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英川区
释义

基本简介

英川区,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西部。东南均连沙湾区,西界庆元、龙泉县,北临龙泉、云和县。辖英川、葛山、鸬鹚、黄湖、隆川五个乡镇。有43个村民委员会,163个自然村。6479户,28650人,其中畲族828人,余系汉族。以区公所驻地英川得名。

全区面积18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862亩,占5.6%;林业用地194093亩,占68.7%。属景宁县综合农业区划中的西南部低中山——林、粮、食用菌、牧、药区。

1992年撤销隆川、黄湖乡,扩英川镇。1993年英川区撤销,保留英川镇、葛山乡、鸬鹚乡。

英川概况

英川镇位于景宁县西南山区,海拔430米,距县城63公里。东接沙湾镇,北倚葛山乡,南与庆元县毗邻,西和北与龙泉市交界,属高山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村中山峦叠嶂、群峰林立、高耸入云。镇城形态呈蝴蝶状,四面狭窄,中腹宽阔,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为121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6.2%。全镇人口4847户,15327人,其中畲族283人。全镇有9152人外出经商务工。辖英川、王宅、跃洋、金林、叶坪头、董川、坑洋、梅状、新村、底洋、鲍岱、黄谢圩、外处岙、石状、湖后、木岱口、茶园、温堆、隆下、黄洋口、白坦、隆上、张川、寨后、凤洋25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

英川镇属高山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峦叠嶂、群峰林立、高耸入云。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主要山峰马头山海拔1610米以上,猪窟岘海拔1595米,香炉尖海拔1507米;寨后山、天师岩、箬寮尖等海拔无在1400米以上;隔叶坪、牛赤坪、企额林、驮洋岘、铁尊岩等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英川镇区周围梅山寮、叶毛寮、西夭尖山峰海拔为800—900米左右。多山多水,与庆元县境分水,主要山口合湖隘通往庆元县境。发源于庆元县百山祖的黄谢坪坑汇入英川港;白坦、箬寮、凤洋、张川诸水北出黄洋口入英川港;南部黄水坑东入毛洋港。 境内水利资源丰富,目前已经开发的电站有15座,全县最大的库容水电站,装机4万千瓦的英川水电站就在英川镇境内。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为41.4℃,极端最低气温为-5.3℃。年平均降雨量为1900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多雨高湿,梅雨期和台风期多暴雨,夏秋多干旱。年无霜期为241—196天,平均日照时数为1728.5小时,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形、海拔差异,垂直气候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升高的递减率为0.5℃/100米,降雨量的递增率为26.5毫米/100米,无霜期的递减率为4.9天/100米。小溪两岸低海拔地区为典型中亚热带气候。由于季风交替和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常有暴雨、冰雹、大风和“倒春寒”、“五月寒”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英川镇区(未开发地带)表面有3—5米厚为含粉砂质粘土:黄色、中密、稍湿,含砂20—30%,系残破积成因,下层为二长花岗岩。沟谷处见不同程度基岩裸露,岩性为二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中等风化。岩体未见裂隙发育,山谷其它地覆盖1—2米厚的残坡积层。整个山体未见陡崖、危岩及孤体立岩体。据国家地震局南京地质大队研究资料,我省各地地震烈度均在Ⅱ—Ⅲ度,本地区工程建筑的场地烈度将低于基本烈度Ⅱ。

英川地属县西南低中山林、粮、食用菌、牧、药综合农业区。镇域耕地面积7875亩,占总面积的4.7%。耕地包括水田、旱田和农民自留地。全镇林业用的面积为127219亩,占总面积的70%。英川镇处于山区,靠山、养山、吃山,坚持做好“山”的文章。重点开发英川板栗、高山蜜梨、薄壳田螺、田鲤鱼、木本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

英川田螺,主产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水田,形似花瓶,壳薄色亮,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佳肴。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有醒目养颜、滋补强身、利尿保健和抗癌作用。在浙江省内有较好的品牌知名度,2001年获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银质奖。

英川木偶戏,历史悠久,清末民初,英川木偶戏团已在景宁、庆元、龙泉、云和、福建等地演出。由于规模少,设备简单,行动方便,适合山区农村走村入庙演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江西、福建及邻近的县去演出。其内容丰富,剧目众多,唱腔优美,表演细腻,表演难度大,能学会的人极少。木偶戏班人员虽少(一般只有5-7人)但木偶演员却很多,一般都有三十几个,生、旦、丑、未各种角色齐全,必要时,还可通过换服饰、换面盔来增加木偶演员数量。历史上木偶戏是山区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节目,解放后,景宁县曾有17个班团,现在,随着历史变迁,老艺人相继故去,戏班逐渐解散,全县仅存英川祺毅木偶戏团了。

英川龙灯是英川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共有英川、王宅、跃洋三条龙,每条一百多节长达200多米。三条龙是由每户一个龙桥(即板凳龙桥)连接而成,更能体现龙粗犷、强悍的精神,在全省也为数不多。元宵节成为英川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每年正月十四、十五两天,就有大量的外地人来英川观龙灯庆元宵。到了晚上6点,三条龙从三村缓缓而出,先后到达跃洋庙和英川庙参拜后,再往三村交界地一起相会舞龙,此时,三条龙摆成一条达600多米的长龙,爆竹齐鸣,烟花盛放,锣鼓喧天,场面极为壮观。据说,三龙是崇祯年间从鸬鹚乡鸬鹚村延伸而来,至今有700多年的历史。并有不管下雨多大,只要龙鼓一响,灯龙一出村,雨自然会停的说法。三条龙中英川龙为父亲,跃洋龙为母亲,王宅龙为女儿,元宵节成为一家团聚的象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