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殷跃平 |
释义 | 殷跃平,生于1960年7月,现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研究员, 地质灾害防治专家。 个人履历殷跃平,1960年7月生,汉族,教授。现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兼任国际滑坡协会副主席、国际工程地质学会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1981年大学毕业于贵州工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77级;1985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硕士论文:广东核电站区域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模拟及模糊综合评价研究);199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博士论文:重大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长期从事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是我国在此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对峡谷型矿山山体失稳机理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技术方面获得重要进展;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全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国家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15篇),专著6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1项。 主要业绩及学术特色一、建立了煤系地层山体等多种滑坡失稳模式,拓展了滑坡的高速远程致灾理论,支撑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与预警。 煤系地层是南方山区易于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地层。这类具有上硬下软二元结构的山体受到岩溶、降雨和采矿综合扰动,滑坡成因复杂,造成了多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地质灾害。他从九十年初开始,对煤系地层山体滑坡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创立了前缘关键块体剪断失稳,导致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灾害的新模式,支撑了三峡及乌江、清江等流域及西南地区煤系地层山体滑坡防治与预警,并指导了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的安全开采。他负责了国家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长江链子崖危岩体三维稳定性分析和预应力锚固工程设计。链子崖危岩体由栖霞灰岩和梁山煤系地层组成,四百多年来沿厚层灰岩底部采煤,曾多次崩滑入江,阻断航道最长达82年之久。1992年,因体积达250万m3;的危岩体变形加剧,国务院紧急设立重大专项进行工程治理。他通过变形监测和三维模拟分析了危岩体的“块裂山体”组合变形特征,建立了后缘块体顺层驱动和前缘关键块体阻滑的失稳模式,并将关键块体作为加固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支持系统,解决了预应力施加下关键块体超静定破裂失稳问题,是为避免下游27 km在建三峡大坝遭受滑坡堰塞湖溃决特大灾难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之一,建立的方法亦成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典范。为此,1996年作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近几十年来,滑坡的高速远程滑动造成了多起特大灾害。2000年,西藏波密易贡体积达3亿m3;的巨型滑坡滑动10km形成堰塞湖,溃决后致使雅鲁藏布江下游1.4万人受灾,成为全球最严重的滑坡灾难之一。因此,滑动距离和速度成为减灾防灾研究的难点,他运用空气动力学理论和风洞试验等技术修正传统理论,得出气垫、液化和铲刮三种效应耦合下滑动距离应比常规距离大三分之一的结论,并改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高速滑坡评价方法,为危险性评估和应急响应提供了更为安全合理的依据,指导了正在实施的全国地质灾害调查与预警。 为此,他主持的《重大滑坡减灾防灾关键支撑技术》研究成果被授予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二、建立多种滑坡工程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使地质灾害防治由“避让防灾”阶段提升到了“兴利防灾”阶段。 我国有300多个城镇坐落在相对平缓的滑坡台地上,由于难以易地选址,存在整体滑动入江的灾难隐患,特别是在三峡库区,水位长期变动,近百个滑坡城镇的地质安全备受重视。1995年以来,他开展了坐落在滑坡体上的城镇场址的承重抗滑防灾技术研究,首次运用大型物理模拟揭示了锚拉桩的桩体塑性铰、锚索剪切滑脱和桩周土体挤压三种破坏模式,集成创新了既防治滑坡灾害,又可提供多级建设场地的桩锚退层设计方法,在四川雅江、木里县城成功应用,根除了坐落在雅砻江深切河谷滑坡台地上的县城整体滑动入江重大灾害,为这两个藏族县的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保障。他并将此技术推广到三峡和川、滇、鄂、渝、甘、陕等山区,保障了上百个城镇科学规划与安全建设,避免了28万人易地搬迁带来的重大社会问题。他还被兰州市人民政府聘任为首席专家,主持市区皋兰山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保障了3万多人生命财产地质安全。针对三峡库区坡陡沟深,泥石流灾害严重,60%以上为不可建设用地,不能进行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问题,他通过大量现场试验和离心机模拟,揭示了新型土工材料和锚固组合结构的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大于50m的超高加筋土固源抗滑设计方法,通过治理泥石流将冲沟改造成开阔平地,建立了山区城市沟谷型地质灾害兴利防灾新技术,解决了巫山新城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区内被9条深大冲沟分割带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碎片化和泥石流灾害防治难题,推广到奉节、万州、忠县等新城建设中,避免了库区移民新城的沟谷型地灾风险,保障了10多万移民和多座城市建设地质安全。他通过地下水动态和库岸滑坡变形监测,提出库水变动下的冲涮、淤积和渗流多场耦合库岸稳定评价方法,利用土工导流和锚拉桩阻滑组合,建立了降低地下水渗透压力和阻止跨水位线滑坡变形失稳的“水石分治”方法,防治了库水消落带水位频繁变动下的库岸失稳。