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阴性艾滋病
释义

2011年初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患者自称的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简称“阴滋病”)的神秘病毒,患者自述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患者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该现象已引起国家卫生部的高度关注并且在广东等6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卫生部通过调查已经宣布阴性艾滋病系恐艾症状并无未知病毒。

基本简介

感染情况

根据非正式统计,全国最少六个省共数千人被感染,而且除了港人,据悉近期亦有台湾人和新加坡人声称感染了该神秘病毒。除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外,阴滋病的传染能力亦令人担忧。有曾接触过患者的内地传染病医生指出,去年底他接触了数名病人,一周后他便病发,其后其家人和助手也出现同样症状。

内地专家初步排除阴滋病是艾滋病毒的变异,但究竟是何种病毒依然是个谜,有专家甚至怀疑是一种未知的病毒。因患者均证实没有感染艾滋病毒,故内地专家暂将该病称为阴性艾滋病。由于感染人数不断增加,也无法根治,引起内地医学界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他已接获多名患者的求助,稍后将为部分患者检查。

应对措施

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指出,已成立包括临床医生、精神病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艾滋病学专家的专家组,上月调查了几名患者,并于日前完成报告,上报国家卫生部。国家卫生部亦表示,将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而内地疾控中心在多个地方采集的五十九个患者血液,已送往美国的化验室进行检测。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表示,正与广东省卫生当局了解情况,初步得知有关病症或基于多种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卫生防护中心会继续监察情况。

相关症状

舌苔有绒毛

全身多处淋巴肿胀疼痛

皮肤出现大块血斑、皮疹

肌肉跳动

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

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及疼痛

肠胃胀气及腹泻

咽喉炎

盗汗

全身乏力、手脚麻痹

牙龈发炎

口腔溃烂

厌食

迅速消瘦

心律失常

睡觉抽搐

白色念珠菌感染

另外,患者集聚的网站生命之声论坛上还罗列了更多更为严重的症状:全身骨头蜕化、关节变形、皮肤趋干枯化、皮肤鱼鳞化、大脑白质区出现低密度灶等。

媒体报道

香港有媒体报道称,患者感染“阴性艾滋病”后,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而且无法根治,内地至少有六个省市发现该病毒。

广东媒体就此调查时发现,很多医院都曾接触过这样的病例,患者大多有过高危性行为。广东省在2011年2月份便接到卫生部的相关通知。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2011年4月4日透露,广东迅速成立了专家组,包括临床医生、精神病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艾滋病学专家等展开调查工作。“广东省内的七八个样本检测了,很清楚,不可能是艾滋”。对于是否可能是另外一种未知病毒,他说,结果将由国家统一发布,自己不方便透露。

所谓“阴性艾滋病”

主要是指自称染上病毒者普遍都有与艾滋病感染极为类似的症状,但经过多次HIV检查却仍显示阴性,临床报告显示他们是“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因此他们自称是“艾滋病阴性感染者”。消息见报后,引起部分网友恐慌,更多的网友则半信半疑。

典型病例

港人汪先生

怀疑感染「阴滋病」的港人汪先生(化名)日前表示,去年十一月,他开始出现全身乏力、淋巴肿大、舌苔长出绒毛、肌肉跳动及关节离奇作响等症状,抵抗力不断变差,体重更急跌七、八磅,多次求医,但都找不出病因。他忆起于2009年年中,曾与妻子吵架,愤而离家,与认识半年的香港女网友发生了一次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担心自己是染上性病,遂到医院进行多项检查,但结果均证明没有感染艾滋病或性病。

由于医生找不出病因,汪先生病情却不断恶化,原本身壮力健、年仅三十多岁的汪被病魔折磨得苦不堪言,健康更每况愈下,最终更因体力不支而无法工作。最近他更怀疑将病毒传染给妻子,近月其妻长期出现咽喉炎、腹泻及肠胃胀气等症状,求助无援的汪担忧地说:「我最惊系将啲神秘病毒传染畀我个仔!」无助的汪先生最近在网上发现内地亦有人出现类似症状,始怀疑自己患上「阴滋病」。

