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银盏林场 |
释义 | 国营银盏林场建立于1956年,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在清远市最南端。林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清远市通往珠三角的重要门户,是珠三角后花园的前沿阵地。林场离广州市区仅47 km,距白云机场也只有30多km,广清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和刚刚建设完成的武广高速客运铁路线贯穿林场南北,而且有轻轨规划经过这里。 全场总人口2900多人,其中有农民2000多人,正式职工300多人。银盏林场是一个以场带农的林场,自负盈亏,所有经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均由林场自行解决。林场土地为国有和集体土地,共有4个工区,社会各项事业,如农村、农业、计生、国土等职能属清城区政府管辖。林场森林资源总面积7887公顷,其中林业用地7310多公顷,蓄积量47万平方米。 从1998年开始,在怀集县、阳山县等地,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到2002年6月止,总投资1.5亿元,分别建成金龙、银龙和平湖三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4万千瓦,成为银盏林场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林场收入来自林业、水电、地下资源。银盏林场的年经济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占全市国有林场总收入的50%左右,保障了林场正常运行。 2004年林场引进了3个工业园区,到今年为止有2个非常成功,其中一个工业区缴税6000万,另一个产值1亿多,缴税1000万。林场还大力发展绿色旅游,重点建设银盏国营旅游度假区,有漂流、度假、探险等项目。另一个山庄正在建设中,暂不对外开放。 总的来说,银盏林场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传统林业阶段 以11万亩林地为基础,大利造林。发展木材生产,自给自足。在砍伐或低产林改造的同时,林场积极及时地进行人工迹地更新。2、地下开采阶段 以林业为主,森林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地下资源开采。3、水电建设阶段 异地开发水电站,在肇庆、怀集、阳山等地建设水电站。4、多元化发展阶段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不但有水电、矿产、森林,而且引进工业园区,发展生态旅游。5、发挥森林生态效益阶段 林场对4.4万亩生态公益林施行重点保护和更新改造,严格控制高岭土开采,着力建设森林旅游景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以生态带动旅游,以旅游发展经济,改善生态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