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银鱼 |
释义 | 银鱼是淡水鱼,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长约七至十厘米,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其产于长江口,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冰鱼、玻璃鱼等。以太湖银鱼为代表。早在明代时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 中文学名:银鱼 拉丁学名:whitebait 别称:面丈鱼、面条鱼 二名法: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界:动物界 科:银鱼科 属:银鱼属 基本信息中文名:银鱼 yínyú (《纲目》) 英语名:whitebait 拉丁名:H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别名:亦称冰鱼(icefish)或玻璃鱼(glassfish) 异名: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来源:为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银鱼科动物银鱼的全体。 银鱼科(Salangidae)银鱼属(Salanx)多种半透明鱼类的统称。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很少长於15公分(6吋)。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 形态特征银鱼,体细长,近圆筒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生存环境与分布中国是世界银鱼(银鱼科Salangidae的简称)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区,在中国东部近海(包括长江流域)和各大水系的河口共分布有世界17种银鱼中的15种,其中特有种6种。银鱼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均很高,是重要的经济鱼类。银鱼生活周期短、世代离散、生殖力和定居能力强。作为典型的r-对策者,银鱼对环境变化敏感且反应迅速,种群消长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种间食性、生长和繁殖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的丰富的多样性。然而中国的银鱼天然资源却因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持续衰退,各种银鱼的天然资源都不同程度地下降,物种分布范围显著缩小,个别物种渐危。本文在综述中国银鱼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银鱼研究及其物种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呼吁审视银鱼移植增殖的生态效应,加强银鱼的基本生态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并提出中国银鱼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银鱼是可以生活于近海的淡水鱼,具有海洋至江河洄游的习性。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尤以鄱阳湖,巢湖,太湖,四川雷波县的马湖乃至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我国的太湖、西湖、马湖是三大银鱼盛产湖。少数种类分布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库页岛地区。今年北方各渔业部门加大对银鱼的重视,采取措施从太湖引进银鱼。如北方河北各大水库均有,其中邯郸磁县岳城水库有优质银鱼。 银鱼:古称脍残鱼,又名白小。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白小》诗说:“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舍卵,尽其义何如。”这诗写得很概括,很形象。这种鱼小而剔透,洁白晶莹,纤柔圆嫩,浑体透明。主要是品质上乘,体长6厘米左右,农历九月出水,它与其它银鱼品种“面条”和“锈花针”不同。银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绣花针”肥度不够,干瘪味淡;“面条”肉老筋硬,入口不适。银鱼是极富钙质的鱼类,营养学家将它列为长寿食品,它的“补肺清金、滋阴补虚”的功效,成为水中珍品。 