1999年以来,运用此项技术对库区水位变动带的库岸进行治理,保障了沿江地带港口建设和8万多移民安置的安全场地,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他采用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技术,揭示微型桩加固机理,首次提出了微型桩群防治设计方法。2000年,巫山、巴东新城发生滑坡险情,无法沿用大断面开挖的传统抗滑桩加固,他首次运用了微型桩群非开挖快速治理技术,避免了数千人生命财产损失。成为我国地质灾害应急救灾快速治理的新型技术,并应用到汶川震后重建中。 为此,他主持的《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防灾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成果被授予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三、主持发明多项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全面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地质灾害预警科技能力。 我国有10多万处地质灾害点需监测预警,每年汛期只能通过“群测群防”方式动员15万群众现场昼夜值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漏报率高。他与国际滑坡协会合作,攻克了复杂山区环境下自动预警、远程传输和低耗电等关键技术,主持发明了13种地质灾害配套监测预警仪器,目前已在全国推广10多万台件,使2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现了仪器监测自动预警,成功预警了数百起灾害,避免了近万人的伤亡,成为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重要支撑技术。汶川地震后,及时向四川提供了24800台件仪器,预警50余起地质灾害。这些技术被国际滑坡协会评价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的重大进展,在日本、加拿大和东南亚等推广应用。五项技术正被受理国家发明专利(4项排名第1)。他还针对三峡库区库水变动频繁、人口密度大,成灾风险极大的难题,在巫山主持建立了首个国家级示范区,攻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早期预警技术,研发并推广TDR等多种实时监测仪器,解决了常规技术不能实时采集灾害信息和传递滞后的缺陷,为库区地质灾害预警提供了支撑。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进步特别奖(个人奖,2007)。 此外,他长期担任国家地灾应急专家,负责了多起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2008年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次生灾害组副组长,技术负责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当年被授予了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高奖“中华环境优秀奖”;2010年被甘肃省聘为舟曲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首席顾问。所率领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团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首批“世界滑坡灾害减灾杰出中心”称号。主要论文和著作 十篇代表性学术论文1.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锚固工程优化设计,2004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张颖等,发表刊物:岩土工程学报.科学出版社。 2.三峡库区地下水渗透压力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2004年,排名:第一,发表刊物: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地质出版社。 3.三峡库区边坡结构及失稳模式研究. 2000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陈波等,发表刊物:工程地质学报. 科学出版社。 4.三峡巫山滑坡实时监测预警(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landslides at Wushan Town, the Three Gorges),2010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王洪德等,发表刊物:LANDSLIDES(滑坡学报,英文,Springer-Verlag出版,SCI收录)。 5.重庆武隆滑坡斜倾视向滑动机理研究(Mechanism on apparent dip sliding of inclined bedding rockslide of Jiweishan,ChongQing.),2010年,排名:第一,发表刊物:LANDSLIDES(滑坡学报,英文,Springer-Verlag出版,SCI收录)。 6.四川省丹巴县城滑坡失稳及应急加固研究,2008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李廷强,发表刊物: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出版社。 7.InSAR和GPS耦合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Integration of GPS with InSAR to monitoring of the Jiaju landslide,Sichuan),2010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郑万模等,发表刊物:LANDSLIDES(滑坡学报,英文,Springer-Verlag出版,SCI收录)。 8.西藏易贡高速远程滑坡空气动力学模型研究(Aerodynamic Modeling on the Yigong Gigantic Rock Slide-Debris Avalanche, Tibet, 2011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邢爱国,发表刊物: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工程地质与环境学报,英文,Springer-Verlag出版,SCI)。 9.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Landslide hazard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2009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Wang Fawu,发表刊物:LANDSLIDES(滑坡学报,英文,Springer-Verlag出版,SCI收录)。 10.汶川地震地质及滑坡灾害概论,2009年,排名:第一,主要合作者:潘桂堂、刘宇平等,发表刊物:北京:地质出版社。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