类似的另外九名怀疑感染「阴滋病」的男性患者中除了广东本地人外,也有来自浙江等其他省份的,病发时间由七个月至八年不等。大部分患者表示,他们是在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之后发病的,但有的则怀疑是透过血液、唾液的接触而被感染。对于外界指他们是患上「艾滋恐惧症」,九人均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经过多次HIV测试,已完全脱恐。但如果说没有病,为甚么症状还是不退呢?」病因不明,无法根治,他们每天只能活在惶恐之中。 「阴滋病」不但折磨身体,连患者的前途亦摧毁了。

东北章先生

2007年,黑龙江人章先生(化名)疑在当地光顾色情场所时「中招」,虽然他没有进行性交易,却被一名突然闯进的妓女用舌头舔了左胸一下,纵使他实时清洗口水,翌日却感冒发高烧,并陆续出现腹泻、牙龈疼痛等病征,并且持续半个月低烧,一个月后身体更出现莫名红点,三个月后患上脑膜炎。他曾在三个月内接受七次艾滋病测试,并进行多项身体检查,均未知病因,饱受病魔困扰,更因此辞去工作,又担心会传染家人而离家独居,接触门柄时会用纸巾,餐具亦会用完即弃。他坦言,感染神秘病毒后不敢想未来,已全无社交生活,全面自我隔离。

安徽黄先生

外表俊俏的黄先生(化名)来自安徽,2008年在巴士上疑被「针」拮了一下,一星期后开始出现盗汗、恶心、反胃、淋巴肿痛的情况,医生证实他感染幽门螺旋球菌,他一度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虽然艾滋病测试呈阴性,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更怀疑已将不明病毒传给妻子、哥哥、嫂嫂,甚至透过汗水或飞沫传染了侄仔,体重一度急跌十五公斤。

上海林先生

来自上海的林先生(化名),其得病经过完全与性接触无关。2008年林母在医院输血后,相继出现盗汗、手脚麻木及出皮疹等症状,后来他在一次母亲受伤的意外中沾到母亲的血,两周后,林忽然全身淋巴肿大、皮肤出现大块血斑、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半年内体重由一百六十五斤下降至一百零五斤,急剧下降六十斤(约六十六磅)。○九年初,凌晨晕倒在上班的路上,经八次艾滋病的检测均无果,其他检查亦未能查明病症。

广西姜先生

来自广西的姜先生(化名)只有廿六岁,他坦言原本生活正常,甚少出入娱乐场所,却因去年七月一次召妓时安全套穿洞,翌日就病发,出现腹肠作响、恶心,其后皮肤出现红疹、四肢乏力、胸口闷、心悸及关节响等。他花上一万元作身体检查亦找不出问题,却疑因同枱食饭将惊世病毒传染给三名同事,现时姜经常手震,只求「不傻、不残、不死」,又透过记者希望求助港大微生物系教授袁国勇,尽快寻找病因。

专家说法

说法一:绝非艾滋病可能是恐艾

广州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专家蔡卫平曾经从病理上分析,这个人群并非感染艾滋病,“他们所说的症状是持续很久的,而且发病很快,所以这些症状虽然和艾滋病有些相似,但是和艾滋病发病期完全不一致,艾滋病只有发病期、急性期才有一些症状,其他阶段基本上没有症状。”

蔡卫平还称,目前,基本上不存在抗体检测不到的情况,虽然有极少数人某一次检测不到,但那与自身免疫能力有关,并非永远检测不到。

说法二:心理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浙江省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时代强等谨慎表示,“不否认可能有未知的病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研部的一位研究员也指出,心理因素是这个人群致病的主要原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新的病原体感染,通过他所接触的一些个案,“说他们完全是恐出来的,似乎也解释不通”。

说法三:可能是另外一种未知病毒所致

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省内的七八个样本检测了,很清楚,不可能是艾滋”。但对于是否可能是另外一种未知病毒,他强调结果将由国家统一发布,自己不方便透露。至于所谓病毒的传染性,广东省卫生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称,从样本病症分析,暂时看不出是传染病所致,但精神疾病也有可能会有传染的情况,所以目前不排除是心因性反应引起。

说法四:或是恐艾 或是感染其他病毒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广州市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唐小平认为,目前医学上并无“阴性艾滋病感染”,如果艾滋病抗体检验不呈阳性,就不可能是艾滋病或者艾滋病变种。但他不排除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些人在高危性行为之后患上艾滋病恐惧症;一种是感染上其他病毒。