种类介绍洞庭湖银鱼洞庭湖银鱼古称白鱼、玉簪鱼,又名银条鱼面条鱼等。银鱼成鱼身长6~9厘米,呈圆柱形,尾部稍侧偏,鱼头扁平,吻尖短,眼睛大,鱼身无鳞,洁白如银,故名。银鱼体柔若无骨无肠,呈半透时状,漫游水中似银梭织锦,快似银箭离弦,所以古人又把它喻为玉簪、银梭。银鱼若是被捕获捞出水面,会立即变成白色,如玉似雪,令人啧啧称奇。据史料记载,银鱼早在春秋战国时就被人们看中,视其为圣鱼、神鱼。“洞庭枇杷黄,银鱼肥又香。”五月枇杷黄熟之时,正是银鱼上市之季。每当此时,洞庭湖畔,商贾云集,皆缘于银鱼,已成为洞庭水乡历年的又一风景。洞庭湖银鱼在长期繁衍中,分为好几个品种,其中以短尾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为上品。这两种银鱼体长8厘米左右,通体洁白无鳞,若无骨无肠而呈半透明状,既肥嫩,又鲜美。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之特点。并认为银鱼不去鳍、骨,属“整体性食物”,营养完全,利于人体增进免疫功能和长寿。中医认为银鱼叶甘,性平,回补虚,健胃、益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患。洞庭湖银畅销海外,日本人尤爱之,称银鱼为鱼中人参,视作稀世之珍。银鱼入肴是席上珍馐。看之,色泽赏心悦目;闻之,鲜香诱人,口舌生津;食之;味美可口,齿颊留香。银鱼的食用方法很多,煎炒熘炸,蒸煮烩炖皆可,最具特色莫过于炸炒煎和做汤羹。 长江间银鱼长江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又称短吻间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间银鱼属。俗称:面鱼,面条鱼,鲙残鱼(《本草纲目》)。英文名:Shortnose noodlefish 。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头部平扁,呈三角形;口大,吻长而尖。在前上颌骨、上颌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一对,下颌前端具一肉质突起。背鳍位于体后四分之三处,背鳍与尾基的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胸鳍没有肌肉基。体无鳞,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生活时体柔软透明,从头背面能清楚地看到脑的形状。浸制标本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两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在尾鳍和胸鳍的第一鳍条上也散布有小黑点。平时生活于长江干支流中。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半年达性成熟。1冬龄鱼于4-5月从江河中进入湖泊,在湖边水草丛生地繁殖。亲鱼生殖后个体显著瘦弱,不久便死亡。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中。个体不大,最大个体长约140毫米,重5克左右,为一年生鱼类。生殖季节形成渔泛,数量极为可观。银鱼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特殊风味,特别是产卵前的银鱼最丰美。除鲜食外,多数晒干外销,商品名为“燕干”。干银鱼的蛋白质含量为72.1%,脂肪含量为13%,高于其它食用鱼。每百克银鱼还含赖氨酸4820毫克,蛋氨酸2308毫克,异亮氨酸4176毫克,缬氨酸4396毫克,苏氨酸6652毫克,如此丰富的氨基酸,是其它鱼种所少见的。每百克银鱼可供给热量407千卡,几乎是普通食用鱼的5-6倍;其含钙量高达761毫克,为群鱼之冠。 太湖银鱼太湖银鱼有四个品种,太湖短吻银鱼,寡齿短吻银鱼、大银鱼和雷氏银鱼。产量以大银鱼和太湖短吻银鱼为高。太湖银鱼春季在太湖边芦苇和水草茎上产卵,产期主要集中于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此时也是捕捞银鱼的汛期。苏州东山有“五月枇杷黄,太湖银鱼肥”之说。银鱼营养丰富,肉质细腻,洁白鲜嫩,无鳞无刺,无骨无肠,无腥,含多种营养成分。冰鲜银鱼大部分出口,远销海外,人称“鱼参”。经过曝晒制成的银鱼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 选购与储存银鱼干品以鱼身干爽、色泽自然明亮者为佳品,需要注意的是,鱼的颜色太白并不能证明其质优,须提防掺有荧光剂或漂白剂。 冰鲜银鱼或化冻后的冻银鱼呈自然弯曲状,体表色泽呈自然色,无明显异常;如果体表特别光亮,形体呈直线状,可能是用甲醛浸泡过的。无异味、腥味及特别刺激性气味属正常;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银鱼可能含有甲醛等有机化学试剂或受到其他污染。