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银叶委陵菜
释义

银叶委陵菜(拉丁名:Potentilla leuconota D. Don),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茎粗壮,圆柱形。花茎直立或上升,高10-45厘米,被伏生或稍微开展长柔毛。基生叶间断羽状复叶,稀不间断。瘦果光滑无毛。花果期5-10月。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台湾。不丹、尼泊尔和锡金也有分布。生山坡草地及林下,海拔1300-4600米。银叶委陵菜的根可用于风热声哑,湿痰风邪,腹痛下痢,带下病。

中文学名:银叶委陵菜

拉丁学名:Potentilla leuconota D. Don

别称:锦线镖(四川)。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亚科:蔷薇亚科

属:委陵菜属

种:银叶委陵菜

亚种:脱毛银叶委陵菜

命名来源:Prodr. Fl. Nepal. 230. 1825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粗壮,圆柱形。花茎直立或上升,高10-45厘米,被伏生或稍微开展长柔毛。基生叶间断羽状复叶,稀不间断,有小叶10-17对,间距0.5-1厘米,连叶柄长 10-25厘米。叶柄被伏生或稍微开展长柔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最上面2-3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其余小叶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椭圆形或椭圆卵形,长0.5-3厘米,宽0.3-1.5厘米,向下逐渐缩小,在基部多呈附片状,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或渐尖锯齿,上面疏被伏生长柔毛,稀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银白色绢毛,脉不明显;茎生叶1-2,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较少,3-7对;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绢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边缘深撕裂状,或有深齿。花序集生在花茎顶端,呈假伞形花序,花梗近等长,长1.5-2厘米,密被白色伏生长柔毛,基部有叶状总苞,果时花序略伸长;花直径通常0.8厘米,稀达1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外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圆钝,稍长于萼片;花柱侧生,小枝状,柱头扩大。瘦果光滑无毛。花果期5-10月。

生长分布

产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台湾。不丹、尼泊尔和锡金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山坡草地及林下,海拔1300-4600米。

鉴别特征

银叶委陵菜与总梗委陵菜P. peduncularis D. Don甚为近似。惟后者花序较为松散,花序不呈假伞形,花朵直径较大(1.5-2.5厘米),副萼片常2-3裂,易于区别。

相关变种

脱毛银叶委陵菜

植株纤细矮小,间断羽状复叶,有小叶9-12对,间距不超过5毫米;小叶片卵形,边缘有4-6尖锐锯齿,下面绿色,仅沿脉被紧贴白色绢毛。花果期7-8月。

产四川、云南。生溪边、高山草地及峭壁上,海拔3600-4200米。

药用价值

彝药】全草治肺痈,风热声哑,痢疾,妇女白带《大理资志》。

傈僳药】狂义莫:根治风热声哑,湿痰风邪,腹痛下痢及妇女白带《怒江药》。

中药】根(涩草):涩、甘,凉。用于风热声哑,湿痰风邪,腹痛下痢,带下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