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②1640-1642年 议会斗争: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下的下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利用议会同国王进行斗争,起草了《大抗议书》,抨击查理一世暴政,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监督国王和大臣的活动。查理一世拒绝接受《大抗议书》,最终和议会决裂。 ③1642-1649年 内战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1643年,克伦威尔前往英格兰东部,募集了一支主要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7),纳西比战役(1645)等战役中屡次击溃王党军。内战结束后,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开始。 ④1649-1660年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 1653年4月30日,克伦威尔发动政变,解散议会。12月16日,他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1649年占)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开始。 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重新进入混乱时期。 3.1660年,斯图亚特封建王朝(查理二世)复辟,他们推行反动政策,实行血腥报复,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4.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后来的玛丽三世和威廉三世)回国执政,发动宫廷政变,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统治,这次政变没有流血而获得成功,因此史称“光荣革命”。 5.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影响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长期的政治稳定的局面,为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 5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根本解决政治经济制度落后性,反而与反动贵族联合镇压英国人民起义。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历史背景: ①1688年光荣革命,采取不流血的手段,光辟王朝!使用君主立宪制,而且颁布《权利法案》,来限制王权! ②《权利法案》的颁布。 2.《权利法案》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宣布人民应该享有权利。 时间:1689年。 作用:为了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 颁发机构:英国议会。 内容:限制国王权力的种种规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和控制议会的权利,确立了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只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统治。 前身:《权利宣言》,于1689年2月13日,议会为威廉夫妇(威廉三世、玛丽二世)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时呈递的,它继承了《大宪章》的精神,不久,它就成为了著名的《权利法案》 影响: ①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②英国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逐步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对克伦威尔的评价1.资产阶级新贵族的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推动了资产主义的发展。 ①率领骑兵加入议会军,马斯顿荒原之战大败王军。 ②掌握议会军领导权,纳西比战役大败王军。 ③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④西方资本主义革命的领军人物。 2.进行独裁统治,激化了矛盾。 ①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 ②竭力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不顾人民的死活,镇压人民起义。 对世界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极大促进欧洲各国反封建努力,起到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也使一些封建专制的国家陷入害怕和担忧。但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毕竟是不彻底革命,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彻底铲除封建主义毒瘤。但对1789年法国大革命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英国对民主与法制的贡献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制。 特点1 打着宗教的旗号,革命前期掀起了清教运动。 2 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共同反对英国封建君主专制。也因为英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道了尽头了。 3 革命曲折反复。 4 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知识深探问题一:英国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关系。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社会变 革,反对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1640----1688年,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初步掌握政权,1689年后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英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殖民帝国。 这些现象的内在联系: 1.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2)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经济制度的里开辟了道路。(3)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取得殖民霸权打下基础。 问题二: 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区别是什么? 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经济特征是商品生产和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政治特征是自由、平等、民主、议会制度;文化特征是,自由主义。资产阶级是一个靠剥削无产阶级,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阶级。 特点1.领导阶级为资产阶级。 2.革命成果: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基础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革命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艰巨性。 革命具有反复性与曲折性的原因1.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轻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当弱小,决定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斗争中具有保守性和妥协性; 2.封建专制和欧洲宗教势力仍然有相当大的社会基础,力量占优势(斯图亚特王朝仍然掌握国家大权); 3.议会内部一度存在政治分歧。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