患者至今无一例死亡

阴性艾滋病”的说法已在网上出现多年,起因可能为“恐艾症”。大部分调查对象均能正常工作学习,未出现死亡情况。“阴性感染者”的说法其实并不新,在网上已炒了好几年,自称“阴性感染者”的人们建立了多个QQ群,宣泄恐惧情绪,并互相打气。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和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接到多起艾滋病筛查申请,但真正检出阳性的感染者只占很小的比例,100人中都不到1个,绝大多数是有过高危行为后的“恐艾”,其中又有一部分在多次筛查呈阴性后仍然不相信自己没有感染。

据邓海华介绍, 大部分调查对象及密切接触者均能正常工作和学习,一年内仅2人因扁桃体疾病住院,未出现因其他严重疾病而住院或死亡的情况。主持这59例样本在国内临床会诊的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李兴旺教授认为,受检人群多数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少数生化检查异常者,亦与其主诉的临床症状不相符合。从躯体症状和神经症性症状两个角度进行评估,考虑主要为精神因素所致。

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教授认为,单纯的精神因素完全可以导致病友的免疫功能下降。北京医科大学六院的黄悦勤教授认为,应激反应可以使躯体体症显著增多,免疫功能低下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曾光说,艾滋病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他们对阴性结果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曾光建议病友不要浏览各种不实网络信息,不要听信网络谣言。

事件进展

香港东方日报的报道

「惊世病毒」杀入香港!内地近年爆发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简称「阴滋病」)的神秘病毒,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患者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更可怕的是无法根治,而且连传染病专家亦对该病毒毫无头绪,但病毒却不断扩散,现时至少有六个省市发现该病毒,患者多达数千人,最近更首次有港人怀疑感染上「阴滋病」。病毒肆虐已引起国家衞生部的关注,稍后将在全国展开调查。本报记者近日独家访问了香港患者和多名内地患者,直击「阴滋病」患者的情况。这是我看见的报道。去看看医生吧,不要再猜了,不然会自己吓死自己的。

引起卫生部高度重视

这一群体也引起了国家卫生部门重视。近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表示,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江苏、广东六省市已开始流行病学调查。纳入流行病学调查的各省疾控中心在多个地方采集的五十九个患者血液,已送往美国的化验室进行检测。

广东省在2月份便接到卫生部相关通知。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昨日表示,广东迅速成立专家组,包括临床医生、精神病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艾滋病学专家等,展开调查工作。目前,广东省对样本的检测已经完成,全部数据在3月底上报给了卫生部。其他几个同样纳入流行病学调查的省份也已经全部将数据上报,卫生部将很快发布结果。

血液样本送美国检测

近日,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江苏、广东六省已开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具体病因。纳入流行病学调查的各省疾控中心在多个地方采集的五十九个患者血液,已送往美国的化验室进行检测。

其中,广东省在2月便接到卫生部相关通知。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所所长林鹏昨日表示,广东迅速成立了专家组,包括临床医生、精神病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艾滋病学专家等展开调查工作。林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广东省内的七八个样本检测了,很清楚,不可能是艾滋”。对于是否可能是另外一种未知病毒,他强调结果将由国家统一发布,自己不方便透露。

卫生部发言人已辟谣

2011年04月05日就阴性艾滋病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新的未知病毒。不能因为某个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就似乎真有了。他还说说,媒体报道不要以讹传讹。他同时表示,卫生部已经接到广东等省市的检测数据,今天将就此事发布相关调查结果和艾滋病的有关信息,并对此事进行辟谣。

阴滋病系恐艾症所致

艾滋病专家、杭州市第六医院时代强教授对于变异病毒的说法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了。“不可能是变异病毒,因为我们的检测,是测病毒基因,不管病毒怎么变异,还是能检测出来,不存在变异后无法检测的可能。每次遇到这样的恐友,我都坚定地告诉他,你不是。”时代强说。

艾滋病症状复杂而多样,在临床上与其它许多疾病症状相似。比如发热、消瘦、疲乏、无力,这些表现在结核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胶原性疾病、血友病病人的身上都存在,需要仔细鉴别。不少“恐友”淋巴结肿大,与近年来在同性恋中发现的良性性病性淋巴结病综合征(GINS)症状很相似。

