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法合并 |
释义 | 1956年,法国总理摩勒在访问英国时提出了"英法合并",英国方当场拒绝之后似乎又提出,“让法国加入英联邦也可以"。但依然遭到拒绝英广播公司(BBC)15日援引英国政府解密文件说,法国前总理居伊·摩勒上世纪50年代一度提议法国与英国合并,接受英女王为合并后国家的元首。时任英国首相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委婉拒绝了这一提议。 女王当元首 根据报道,摩勒1956年9月10日会见时任英国首相艾登,提出了英法合并的建议。英国广播公司称合并后的国家为“盎格鲁法兰西”(Franglaterre)。 报道援引的消息源是约20年前解密的两份英国政府秘密文件。现在保存文件的英国国家档案馆说,这些文件解密多年来一直没有引起注意,“埋没”至今。 其中一份文件说:“法国总理摩勒先生最近造访伦敦,向首相提起英国和法国合并的可能性。”根据摩勒的提议,合并后的国家将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 当时的背景是埃及政府正在谋求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法国控制下的阿尔及利亚也在谋求独立,摩勒领导的法国内阁因此面临严重危机。 英国广播公司播音员迈克·汤普森说,摩勒当时在全力应对苏伊士运河危机和阿尔及利亚独立问题,他决心争取英国的帮助。 报道说,艾登婉拒了摩勒提出的英法合并建议。 另一份标注日期为1956年9月28日的秘密文件显示,此后不久,艾登访问巴黎,摩勒又提议法国加入英联邦,这同样意味着法国接受英女王为国家元首。这一次英国方面的态度很热心,不过最后也没有成事。 英国偷着乐 英国广播公司根据这两份解密文件制作了广播节目,题为《热心的联姻》。 路透社报道这一消息时以英法两国之间纠葛已久的恩怨历史开篇,称这种关系可以上溯数个世纪,最好也不过是“爱恨交织”。相比之下,当时巴黎和伦敦考虑的却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可能性”:英法两国合并,伊丽莎白二世成为法国国家元首。 英国前国务大臣丹尼斯·麦克沙恩说:“英法总是分不开,福也好祸也好,这是一个绝佳例子,是永久纠缠的又一个可爱篇章。” 麦克沙恩还说,英法两国将来也会维持这种“爱恨交织”的关系。他把这种关系比喻为“一对老夫妻,经常梦想着要杀对方,却从不打算离婚”。 法国很尴尬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亨利·苏图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明显有点语无伦次。“我真的有点结巴了,因为这种说法是那么荒谬。加入英联邦,接受英女王为国家元首当时不会被顺利接受。如果这一提议提出的时间距离现在更近一些,摩勒可能会落得被送上法庭的下场,”他说。 法国律师雅克·米亚尔补充说:“实话对你说,我看到文件时感到非常惊奇。我以前对摩勒先生的印象良好,现在我的看法要改变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