通过手指挤压,质量好的银鱼肉质色泽有透明感,易破碎。含有甲醛的银鱼,外体较硬。 搭配宜忌相宜的黄金搭配 √银鱼+蕨菜=减肥、补虚、健胃 相克的禁忌搭配 ×银鱼+甘草=对身体不利 异名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大银鱼(《鱼类分类学》)。 化学成分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晒干后的银鱼叫燕干。每百克燕干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功用主治补虚,健胃,益肺,利水。 ①《日用本草》:"宽中健胃,合生姜作羹佳。"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利水,润肺,止咳。" ③《医林纂要》:"补肺清金,滋阴,补虚劳。" ④《随息居饮食谱》:"养胃阴,和经脉。" 食疗价值银鱼科动物尖头银鱼、长鳍银鱼的全体。银鱼又称王余鱼、脍残鱼、银条鱼、面条鱼。分布于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攻得后,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益脾胃,补气润肺。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营养不良;虚劳咳嗽,干咳无痰。 [用法]煮汤,入菜肴。 [附方] 银鱼羹:银鱼150g,生姜10g。一同煮熟,可加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源于《日用本草》。本方取银鱼益脾健胃,加生姜健胃和中。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或呕逆。亦可用于小儿疳积、营养不良等。 营养宜忌: 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足,消化不良者宜食。 忌:银鱼味美,性味平和,诸无所忌。 养殖技术银鱼是中国名贵水产品之一,被视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水产科研部门在研究大水面养殖银鱼成功的基础上,又探索出银鱼池塘养殖技术。 一、银鱼习性1.栖息习性。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中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钻入其中。仔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灯光能将其诱集成群,因此可用此法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此特性。 2.摄食习性。幼鱼出膜后10日龄开食,饵料为轮虫。以后逐步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银鱼为肉食性鱼,以小型的鱼虾为主食。 3.繁殖习性。在池塘中,银鱼能发育至性腺成熟并自行产卵。性原发育及产卵特征与天然水域基本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下旬-1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在带有水草的硬质底池塘,产卵较集中,受精率可达80%- 90%。 二、池塘条件选择老口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单池面0.2公顷-0.3公顷(1公顷即15亩),套养池面0.3公顷-0.6公顷,池深2米以上,底泥厚0.2米,池周有适量水草。注意:勿与动物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混养。 三、种苗放养与培育1、准备种苗放养池。将饲养家鱼的肥水池拉网,适当翻动底泥表层后,将此池水灌入经清淤除害后的放养池中。 因银鱼开食时气温低,池塘水质难于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呆迅速提高放养池饵料密度。此项工作应在放养前两周完成,放养前池水深0.6米。2、种苗来源。首次饲养所需的种苗,可在天然不域中采集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了人工受精成熟亲体,现场进行了人工授精而获得受精卵(鱼种场有受精卵出售)。受精卵可在室内静水孵化,在当水温保持在4℃-6℃时,30天-40天出膜,孵化率较高,放养效果较好。2月底以后出膜,较容易获得开食饵料,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3.放养方法。在卵胚胎期放养效果比鱼苗好,出膜前1周放入池中孵化。每667平方米(1亩)放2万粒受精卵,9月-10月可捕获大银鱼30公斤。如放养量太大,会造成仔幼苗饵料不足。