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银行暴利门
释义

国内银行利润大大超过其他行业,产生了不容否定的暴利问题。银行暴利由来已久,是市场与计划双轨制下的政经怪胎,是垄断利益集团盘剥民众的结果,是腐朽资本理论强力实践的范例,低进高出、雁过拔毛、霸王条款、店大欺客就是其“创造奇迹”的秘诀。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银行一方面使居民存款负利率长期化,百姓财富在物价上涨中被无情侵蚀;一方面贷款利率和贷款中的隐形成本不断攀升,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恶化了实体经济生存环境。而银行动辄拿国有说事,难道权贵们成百上千万天价年薪予取予夺也是对国家乃至全体国民的贡献吗?

由来

资本回报率是实体经济的20倍

2012年2月上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公开声称:“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我们都说烟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开采也很暴利,而现在银行业比这两个行业利润还要高”。

3月10日,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经济组小组讨论的原统计局副局长李德水认为,“银行的资本金是高,但算算资本投资回报率,银行的资本回报率是实体经济的20倍呢!暴利的说法是有点偏差的,但去年银行业资金紧张搞得花样很多,咨询费等乱收费、体外循环理财,新冒出来的问题很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长黄奇帆此前也表示,中国各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息差距达3个多百分点,凭空地比世界任何银行多拿了两个点,这两个点就是一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果银行不拿这一万多亿元,就意味着工商企业、实体经济多了一万多亿元的利润,或降低一万多亿的成本,银行在这方面“不能吃偏饭吃得太多”。

据中国银监会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商业银行净利润为10412亿元,相比2010年7637亿净利润,增长率达36.34%,商业银行平均每天“吸金”28.53亿元。

银行暴利由来已久,但是如今被公开指出其利润超过了烟草石油等垄断行业,这一结论依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靓丽。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如是说。随着浦发、民生、华夏、光大等银行业绩快报相继公布,净利润同比增幅都高达40%至50%的业绩,使得关于银行暴利的讨论再度升级。

晒壳

大利差盘剥

我国的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

手续费繁多

2003年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2012《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4月1日起,银行服务收费项目要在其营业网点显著位置公示,让消费者知情。但是,眼下的问题是,银行的不少服务收费都是站在与己有利的角度,单方面制定规则,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与便利,并据此获取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激增

由于金融改革还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平等,而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银行业利润激增源于垄断,其金融意义上的技术含量甚为微弱。中国银行业所谓的转型背后,是对消费者“强取豪夺”技术含量的与日俱增。

操作低成本,却要转嫁消费者

短信提醒费、同行异地取款手续费,客户交得不知情,银行获利高达10倍—40倍。

相关部门指出,银行短信提醒费的成本每月0.1元—0.2元,往往要收取用户每月1元—4元的费用,利润高达10倍—40倍。面对高利润和庞大的客户数量,不少银行免费的短信通知开始收费。

故意制造混淆,让人莫名犯错

信用卡购汇还款、信用卡关联还款设置、高额跨行取款手续费,客户“小失误”银行“稳钓鱼”。

越来越高的跨行取款手续费也让消费者心情不快。随着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提供同样一项服务的成本是越来越低的,但是向老百姓收取的费用为什么就越来越高呢?

设置诸多障碍,“小钱”踪迹难寻

账户注销手续繁杂,让客户知难止步,沉淀的巨额资金去向何处?

对于一个客户来说,几十块钱是个小数目,但是因人为设置障碍,不少账户留存的“小钱”积攒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回应

2012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中国银行业巨额的利润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这是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去解决。

刚刚卸任银监会主席的政协委员刘明康虽然表示银行高利润不是错,但是他也明确指出,银行只进不出的运营模式要改。

3月12日,周小川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对中国银行业用“暴利”这个词有些过分”,对银行业的利润,大家要注意观察,可能有多种因素,其中有一种因素是存在很大的周期性。大家知道,西方金融危机出现以来,有很多银行由于自身的问题,特别是资本不足的问题,导致他们现在不怎么活跃,也不怎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也表明,过去有些看着盈利很好的银行现在怎么情况这么糟糕呢,这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比较大。“银行业究竟是不是暴利行业?”这个问题在全国政协经济组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引发与会的银行高管和经济界人士的热议。银行高管否认银行暴利,认为目前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扩张,其实总体资产回报率并不高。多家银行行长表示,银行的利润并不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存款利率是3.5%,贷款利率是6.56%,息差超过3%,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有评论指出,利差是强制规定的,这就导致银行不赚钱也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说中国银行业完全靠高利差实现高利润这个说法不太符合事实,“这都是不太了解情况的说法。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是不高的,是偏低的。为国家、为股东挣钱有什么错?”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认为,“银行利润高是一种误会”“银行每年新增贷款7万亿,要按12.5%资本充足率,银行一年的利润才1万亿,8千亿补充资本金了,剩下的还有分红还有成本,大头都给政府拿走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银行业利润没有与工业企业背离,并不是价格提高带来的”。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提及上述话题时也表示,说中国银行完全靠高利差实现高利润这个说法不太符合事实,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大体是2.5%左右,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银行的利差是不高的,是偏低的。

解题

遏制银行暴利必须先打破垄断

有法律界人士对这个《办法》提出两大追问:一是政府定价、指导价范围太窄,而银行自主定价的空间太大;二是要求银行收费“提前报告”和“明码标价”,反而从法律上为银行“高收费合法化”留下借口。银行乱收费的根源其实在于三个方面:垄断化、私益化、非法化。