时代强教授还称有一种心理病叫“费滋病”,该病与艾滋病的症状完全相似,但艾滋病检查却为阴性,无生命危险。这种病也叫假性艾滋病综合征,就是由于病人强迫认为自己是感染者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类似艾滋病感染的神经官能症状,其实并非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这些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群,往往整天处于恐惧和焦虑之中,在长期忧虑紧张的情况下,特别是长期的神经紧张(如恐惧、着急),极易引起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腹泻、口干、无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状的产生。

送美检测后无新病毒

根据中国权威机构及美国有关机构的检测,没有发现新的病毒。林军等59人在艾滋病病毒抗体多次检测阴性后,其中一部分人不再认为自己是艾滋病,而是“原因不明病毒感染者”。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临床专家没有发现其中任何人有影响生命的临床疾病。此外,检测结果还表明:所有病友均未罹患梅毒这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除1例为丙肝抗体阳性外,其他人也均未感染丙肝这一指征性的血液传染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专家曾光教授介绍说,国内检测判断林军等人并非感染新病毒的情况下,将样本寄给了美国的一家病毒检测机构,该机构能对1.5万种病毒和多种未知病毒进行检测。至3月31日,对1/3的样本检测表明,没有发现新的病毒。林鹏说,从广东调查的情况看,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存在这种未知的、检测不出来的病毒。

谣言致阴滋阴影扩散

曾光表示出现网络、QQ群、手机后,很多公共卫生问题在此新形势下发生了,传播快,且煽动性强。网络确实可以“传播”疾病,但并非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他们的不断呼吁和煽动让社会不安定,也是种公共卫生问题。谎言在流行,影响了大家的健康。曾光建议病友不要浏览各种不实网络信息,不要听信网络谣言。很多问题在挑战公共卫生的公信力,权威专家说的话不信,就信网络中的少数人的言语。媒体在报道公共卫生问题时应慎之再慎,这毕竟涉及民族的素质和民众的素质,不要以讹传讹,不然后果很严重。

曾光还说:“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该由谁来对其进行疏导和干预。有5个人给我们来信,表示听到我们的检测结果和分析后症状消失了,其中一个来自上海的被调查者本身就有焦虑症,在加入相关的QQ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但接受我们的检查后,承认自己有高危行为,表示已能调整心态、过开心的日子了。同时检查结果把他们想象出来的“阴性艾滋病”或者新病毒的可能排除了,这是一种干预,来自国外的检测结果也是一种干预,我对他们的开导也是一种干预。在第4封信中,我提出了10个问题,全国所有医院都没有检测出来,是医生错了还是你们错了?我觉得有理智的人会为我的信所打动的。但很显然,多数人还是被网络控制着,他们谁都怀疑,就是不怀疑自己。”引

卫生部辟谣

2011年4月5日,就阴性艾滋病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所以不必惊慌。

邓海华说,“阴性艾滋病”在网上已经炒了好几年了,实际上是一些人“恐艾”症状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新的未知病毒。“不能因为某个媒体报道了,这件事就似乎真有了。”他说,媒体报道不要以讹传讹。他同时表示,卫生部已经接到广东等省市的检测数据,将就此事发布相关调查结果和艾滋病的有关信息,并对此事进行辟谣。

中国卫生部属下的疾病防治中心代理主任郝阳称:“我们尚未发现新的病毒。这些患者很可能有精神方面的问题。”

郝阳4月6日对《中国日报》表示,在过去10年中一些流行病研究已将这些人鉴定为艾滋病恐惧症。郝阳称,卫生部已注意到自2009年起全国出现了至少100例这样的患者。他说这些患者群体一直在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

钟南山称:自述阴性艾滋病非单纯精神因素所致 自3月24日披露“阳光下的怪病”报道以来,受到了卫生部等高度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亦主动致电新快报记者希望招募典型患者。记者昨日独家获悉,钟南山研究团队经过月余调查后,将于近期就调查情况召开学术研讨会,钟南山本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怪病)不是单纯精神因素所致。”但具体内容则要到研讨会当天才能公布,他同时表达“感谢新快报所做的工作”。

与此同时,报道还引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强烈关注。3月25日晚上9时许,钟南山致电新快报记者表示对文中报道的“患者”遭受的痛苦和未来命运十分关切。请新快报代为招募“患者”,抽取血样进行检测研究。当晚,新快报记者即通过电话和QQ与多名“患者”联系,1小时左右已有多位“患者”有意参与此项研究。最终,新快报成功为“患者”及钟南山研究团队“搭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