池水深以1米-1.5米为宜。 4.培育技术。仔鱼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食。孵出10天开食,开食后3天,若无饵料便会死亡,因此放养池要提前施足肥,保证开食时有足够的饵料。培育饵料施用充分发酵的粪肥,并适当施用石灰水,经10天-15天,水争转浓,轮虫就能达到相当密度。银鱼幼鱼期可勤施肥,施肥量根据水色和水温控制,尽量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以上,水深保持2米。 四、成鱼养殖1、供给充足饵料。成鱼期(全长40毫米以上)摄食量大,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必须勤施肥以维持浮游生物的密度施肥时应施腐熟发酵肥,也可少量泼洒豆浆,每天每667平方米水面用250-500克黄豆,根据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2.严防浮头。银鱼对溶氧量要求比普通鱼类高,混养时总是首先浮头。水温20℃时,就出现浮头,如不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即可能发生大批死亡。预防浮头方法是减少施肥量,不使饵料生物过量繁殖。如水过肥,应尽快更换新鲜水,必要时可使用增氧机或增氧剂增氧。 3.注意食性转化。银鱼食性有一个转化期,从摄食枝角类和桡足逐步向肉食性转化。发现体长接近80毫米的银鱼肠管内有鱼、虾时,说明食性正在转化,应及时引入小型鱼虾,并保持一定的密度,以促进大银鱼生长。长江流域5月间可引入适理抱卵青虾,孵出的仔虾正好供大银鱼转食期食用。 4.防止高温。高温季节应使池水保持在深2.5米以上,必要时采用遮荫措施,以防止高温危害。 捕捉加工根据银鱼的生长规律、繁殖规律,同时考虑出口规格的要求,银鱼体长达5.5厘米以上,可在9月中旬开捕,银鱼体长达8.5~15厘米,可在10月初开捕。 水库银鱼捕捞技术 1.银鱼拉网属于低位网,有翼无囊型渔具。适宜在水深5米左右,底部平坦,有缓坡的岸边作业,5~8人操作。网具长带型,作业时将鱼群包围,利用人力在岸上绞收曳纲,缩小包围圈,使银鱼集中于网的中央而捕获。库中其它鱼类因游速较高,在拉网上受惊,大部分逃走,因此,围捕上的鱼类95%以上为银鱼。一般网产15~30公斤,最高140公斤。此网网长100米,高5~8米,网衣用聚乙烯网布(或窗纱)横向合并缝合而成,上下纲各缩结3%~5%,上纲加浮子,下纲用棕绳或粗麻绳作沉子。 2.银鱼刺网 银鱼刺网主要用于小批量捕捞银鱼。网具长带形,作业时若干片网连成一列,淹没于银鱼经常栖息洄游的水域,依靠浮沉子作用,垂直张开,使银鱼刺放网目而达到捕捞的目的,每片网日产3~5公斤。网衣用直径0.13~0.15毫米胶丝线(锦纶胶丝线),拴死结编织。每片网长40米,高1~1.5米。使用渔船1只,作业人员2名,刺网若干片。1人划船,1人下网。先连接好沉石绳和浮标绳,将刺网抛于水中。下起网间隔时间,可灵活掌握,起网时,从一端开始,顺序起网摘取渔获物、清洗整理网具,准备下次作业。 银鱼的保鲜加工技术 (一)银鱼的收购当渔民在汛期捕银鱼时,收购渔船要及时组织现场收购,并将银鱼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箱内。箱的规格为长×宽×高(65×40×30厘米),每箱可装银鱼12.5公斤左右,以一层鱼一层冰将箱装满密封保温。鱼与冰的重量比为1∶1。待收到一定数量后要立即运回岸边,送到加工车间。如果鱼在2~3小时内就能送到冷库加工可不必加冰。 (二)银鱼的保鲜加工将收购的鱼进行保鲜处理。基本加工工艺为:清杂→清洗→分类→称重→装袋→装盒→速冻保鲜→装箱待售入冷藏间。 1.清洗、清杂和分类:将银鱼分散到每个清洗盆中,用15℃以下的水边冲洗银鱼边用网拍(像羽毛球拍)将银鱼从盆中检出,按外贸出口要求分3~5厘米/尾、8~10厘米/尾、10~12厘米/尾多种规格分类。 2.称重装袋:清洗干净的银鱼送包装车间,先放入干净的冰水中浸泡1~3分钟,然后把鱼捞出将水份滤干后称重包装。出口时每袋装鱼数量为1035克左右,实际装鱼的数量按鱼的鲜度而定,重要的是保证鱼装袋速冻后,再解冻鱼的净重量应达到970~1000克(因为鱼速冻后,体内水份冻结,解冻后体重减轻,所以装袋时鱼的重量较多)。鱼个体鲜度好时,可少装,个体小或鲜度差时可多装。国内市场银鱼销量增大,也有将1公斤分3袋包装并加适量的水后速冻,供应国内市场。银鱼装入塑料袋前,还应检查将细小的杂质用镊子夹出。 3.速冻保鲜:先将塑料袋装入特制的定型纸盒内,或者装入特制的分格状的定型铁盒中,然后装入1公斤左右的银鱼。最后成批进入速冻冷库定型,速冻库的温度达到-28℃。8~10小时后速冻完毕,使每块银鱼的中心温度达到-15℃。如果库温达不到-28℃,冻结时间过长,可能引起银鱼失水过多,颜色发黑等现象,影响产量质量,影响销售。 4.装箱、保鲜:将已速冻好的鱼装入大纸箱内,转入冷贮库内待售。 (三)银鱼干的加工技术将捕捞起的银鱼除去其他鱼、虾等杂物后,直接在阳光下曝晒吹干,然后入库待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