所谓“垄断化”,就是银行业进入门槛太高,缺乏竞争。所谓“私益化”,即垄断变成了银行牟取暴利的帮凶,并没有变成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因素。所谓“非法化”,按《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收费项目和标准由银监会、央行、物价部门共同来制定,但事实上却是各银行依据《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自定。

要想治理银行乱收费就需要对症下药,第一味“药”就是打破现有银行垄断,鼓励银行业充分竞争;第二味“药”是以法来治理。既要严格遵循《商业银行法》也要严格遵循《价格法》规定的听证等程序;第三味“药”是让银行服务公益化占主要比例。

更重要的是,从银行业乱收费持续多年少人监管监督来看,相关机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这让人对今后如何监督银行收费充满忧虑。

银行高利润与民企倒闭成反差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对记者表示,2003年开始我国进行的银行业改革,将近10年间,整个银行业呈现高速增长。但2011年实体经济情况出现问题,企业的经营业绩大幅下降,中小企业亏损倒闭较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利润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形成的反差较大,这种冰火两重天导致银行业备受指责。

解决银行暴利问题,一方面,应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银行的垄断局面,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要真正扶持起民间金融,将之纳入合法化、阳光化的轨道。让金融市场充分竞争。另一方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如通过单边或双边加减息的方式将银行利差缩小。

对银行进行反垄断审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则将中国银行业的垄断称之为“相对性垄断”。“首先,我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银行业不是说谁想开就能开的,牌照并没有放开,准入门槛非常高;其次,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高,达到70%、80%,而且几大国有银行在调整银行收费价格的时候,相互之间一沟通,消费者只能是被绑架,只能接受被动服务,因为这几大国有银行占有的市场范围太大了”。

“这里的银行至少有上千家。”身处美国的刘俊海建议,应该适时地依法对银行业进行反垄断审查了。“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反垄断法,监管部门如发改委、银监会等,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依据反垄断法对一些银行及其商业行为进行审查。”

吴晓灵说:“目前,银行业如何将钱挣得让大家心服口服是一个问题”。存贷利差相对较高,某些收费不透明,准入门槛高,确实有些不合适。她认为,人们的批评不无好处,这会迫使银行和决策者认真考虑改革的深化。现在,业界也在讨论推动利率自由化的事情,清理乱收费已经开展,这都是很好的方向。

破门

2011年,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曾当面向温总理反映民间银行“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玻璃门”主要源于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所存在的各种无形约束。“弹簧门”的形成则是由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垄断优势,民间金融机构处于相对劣势,往往容易被挤出。

民间金融机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负盈亏主体,其竞争意识更强,在经营上更加注重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发挥其的“鲶鱼效应”,有助于打破金融垄断,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

坚决破除垄断、真正放开准入,涉及利益调整变革,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去推进。中央已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彰显了顶层设计的决心。要想真正打破银行垄断,必须打破阻碍民营资本的“两重门”。

观点

银行业的暴利,有变相盘剥储户之嫌。当下,通货膨胀很厉害,存款利率应该高于通货膨胀率才对,但银行竟把存款利率压得那么低,储户把钱存到银行,反而缩水贬值,存得越多,缩水贬值越厉害;银行名目繁多的手续费也在蚕食着储户的收入,而银行竟然赚得盆满钵盈,天理何在?

银行业的暴利,不利于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存款利率低,导致资本使用成本低,因此,轻松获得大量贷款的央企,不精打细算,贷款使用效率普遍低下,与此同时,需要贷款的众多中小企业又难以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导致它们向“高利贷”求援,饮鸩止渴。过低的存款利率,逼迫着保值增值的老百姓把钱投向资金链随时断裂的“民间借贷”……

市场经济不允许垄断,不允许暴利,更不允许垄断暴利。因为垄断暴利破坏了公平与效率,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何况中国的银行业主要还是国有的,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回馈社会、反哺民众的重任,对利润的追逐应适度。因而,我们应铲除银行业的暴利,当务之急,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款利差,让它回归到合理的范畴,以保护居民收入不缩水,以让利于民,让利于中小企业。与此同时,还应发展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垄断局面,形成竞争的态势。

随着各家银行开始公示服务收费细则,但是公示不等于合理,不能让银行不合理的服务收费披着明码标价的外衣被合理化了。公开不是目的,公平收费才是本意。面对银行服务收费,消费者一直是弱势群体,对服务价格制定上没有话语权。建议从收费价格形成机制本身下手,让价格设置更明晰,更多听取消费者意见,而不是银行一方说了算。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管一管,细细认定一下银行有些争议大的收费项目到底该不该收,该收多少?不能以一句‘市场行为’了之。目前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公布,政府指导价范围太窄,对银行收费干预力度太小,银行收费必须监管。

决心

4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钦州,福建泉州、莆田、福州等地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温家宝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灵活审慎的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温家宝说,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温州试点的有些成功经验要在全国推广。温家宝说,“关于融资成本,其实我这里坦率地讲,我说我们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只能到它那儿贷款才贷得来,别的地方很困难。我们现在所以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中央已经统一了这个思想,你也看到了在温州进行试点。我想,温州的试点,有些成功的,要在全国推广,有些立即可以在全国进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